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 19小时前
铁丝衣架上的塑胶皮,是怎么做到包裹得均匀又完整的?赌你不知道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相信很多人,这些年都用过很多种不同的衣架。比如,这种纯铁丝衣架——

图源:网络

金属挂钩裸露的塑胶衣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完全裹满塑胶的衣架——

细究起来,每一种衣架的制作工艺都不相同,也怪不得价格上也有着高低差异。

先来看纯铁丝衣架

这种一般来自洗衣店提供的一次性铁丝衣架,都是附赠品了,当然是超高性价比款式。

特征请看衣架的铁丝拧结处,所见即所得,是先做出上了彩衣的铁丝,再直接拧转到一起去。

制作工艺简单,只需要一台衣架成型机,把已经有一层外皮的铁丝拧转好就行。

不完全塑胶衣架

家里常用的一种衣架,脖颈往下包了一层塑胶,用来增加防滑性能。这做工已经精致许多。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种衣架的制作是内里的金属丝先定型,外面再裹上一层塑胶的外壳,见下图。

一根铁线在一体成型机中被快速的弯折、裁切、碰焊,出来的就是一个衣架胚子。下图衣架脖颈处闪火花,就是碰焊工艺。

接着对衣架进行除锈、去油等预处理,再浸入热熔的塑料液体。

拿起来就覆盖好了一层粉色的塑料膜,再经过烘烤固化就行了。这种物件浸入热熔塑胶液的液体浸塑工艺很常见,像老式的胶皮剪刀、胶皮钳子,都是这么做出来的。

但很明显,衣架的脖子以上都还是纯裸露的铁丝,没上色。

全包裹的橡胶衣架

再来看另一种常见的衣架,扭结处也能看出来,是先扭到一起再裹塑胶的那种。

这种连衣架头的勾勾上都被裹满了塑胶,整个是浑然一体完全没有破绽的样式。不是说 "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 吗?这层塑胶又是怎么被裹圆满的呢?

这里就要说说 " 粉末浸塑工艺 " 了。塑胶衣架主要由铁丝骨架和塑料涂层构成。液体浸塑工艺是让塑料先加热熔化去配合衣架,而粉末浸塑工艺则是让衣架先加热去配合塑料粉,你可以想象成铁丝衣架在塑料粉中打滚……(忍不住想到了驴打滚)。

全包裹塑胶衣架完整制作过程

衣架柸

衣架坯的制作原料是这一大匝的铁丝线——

铁丝经由一系列的拉直滚平,就可以送去打造衣架了。

看个全景图——

几个机械部件配合无间,在话音未落的「咻咻」声中,铁丝就已经变成了一个衣架。

来个特写的慢动作图——

裁好的铁丝穿过模具,两边往上一压,顶上一拧再一弯折,走你!一个衣架就出来了。

再分细节看:铁丝穿过去很长。而且是前一个衣架还在做造型时,后一根铁丝已经等待就位。侧边往上一弯折,有一个配合的成型模具把铁丝压入凹槽中,就形成了衣架臂。方便我们挂内衣、吊带衫的凹陷就是这么来的。

一边长一边短的铁丝两端,被套住后飞快地旋转几周就拧成了一股,衣架脖颈处,成型!

转好了,再给衣架脖子打个曲度,下一位 ~

加热衣架和粉末浸塑

重头戏来了!首先用螺杆把处理过的衣架送入烘烤隧道中。

换个角度看,我们看到这个隧道里头正加热让铁丝衣架升温。只有先把衣架加热到塑料粉熔点以上的温度,浸塑粉才能裹在衣架上受热软化。

衣架和塑料,起码要有一个拥有火热的心,这样才能让他们如胶似漆,产生联结 ~

传送带上事先已经铺满粉了,成排成批的衣架就埋在这个粉末里头。在鼓风机的作用下,浸塑粉缓慢地旋转、跳跃、闭着眼,翻滚着与衣架充分接触。

由于衣架之前已经被加热到高于浸塑粉的熔点,所以靠近衣架的浸塑粉就会熔化成液态,覆盖其上。

因为提到了鼓风机,大家可能会想象到细小的粉末颗粒会漫天飞舞,答案是不用担心。看我的灵魂手绘!

流动浸塑的原理是在这个流水线底下通压缩空气,只要控制好力度。整个粉末有点类似于流沙的效果,不会往外噗噗吹,只会在内部流动着把工件完全裹住。

看这里下行的衣架,就已经覆盖好了一层涂膜,包裹层已经很完整了。再通过振动,把沾着多余的粉末抖落掉,然后上杆子收集起来。

塑化流平

工序还没完全结束,接着衣架们还要被送去再次高温烘烤塑化。让衣架最外表面做一个软化的均匀流平,更是完美无瑕!

衣架的哪个部分万一还有啥划痕损伤,在人工质检后,还可以对其进行二次烘烤塑化。

如此这般做衣架,塑料皮就完全是浑然一体包裹住铁丝了。

未完全浸塑衣架

相较于上面介绍如此全面的粉末浸塑衣架,还有一种挂钩上有一个塑料小帽子的衣架,取下小帽子后会发现这个截面是没有被包裹住塑料皮的铁丝。裹塑胶了,但没裹完全。

这种衣架的制作,是把许许多多的衣架挂钩碰焊到同一条横杆上,然后用这个横杆传送衣架去做浸塑等处理。在衣架凝成了塑料皮后,再把衣架挂钩和横杆拆分开。

但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断裂截面,所以要套一个小帽子掩盖住,防止日常使用时被划伤。

有从这种过河拆桥的制作方式里,感受到一丝取巧的机智吗?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 · 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 Cast 设计学硕士 著有《有趣的制造》

审核丨孙明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策划丨张林林

责编丨张林林

审校丨徐来

相关推荐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 " 转载 "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