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假扮一个老钱?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不少人脑海里应该会浮现一些影视剧的名场面和经典台词;基本所有人都能说得出几个要点,比如,注意头发和鞋子,不要全身都是名牌 …… 不过大概很少有人真的考据过,短剧里的这一套,放在现实生活中能演多久。
在时尚杂志 " 装腔 " 两年后,樊小书决定用体验派的原则,研究一下世界上有没有真的经得起验证的 " 装腔指南 "。她花了一年的时间,痛下血本,实打实吃了八千块一顿的饭,买了三千块一束的花,上了一分钟 18 元的马术课,看了八千万的豪宅,甚至真的坐了私人飞机。
而她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装腔,从头到尾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 装腔 " 这条赛道早就已经工业化了。
樊小书学习 " 装腔 " 的开始,是一组价值 2488 的 " 名媛照 "。
名媛照工作室很容易给人一种 " 流水线 " 的感觉,各种亮闪闪的名牌小裙子、名牌包,堆在一个采光并不太好的小 loft 里,不值钱一样随地乱扔。光看牌子,这些包一个的价格可能就可以值这间房子两年的租金——如果它们是真的的话。

琳琅满目的衣架,挤占了本就不大的空间
它们当然不是真的,但老板娘保证,不会有人能隔着照片辨认它们的真伪。
同行人的年轻让樊小书震惊:老板娘是 99 年的,一起拍照的三个女孩,最大的是 02 年出生,最小的是 08 年。
问到她们为什么来拍 " 名媛照 ",有两个女孩说自己会在视频平台做主播,需要 " 包装 " 自己的朋友圈;另一个女孩则是马上要去外地读大学,想体验一下美美的自己。
两天时间她们总共拍摄了四个场景:米其林餐厅、无边泳池、高尔夫球场和酒店套房。
打光是这种照片里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感觉 " 有钱人 " 的照片里阳光总是特别明媚,不用怀疑,只是因为灯光师确实很贵。而摄影师不仅熟悉拍摄,更熟悉指导动作、引导感情,教你不要笑得太过,要把握那种优渥而随意的感觉。

樊小书的高尔夫球照,其实拿杆的姿势也是现学的
只是摄像头后的时间不太好过。因为是多人一起拼单,一桌菜要等所有人拍完好几个小时,才能吃上几口早已冷透的。套房的房卡有限,她们在楼梯间等人拿着房卡下来接,服务员带着怀疑的表情反复过来询问,同行的人也只能纷纷低头玩手机。
这些美丽的照片,最终也只是在樊小书的手机里吃了灰。她思来想去,一条朋友圈都没有发," 朋友圈里都是认识的人,你是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人家心里有数。你突然有钱,大家也不太信,只会想这个财是怎么来的 "。
樊小书觉得," 装腔 " 的核心就是知道自己在 " 装 ",但是有些人似乎不这么认为。
拍摄结束后,樊小书发视频记录了自己这次 " 名媛照 " 体验,视频很快火了,一起拍照的女生之一找到她,要求下架视频。
这毫无道理,因为她从未露出这些女孩的脸,拍摄时也事先告知,还请所有人喝了饮料。但女孩不依不饶,列出了自己的拍摄成本、差旅成本,指控樊小书让她的这些钱 " 全白花了 "。
只有一种可能会让女孩感到 " 钱白花了 " ——对方不是把这些照片当一场上流体验、一种半真半假的拍照风格,而是真的在用它搭建一套严丝合缝的谎言。对这个谎言来说,樊小书的视频就是一种揭穿。
樊小书比女孩大很多,也有工作经验,但一番拉扯下,她发现对面女孩的沟通技巧、施压的话术,或者说 " 社会经验 ",远超过自己。最后她只能真的赔了 " 差旅费 "。
后来的许多信息显示,女孩在拍照时和她们闲聊到的个人信息,似乎也是个可疑的故事。而樊小书和同行的其他女孩,在聊天时都没有发现过任何马脚。
真正的 " 装腔 " 玩家,也许根本就没有 " 出戏 " 过。
拍 " 名媛照 " 的老板告诉樊小书,她的客户很多都是回头客,有不少女孩体验了第一次,就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长期、定期来拍摄。樊小书并不知道,她们只是享受拍摄时公主般的待遇,还是真的在用照片搭建自己的世界。只是这个梦幻泡泡般的世界,是需要不断续费的。
樊小书后续又制作了一条视频,她请自己朋友圈里真正担任时尚编辑等行业的朋友,来鉴定自己从 " 展示面商家 " 那里购买的照片。这些照片相当于不露脸的 " 名媛照 ",通过拍摄昂贵的食物、商品,甚至国外小众景点,来假装你是一个有钱人。
照片的价格不便宜,30 多块钱一张,一组可信的朋友圈要 4~6 张图,相当于一次短途旅行的车票钱了。因为商家保证,这些照片都是真实的有钱人拍摄的,且只供你一个人使用,不会出现因为其他人行为被拆穿的情况。
但在朋友们的火眼金睛下,这些照片也被批得体无完肤:车的款式太老,包的价位落差太大,日料金枪鱼的品质太差,狂拍海胆的行为也很掉价 ……

