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 AI,直接拉黑。
不是 AI,说话像 AI 的也拉黑!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AI 腔」就一直颇受网友诟病。
就连奥特曼,这位亲手让 ChatGPT 风靡全球的「AI 之父」,最近也被铺天盖地的「程序味儿」吓到了。
他忍不住吐槽 Reddit 上的 AI 腔调(LLM-speak),认为人们开始像 AI 一样说话,这让人际互动「感觉很假」。
他也担心过于依赖和模仿 AI,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人性最宝贵的东西。
AI 会让我们丢失人性吗?
小心!充满「塑料感」的 AI 腔
故事,还要从奥特曼最近的一次「网上奇遇」说起。

他在浏览一个关于 Codex 的论坛帖子时,发现这些帖子的讨论,对于 Codex 的评价都过度正面,甚至还提到了竞品 Claude Code。
内容基本属实,但总让人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忽然,第六感告诉他:这该不会是 AI 写的吧!
让他觉得不对劲的,不是这些讨论内容的真实性,而是,这些讨论内容的「腔调」,它们太像 AI 了!

奥特曼忍不住在 X 平台上吐槽这些「AI 推特 /AI Reddit」,认为它们太假了:
真实的人已经学会了 AI 腔调(LLM-speak)的方式。
极端重度网民,会以高度同质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社交媒体也会放大人们的极端情绪,创作者为了变现迎合算法 ……
最终效果是:AI 推特 /AI Reddit 在某种程度上感觉非常虚假,而一年或两年前真不是这样的。
AI 腔,新的「社交红线」
有没有发现,现在有很多帖子都好像是 AI 写的?
还有人表示,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就被冤枉成 AI。

「AI 腔调」,俨然成了新的「社交红线」:
「像 ChatGPT 的都直接拉黑。」

有人不仅拉黑 AI,还拉黑像 AI 一样说话的人:
「只要回我那味儿不对,哪怕不是 AI,我也当它是。」
还有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会变成 AI 的回声:
「LLM-speak」正在以惊人速度渗入真实对话,大家像慢慢变成 AI 的回声。编程语言可能成为新母语。

早在 2023 年,Andrej Karpathy 就曾列过一些「LLM speak」的典型句式,今天看依然像预言。

在 YouTube 上,关于脚本「AI 味」的吐槽也随处可见。
从简历指导到品牌短视频,评论区不时会闪现这样一句评论:
「这脚本像 ChatGPT 写的」。
「别写出 AI 味」,已经成为内容人的 KPI。
大模型正在「教我们说话」
这可不是奥特曼的幻觉。
奥特曼也不是第一个剖析 AI 腔调(LLM-speak)这一现象的人。
有研究表明:ChatGPT 正在影响人们的词汇,以及他们的写作与说话方式。
柏林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 Hiromu Yakura 注意到,在 2022 年底,ChatGPT 发布后一年内,他自己的词汇发生了变化。
Hiromu Yakura 与研究团队成员一起,分析了数百万封电子邮件、论文和其他文本,以及数十万条 YouTube 视频和播客节目。
他们发现在 ChatGPT 发布后的 18 个月里,「delve」「examine」「explore」等 ChatGPT 风格的词汇,在日常对话中出现的几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
而且这种影响,开始从学术圈,悄悄蔓延到教育、商业等领域。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研究论文「大语言模型影响人类口头交流的实证证据」https://arxiv.org/pdf/2409.01754
该论文的另一个合著者 Levin Brinkmann 认为,AI 的语言模式,似乎正在往回「写」进我们的大脑。
此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另一个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ChatGPT 的回复会强化方言歧视。
比如,ChatGPT 偏好标准美式英语,这点可能让那些非美国用户感到沮丧。
这也从反向印证了:ChatGPT 对用户有一种「刻板式」的回应方式,它在影响和塑造人们的交流方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论文:「ChatGPT 中的语言偏见:语言模型加剧方言歧视」https://arxiv.org/pdf/2406.08818
逆向调教,把「AI 味」调教成「我味儿」
一位神经外科医生 Vaikunthan Rajaratnam,对「LLM-speak」玩了个反向操作。

他用提示词和迭代式微调,把 ChatGPT 的「AI 味」调教成「我味儿」:
能够反映自己语气、词汇、思维方式的「AI」。
当 Vaikunthan 用调教后的 AI,来写通讯、头脑风暴或者学术文章时,经常会感到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熟悉」。
因为那听起来就像他自己!
Vaikunthan 认为,ChatGPT 的优点是更清晰有条理,但主要缺点是「真实性下降」,同时还有一些地区方言、声线等「个人特质」的流失。
当然,还有一些人注意到了 AI 的一些怪异之处和缺陷。
《Shark Tank》前投资人、达拉斯独行侠队前老板马克 · 库班最近表示:AI 最大的弱点,是它无法说「我不知道」。
他认为在这方面,谦逊将永远是人类的一项优势。
不仅是道德品质,无论 AI 如何炫酷,它也始终无法取代真实的人性。
奥特曼认为,即便到了 2035 年,AI 将接管几乎所有的智力工作,那时的 AI 技术也难以用现有框架去理解,但来自人性的核心体验,是始终不会变的:
我们仍然会极度渴望来自另一个真实人的关怀、激励与连接;我们仍然需要社交、地位和家庭关怀,这些源于生物本能的需求,将不会有太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