实现资源与市场的精准对接
据广州 · 日报消息,9 月 16 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我国 " 十四五 " 规划建设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能源输送大动脉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藏粤直流工程依托西藏玉曲河、察隅曲、克劳龙河等流域 " 水风光一体化 " 清洁能源基地,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 ±800 千伏特高压换流站。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 2000 万千瓦清洁能源,受端两个换流站分散落点两大负荷中心,为 " 再造一个新广东 " 提供坚强的绿色低碳能源保障,进一步推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布局跨入 " 全国一盘棋 " 新阶段。
今年 7 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 1.02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 1 万亿千瓦时大关,创下全球纪录。作为经济大省,广东 1 — 7 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 5315.2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3%,用电负荷三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7 月以来,广东用电最高负荷达 1.65 亿千瓦,是首个突破 1.6 亿千瓦大关的省份,占全国用电负荷的 11%,用电规模接近世界排名第五的日本,超过德国和英国用电总和。此前,广东已经制定了《广东省 2025 年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 15 条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协调争取外电足额送电。
西藏作为国家 " 西电东送 " 的重要接续基地,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能源优势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自 2015 年首次开展 " 藏电外送 " 以来,西藏清洁能源外送电量累计达 157.9 亿千瓦时,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超 42 亿元。
此次藏粤直流工程以西藏为起点,途经云南、广西,最后到达广东,输电线路全长约 2681 公里,在西藏昌都、林芝,以及广东广州、深圳建设四座换流站。2029 年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 430 亿度电能,相当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其中,100% 为清洁能源。
从含金量来看,藏粤直流工程总投资约 532 亿元,配套 " 水风光一体化 " 电源基地建设投资超过 1500 亿元,可以有效带动上下游装备产业增长,预计高峰期可带动直接就业 10 万余人。工程建成后,来自西藏的电力 9 毫秒就可以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每秒的送电量可以达到 2800 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进一步拉开视野,这条线路被认为是能源资源 " 全国一盘棋 " 的关键落子。广东当地媒体指出,这一工程跳出了 " 西电东送 " 的简单模式,打破了地域壁垒,实现了资源与市场、保护与发展的精准对接,构建起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