被朋友们鉴定为品质一般的金枪鱼
朋友们的结论是,这些图片中可能只有一两张是真正有钱人用真货拍摄的,剩下的大部分也只是三百来块的日料自助、两百来块的京郊民宿。换句话说,樊小书如果愿意,她也可以把名媛照摄影棚的东西二次翻拍,赚回差价。
这条视频很快在多个平台被举报下架。樊小书猜测,举报她的可能就是卖照片的商人。
故事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不再是她一个人的简单体验,而是有一群人在悄悄地推着人们去 " 装腔 ",希望从中获利。
但樊小书的视频底下,另一种声音也在悄悄冒头。假照片的展示仿佛一个互动小游戏,不少观众找到了连时尚编辑的朋友都没有找出的 " 穿帮 " 镜头,更多的人则大呼 " 学到了 ";除了 " 找茬 " 的以外,也有人跟樊小书说,你素颜比那个照片好看多了,没必要搞那些。
在热热闹闹的装腔行业对面,大家对装腔的心态好像已经变了。
" 装腔 " 与 " 反装腔 " 之间的战争,其实从未停止。
樊小书做自媒体的头几条视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向,名媛照只是其中一条。她还体验过小众赛道的 " 上山做道士 ",讲过容貌焦虑的话题,也讲过衡水中学的经历 …… 但最后,数据最好的只有名媛照这一系列沾上 " 富人 " 标签的内容。
这似乎就是流量的潜规则,在这里,小众的生活方式不真的小众,热门的话题也不真的热门,但赤裸的财富永远是流量密码。
人们本能地关注、羡慕上一个阶层的生活,互联网也热衷于给这种视频流量,毕竟有欲望才会有消费;但追逐这种欲望的间隙,人们也会疲惫,甚至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这时候," 反装腔 " 的内容就成了另一种刚需。
有人亮出了 ppt,逐字拆解 date 平台精美的自我介绍里有多少水分;有人主打 " 反差感 ",用塑料雨布、垃圾袋拍时尚大片,告诉大家时尚没那么高贵;更有 " 破产千金 " 现身说法," 打假 " 的对象直指过去的自己,坦然承认以前买的奢侈品 " 就是丑 "……

樊小书采访到的 " 破产千金 ",曾经买爱马仕都买了八百万,变卖家产时才发现折价严重
甚至还有奢侈品店开发了衍生业务,开放 " 鉴定课 ",教学员鉴定名牌包、珠宝的真假。主理人称,课程本身主要是针对从事二手包回收转卖工作的商家设计,但也真的有学员利用课上学到的知识,鉴别出找她投资的某富婆网红用的都是假包,因此逃过一劫。
当然,对大部分网友来说," 装腔 " 和 " 反装腔 " 都没有那么戏剧化的使用场景。他们可能会在面对客户,想要装得成功一点的时候,打开一个 " 反装腔 " 的教程一一检查自己的马脚;转过身也会在下班后刷到 " 装腔 " 视频时想到某个讨厌的人,圈出重合的细节和朋友兴奋吐槽。
互联网上已经有太多华丽的、假造的人上人的生活," 反装腔 " 的内容在这里起到一种对冲的作用。就像 " 名媛照 ",当它被拆解为一个工业流程,大家也可以不再为里面美丽的面庞、成功的人生焦虑,而是留言问问在哪拍的,我也去拍。"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富人,哪有那么多好看的人,很多都是装的,你要是想,你也可以装。"
而且,在所有能蹭 " 有钱 " 流量的赛道中," 反装腔 " 可能也是成本最低、最讨喜同时又不影响变现的一个。Ta 都已经 " 不装了 ",自然也永远不会塌房;就算真的富起来也没关系,毕竟,ta 从没掩饰过自己的野心和虚荣心,在观众的注视下赚到钱,还别有一番养成系的互动感。
在 " 装腔 " 与 " 反装腔 " 的斗法中,真正的富人在做什么?
樊小书尝试过找到真正的有钱人,聊聊这些事。她从卖朋友圈照片的商人那里,联系上了这些照片的卖家。那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从某个角度来说,购买和把这些照片发到朋友圈的人,都是在模仿她的 rich kid 人生。
然而真的完成采访后,樊小书最终却放弃了这次策划。
这个女孩在聊天中,跟樊小书讲了许多许多私人的东西,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许多烦恼,贩卖照片,本质上是她弥补自己缺失的行动之一。但樊小书反复整理这些内容,还是担心可能会为女孩招来攻击," 我能理解她,我也觉得她的痛苦是真的,但是你说她只有钱没有爱,那很多人既没有钱也没有爱,你让人家怎么想?"

樊小书体验的一分钟 18 块钱的马术课,是许多 " 中产孩子 " 必备的兴趣班
大家愿意接受的,也许就是一个想象中的 " 富人 ",毕竟 " 装腔 " 本就是为了一种 " 向往的生活 ",为了 "fake it until make it",如果富人也是疲惫的、痛苦的,如果这场游戏真的没有通关可言,那还有什么意思?
在聊天的最后,我还是想让樊小书教教大家到底怎么 " 装 "。
樊小书问,那你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设?在什么场景下使用?是有缺陷的还是没有缺陷的,是立刻能被大家 get 到的还是低调奢侈、懂行的人才能明白的?她说,这些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打造方向。
我思考了几分钟,提出了三个方案:同学聚会、工作场合、见男友的朋友,最终都被樊小书驳回:"熟人都知道你什么样,装了有什么用?不熟的人影响不到你,装了又有什么用?懂行的人你瞒不过他,真拿着放大镜看你包真假的,你也没必要和 ta 玩啊?"

最终,樊小书发在朋友圈的还是地摊上买的便宜娃娃
也许这才是 " 装腔 " 游戏真正的通关玩法。别人的生活,从来就对我们没那么重要,在这一切真与假当中,让自己快乐才最重要。
你可以拍一套假的照片,也可以吃一顿真的麻辣烫,可以满足自己在一件最无聊的小事上豪掷时间,也可以在讨厌的人面前胡编乱造自己的顶奢滑雪之旅 ……
毕竟,关上门以后,最真实的只有你和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