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5小时前
习言道|“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新网北京 10 月 22 日电 题:" 十五五 ",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 4 月,在部分省区市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 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

9 月 29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 十五五 " 时期,必须 " 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即将收官的 " 十四五 " 期间," 天宫 " 巡天、" 嫦娥 " 揽月、新能源汽车畅销全球、国产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走红世界 …… 我国现象级的科技成就持续涌现,创新阵地上不断冒出技惊全球的 " 黑马 "。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称," 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 "。

未来五年,如何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两个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总书记强调 " 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专章统筹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对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 专门部署。"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 总书记多次论述三者的内在关系。

从科技端看,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由 2021 年的 47.2 万人年增长到 2023 年的 57.5 万人年,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 2020 年的第 14 位提升至 2024 年的第 10 位。

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谈到,"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 "。他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从产业端看,我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 " 十三五 " 末增长 42%," 三新 " 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8%,2024 年,524 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 2000 强,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

2024 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深刻指出," 过去研究和生产是‘两张皮’,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过去高得多了,特别是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要快马加鞭,把激励、促进政策进一步抓好。"

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再次强调,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成果转化、产业布局、平台机制 …… 总书记深刻点明了 " 两链 " 融合的关键靶点。

"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加速走出实验室 、走上生产线、迈向大市场,实现从 " 书架 " 向 " 货架 " 转化,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 十五五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澎湃中国经济新动能。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