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繁花 2》,终于开播了。
作为素有 " 花学 2.0" 名号的综艺,这节目第一季播出时,就没少在网上掀起风浪。
第二季,更是从阵容开始,就把野心写在了脸上。
从港圈老牌巨星刘嘉玲,到内娱实打实的天后们:何赛飞、刘晓庆、宁静 ……
随便看下姐们的日常辩题就知道,可以说集齐了贵圈有史以来最有种的女人。

每一个看上去都很不好惹的样子,就算了。
偏偏还有个 " 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常常被传 " 耍大牌 "" 难合作 " 的张柏芝作为领队。
仿佛已经能想到节目要状况不断。

孰料反转来得猝不及防,这季竟格外和谐。
尤其张柏芝,从 " 一款引导型妈咪 ",到 " 很多人对她的善良后知后觉 "…… 口碑意外的好。
" 张柏芝,终于熬出来了?"

张柏芝在节目里初亮相,就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
背着硕大的双肩包,手里推着四个巨大的行李箱,其中一个,上面还放着纸箱。
然而她脸上没有一点使力的狰狞,反而是两条胳膊上精练的肌肉线条不要太吸睛。

虽然带很多东西,却并不需要麻烦别人帮忙,还表示这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心疼她:
" 做多比做少好。"
" 不是狼狈,是风格。"

还真不是嘴硬,因为后面她还能抽出手来,热心帮何赛飞搬超重的行李箱。
直令对方都惊叹:" 那么瘦小,力气还挺大的。"
整理行李的部分,也是有条不紊、考虑周到。

一开始,不少观众看到这就警铃大作:那么多东西,搞不好会拖累行程,引爆热搜。
毕竟行李太多导致自己带不了、管不好、超重罚钱 …… 都是内娱综艺祖传绝活儿。
结果很快又把话咽回了肚子,她准备这么多东西也不都是为了自己。
考虑到天气可能很冷,熬粥的物料、常备药、晕车贴,还有保暖的厚衣服、围巾都带上了。
录制时突遇气温骤降,她二话不说把外套递给没带外套的柯淳,弟弟都直呼 " 救了命 "。

以往惯有的印象,和对既有套路的想象,都没有发生,反倒是一次次刷新观众对她的认知。
众所周知,这节目第一季时,就曾因选领队掀起轩然大波,给刘晓庆留下了 " 宫廷政变 " 的阴影。
这一季,轮到 " 行动派 " 张柏芝接下这个不讨好的累活,效果反倒出奇不错。
大到提前安排包车,小到车上备几把伞、帮大家分餐、扶姐姐上下车的细节都确认到位。
在晚上没有休息好的情况,仍惦记着出行安排,冒雨大早上出门沟通。

如此种种,想想都觉得累人,她倒是干得起劲,没有一点疲惫或者不乐意。
忙到手机没电,被何赛飞误会还吼了她,也笑着理解 " 我也着急我也着急 "。

网友:有这样的搭子,你几点回家
几段节目下来,想看姐姐们扯头花的,已直接老实。
宁静心疼她 " 你不要那么辛苦,我看你好辛苦 "。
何赛飞为自己的误解道歉,赞许她的付出,在听到她提及遗传爷爷奶奶的弱听后感叹 " 柏芝非常的实在,就这样真实的告诉我们 "。
刘嘉玲甚至带来 " 远方的肯定 ":" 谢霆锋的妈妈说,你把他们两个小孩管得很好。"

以为她只是笨蛋美人,偏偏她最有生活经验;以为她架子大得不行,偏偏她和所有人都处得来。
以至于有网友担心:" 照顾别人,委屈自己,一味付出变成讨好型人格,也不太好吧?"
只能说," 讨好型人格 " 才是对她最大的误解,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 没人比张柏芝更懂见人下菜碟 "。

就这样在风暴中心吃瓜
这里说的 " 见人下菜碟 ",当然不是贬意,证据就是当年那档《明星到我家》综艺。
没错,就是那个困扰李金铭多年,把女明星带到农村当 " 媳妇 ",吃苦受累照顾一家老小的奇葩节目。

