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社 13小时前
“扇巴掌才能退款”的千岛是谁?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什么小红书上全是差评?

我身边不少朋友,在看到这条新闻时候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这里可以买到 labubu?

最近几天,二手潮玩交易平台 " 千岛 " 被认为存在交易陷阱。

根据凤凰网科技,一位 11 岁女孩的妈妈发现孩子偷拿账户,在千岛 app 上购入了 500 多元的盲盒卡牌,于是找到商家希望退货退款。

商家跟她说,这种情况的话," 需要提供家长怒骂孩子的视频 3 分钟 ",还要 " 孩子手写的 1000 字检讨 ",最关键的,还要 " 家长狂扇孩子 5 分钟耳光的视频 ",并且要与孩子一起出现在画面中道歉。

对此,千岛在 10 月 21 日发布回应:感谢大家对文章的关注,但其中有 " 误解和不实信息 ",文中提及的交易是个人闲置交易,而不是千岛官方提供鉴别和仓储的 " 闪购 " 服务。文中的聊天截图是买卖双方的私聊截图,出现的 " 未成年退款须知 " 是卖家个人发送,而非平台客服要求。

这对千岛,或许也不一定算个坏事。我身边不少朋友,在看到这条新闻时候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这里可以买到 labubu?

" 扇巴掌 " 背后

目前,千岛和闲鱼、得物并列,是潮玩、谷子、卡牌等兴趣产品的主要二手交易平台之一,主要用户年龄段分布在小学到大学不等。

当然了,这个平台的知名比闲鱼和得物还是有点差距。

千岛算是电商新人。创始人沈振宇此前是图虫网的创始人,在 2014 年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后,进入字节工作了 4 年,此后离开字节,在 2019 年创立了千岛。

这是一家聚焦年轻人兴趣社区与交易平台的公司,在最近一年,因为 labubu 爆火而交易量大涨,成为投资人眼中 " 承接了最多 labubu 流量红利 " 的公司。

沈振宇在去年年末的沙龙提到,在千岛上,卡牌收藏人群的年龄层大概是从小学到大学。谷子类流通交易客群则集中在小学四五年级到大学。

所以,关于 " 扇巴掌 " 这个事件本身,平台确实有些冤枉。如果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可以看到从 2023 年开始,就出现了类似的想退货就要求惩罚小孩的说法,并且在多个平台上都有。

喜欢潮玩、卡牌、IP 周边这类二次元商品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其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过去来看,确实会发生孩子不告知家长,偷偷花钱的情况。由此,也衍生出 " 飞天党 "" 地上、中、下党 " 这样的词汇(指家长对孩子的支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

盲盒类的产品比较特殊,一部分价值就在 " 未知 ",一旦开出来冷门款,价格就会大幅下跌。所以,盲盒类的产品一般不能退货。这也导致了一部分成年买家,在开出自己不喜欢的产品后,就会假装 " 家长不知情 ",来要求商家退货。

不过,买卖双方产生争议的情况在千岛上格外剧烈,也是事实。

虽然千岛的用户数量只有闲鱼的 1/20(千岛 3000 万,闲鱼 6 亿),但如果去看黑猫投诉的投诉数量,千岛是 11673 条,闲鱼的是 46336 条,千岛的投诉已经达到闲鱼的 1/4。

但如果看另外一个同样提供正品检验服务的二手平台得物,有多达 28 万条投诉,就能理解千岛了。有了服务,就会有更高的期待。比如,用户会期待包装完整,但有些商品是开盒后重新包装寄送;再比如一些平时能够容忍的瑕疵,也会引起究竟是不是正品的焦虑。

更重要的是,千岛的退货政策实在谈不上友好:

发货后一般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需要提供开箱视频才能申请售后。福袋渠道(卖家把数十个不同的玩具放在一个链接里让消费者盲抽)则不退不换,更加引发了买家的不满。

另外,就算买家看似及时反悔,拒收商品,平台也会拒绝退款,让买家原地变成卖家,继续在平台上寄售。

Labubu 红利带来暴涨

千岛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本质上是因为平台爆发增长,但服务和监管能力没有跟上。

根据晚点,千岛已经连续 6 年实现翻倍增长,2025 年平台整体的成交额预计超百亿元,其中七成是潮玩。今年最重要的增长红利,则来自于全球大热的泡泡玛特 IP Labubu。盲盒形式的产品天然会滋养二手交易,消费者在抽到自己不想要的产品后,就会放到二手平台上转售。

上图为千岛和 labubu 微信指数,下图为千岛过去一年下载量(来源七麦数据)

对比这两张图会发现,千岛的下载量大概在 6 月达到半年内的峰值,而 labubu 在微信指数上热度最高的时候,也在这个时间段。

不过,为什么千岛是吃下 labubu 红利最多的二手平台呢?

