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湾区之声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 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主题是 " 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封面沿用绿色,代表活力和政策延续性,也代表香港的繁荣活力会延续下去。
李家超表示,他上任以来,香港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更好加快复苏,预计今年会正增长 2 至 3%。
李家超表示,为进一步强化治理,他将建立 " 部门首长责任制 ",将其承担部门主体责任的机制系统化、制度化,并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深化不断求进的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将成立 AI 效能提升组,统筹和指导各政府部门有效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并研究重组不合时宜的工作流程,推动科技革新。同时,在重视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下,推进 AI+ 发展,落实 AI 政务,以及促进 AI 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升社会效率。
此外,港府还优化了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 3000 万元(港币,下同),其中房地产投资额(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目前最多只算入 1000 万元。特区政府会优化计划,如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 1000 万元提升至 1500 万元,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如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 1000 万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成交价门槛由 5000 万元下调至 3000 万元。
9 月 17 日,港股全线大涨。截至发稿,阿里巴巴、美团、中芯国际等均涨超 5%,腾讯涨超 2%,小米涨 1.9%。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 T+1
香港将成全球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李家超表示,香港将通过 " 科企专线 " 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 " 同股不同权 " 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 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 " 股票通 " 南向交易。
此外,香港会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港交所将与东南亚的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并鼓励更多资产公司在当地发行产品便利配置香港市场。
李家超表示,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跨境理财通 2.0" 优化措施自去年 2 月启动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 2.5 万个增至 11 万个。特区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纳入 " 互联互通 " 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李家超表示,他已接纳 " 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工作小组 " 的建议,由香港特区政府财库局落实,包括:
1、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 2000 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2、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
3、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
4、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
5、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 " 一带一路 " 共建国家及地区的客户,强化人才培训。
此外,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已推出在港交割的全新合约。特区政府将持续推进沪港黄金市场合作。
成立 " 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
持续优化 " 跨境支付通 "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正与深圳和前海分别就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和支持深港两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方面探索进一步合作,相关措施预计今年内公布。
李家超表示,香港将发挥自身优势,贡献国家。李家超指出,内地企业 " 出海 " 步伐明显加快,特区政府将整合内地办事处,成立 " 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
特区政府正积极拓展货源,推动来自内地内陆省市的货物沿铁(路)、海(路)、陆(路)和江(河)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李家超指出,目前,重庆和成都的货物已经循铁海联运,经深圳盐田港或广西北部湾,再分别以驳船或 " 天天班 " 班轮服务转运至葵青港上船,充分发挥港口之间优势互补,并达至互惠共赢。
此外,香港持续优化 " 跨境支付通 ",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账户。
李家超表示,为致力提升通关体验,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会实施 "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 通关模式,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 e- 道的登记条件,并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全港首个 " 无感通关 " 试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过关手续。
李家超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位处深圳河两侧,涵盖深圳园区及香港园区,凭借 " 一区两园 " 优势推动两地创科合作发展。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 2027 年起陆续完工。特区政府将加快发展河套区,五座大楼将从 2027 年起陆
续投入使用,并将考虑采取 " 边建设、边进驻 " 模式。
李家超表示,香港会加大发挥 " 一国两制 " 的优势,推动早日实现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 AI 应用测试与创新。此外,继数码港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特区政府推出 "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 后,今年内会推出北区沙岭约 10 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作市场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 AI 相关产业发展。
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发展
支持发展换电型电动车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去年已为自动车建立规管框架。今年会批出三个区域作测试,以自动车跨区行走和接驳其他交通工具为目标,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实现商业营运。
李家超表示,会争取在本届立法会休会前通过规管网约车服务的法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推动绿色创科成果商品化,包括支持市场发展换电型电动车及自动化换电站技术;鼓励非政府机构建设区域供冷系统;以及继续推动市场加快为现有建筑物减碳。此外,特区政府已推出 3 亿元高速充电桩鼓励计划,2028 年底前会提供额外 3000 支高速充电桩。特区政府还计划推出六块用地用于建设高速充电站,而巴士公司也将开放充电设施供其他车辆使用。
此外,香港将加快和广东省共建 " 氢能湾区走廊 "。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并与该公司达成落户意向,在香港设立飞机拆件、高价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带动贸易、保险、融资、租赁等产业发展,创造上下游产业的新职位,并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合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培训,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积极提升患者招募及试验启动效率;并通过河套的 " 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 ",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同时筹备成立 " 国际临床试验学院 ",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以及举办国际高峰会议和论坛等。
特区政府将于 2026 年内成立 " 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 ",并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的立法建议,务求尽快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同时,香港将加快 "1+" 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经香港特区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建议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推向市场。香港也将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物推向内地和国际市场。
此外,医管局将成立 " 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 ",通过大数据资料确定本地病人对创新药物治疗的需要及效益,将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主动引入香港。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 |何小桃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