直观上来看,千岛是当下潮玩品类最齐全、潮玩价格变动最直观的二手平台。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热门款式旁边,都附有最近一个月和一年的价格折线图。这意味着大部分单品背后都有足够的交易规模,才能收集到这样的数据。

闪购业务可以说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这首先是要保证正版(虽然常有纠纷),只要被证明是假货都会退货。其次是要让商品成为标准的 SKU,千岛在创业初期就人肉整理了潮玩行业有史以来发售过的全部玩具,光是盲盒、大娃这一类就有 5 万多个词条。

另外,千岛要求卖家先将货品寄存到平台,再交易,超过某个期限则会开始收取寄存费用,让卖家有主动降价出手的动力。

这样,才能降低交易壁垒,加快流通速度,让大热的款式尽快被市场挑选出来,而没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则尽快降价卖出。

同时,千岛也非常重视精细化运营,具体体现在对各个大小圈层用户的渗透率。

沈振宇对晚点提过,他格外关注 DAU 的数据,但不是大而化之的平台日活,而是细化的圈层日活。比如一个圈层可能只有 60 万人,但有 60% 都能继续保持活跃,在平台上沟通、交易,他们就认为这个品类被覆盖了。

本质上,这也是因为潮玩产品,或者说兴趣产品的文化属性—— IP 是需要时间哺育的。Labubu 可能这几年才爆火,但其实 the Monsters 这个 IP 已经经历了 10 年的发展过程。如果不把小众人群的爱好服务到位,等到他们长大,可能就来不及了。

下一个得物?

千岛与 Labubu 的关系,类似于得物与球鞋,很符合社区电商以一个爆款品类为 " 钩子 ",带动所有品类增长的发展模式。

那么,千岛有没有成为下一个得物的可能呢?

从规模上来看,沈振宇预估,千岛平台全年交易额超过 100 亿元,得物 2023 年 GMV 不到 800 亿元,差距还不小。

但千岛的方向显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千岛 App 背后站着极为豪华的投资人团队。

2021 年 12 月,千岛 App 完成近亿美元的 B 轮融资,红杉中国、高榕资本领投,BAI 资本、险峰长青、熊猫资本等老股东继续投资。

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矩阵和基础设施提升中,特别是闪购功能建设:重点发展 " 闪购 " 频道,主打 " 官方查验、正品保障、统一仓储发货 " 的服务模式。

除了类似得物的 " 闪购 ",千岛平台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交易是个人闲置模式。

千岛 App 并没有独创商业模式,社区 + 交易的模式和咸鱼、得物没有太大区别,闪购也和得物先验后发货的模式类似。

未来,千岛是否能够继续两个平台的潮玩类交易迁移过来,首先要看潮玩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千岛的运营,另外这个新平台本身也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这一次问题暴露,对于千岛来说也不全是坏事,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很多用户表示第一次听说这个 App。

另外,闲鱼和得物都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售后服务都有很成熟的模式,后来者补课不难。

那么为什么千岛还会因为售后问题被推上热搜?偶然因素是,卖家提出的要求非常无礼,就算是梗图,也让人生理不适。

为什么卖家就不能理性回复?当然,大家都在咸鱼上卖过东西,卖家也是真不容易。

除了不太礼貌,其实卖家的情绪也有合理性。比如在这次扇巴掌事件里,买家向平台客服介绍情况时,自述相关交易系孩子使用外婆手机购买,那么孩子需要拿到外婆手机,打开 App,输入用户名密码,然后还有支付密码。

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为家里的未成年人负责。

但千岛遇到这种问题的概率远大于其他平台,产品以潮玩为主,又是二手交易平台,而且用户普遍年龄较小。例如,那个隐身的卖家,也未必就是成年人。

其实,在此前的投诉案例中,也曾暴露出平台规则的欠缺。例如,去年 10 月一位 7 岁的小朋友用爸爸手机,在千岛的 " 奇货 " 里玩 " 抽选 " 游戏,十分钟就花出去两万多块钱。

不过,现在打开抽选,里面的机制都被设为了 0 元。但类似的抽盒机制,则被福袋继承了,用户继续进行产品抽选。

不论抽选还是福袋,都是一种类似盲盒的机制。有媒体就此指出,根据相关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 8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 8 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当时千岛 App 的店铺进行线上抽赏时,并无人脸识别、账号本人生物信息确认等措施来识别消费者是否为成年人。

这种情况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千岛来说,要成为下一个得物,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方面一定要比得物考虑得更多。

评论
甜番茄
4小时前
这种垃圾平台早该整治了 完全不产生价值 卖一堆破纸片和垃圾塑料
bluebit
4小时前
这种流氓平台应该关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