" 虚拟儿媳 " 形式,设定为 " 老公们 " 外出务工
这档节目播出于十一年前,彼时 " 看娇滴滴的女明星如何下凡受气 ",正是真人秀的主流。
几个女明星就这样 " 嫁 " 到农村,干活就算了,遭遇 " 婆家 " 下马威、被妯娌欺负都是常事。

张柏芝也不例外,初到 " 婆家 " 时,她认真对待,张罗着做了饭菜招待家人。
结果婆家看她手艺不错,马上叫来七大姑八大姨,让她承包所有人的早饭。
接下来的几小时里,屋里屋外围着一帮人,什么都不干,就干等着她做现成的。

节目剧照
要是换成别人,碍于场面,或节目效果,可能要么委屈拒绝,要么也就做了。
且看后来被称为 " 整顿农村公婆第一人 " 的张柏芝,是怎么处理的。
一改第一天的勤快,睡到自然醒,然后高高兴兴化妆,因为漂漂亮亮见人才有礼貌。
每次婆婆等不及来催,她也不急不气,面带笑容,马上回答 " 三分钟 "。
就这么一个个三分钟推下去,直到一伙人等了 4 小时,才送上大餐——桶装泡面,吃完洗碗都省了。

一群人质疑,她也不生气
糊弄吗?确实糊弄,毕竟连水都是当面倒的,甚至怀疑那水到底开没开。
怪她不认真吗?她有认真对待过,偏偏 " 婆家 " 一见她 " 嫁 " 进来,就集体失去自理能力,要人伺候了。

毕竟美女连教人 " 抱猪 " 都不在话下
面对想占便宜的人会装傻摆烂,在真正需要体现能力的时候才全力以赴。
" 曾经看节目笑她事事有回应,件件没着落,现在只想感叹她这种心态值得所有人学习。"

" 果然,活久了什么都能见到,居然看到大家有说张柏芝好话的一天。"
但回看张柏芝一路走来,其实一切并不意外。

图源:张柏芝微博
得承认,即使是在新闻不断的娱乐圈,张柏芝都算是个名副其实的 " 话题体质 "" 闯祸型人格 "。
过去,有多常看到人们为她的美丽所折服,就有多频繁见大众对她为人处世的批判。
比如,她不敬业。
一向好脾气的刘德华,曾在做客《康熙来了》时,透露拍戏时自己吊着威亚等继续拍接下来的戏。
结果对手戏女演员在下面聊电话到无法自拔,不顾刘德华当时的状态和拍戏的节奏。
后来曝光出来,那人正是张柏芝。

比如,她 " 爱说谎 "。
参加《天天向上》,说生完小孩后都是自己做饭给两个儿子吃的,大张伟接话:" 那(两个孩子)分别喜欢什么菜?"
她却用力点头,来了一句:" 对!"

在大张伟和李湘的连番追问下,她才答了一句:" 谢振轩喜欢吃白米饭,谢振南喜欢吃汉堡包。"

在场嘉宾沉默,可能是她自己也察觉到了尴尬,又找补一句,自己从来没吃过肉,都是吃素的。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何况她还是一位大多数时刻都被记录的公众人物,吃肉的记录不要太多。

" 翻车 " 的场面,还不止这一个。
说工作卷到拍戏三个月没有睡过觉,逼得身边人都想给她喂安眠药。
说越不洗脸皮肤越好,一个星期不洗也可以;又说连续十六天没有醒过来,由家人定时帮她敷面膜。

于是,又多了一个 " 大话精 " 的标签。
粉丝试着解释,她是不吃红肉很多年、拍戏太久确实没好好休息、表达不清,奈何印象已经形成。
说她 " 撒谎成性 " 舆论最喧嚣的那段时间,有人质疑她是否真如自己所说,是个负责任的妈妈,甚至怀疑她究竟能不能照顾好孩子。
" 现实与表演的边界在她身上模糊,观众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如此多非议,放别人身上,恐怕早被钉死在黑名单里,不得翻身。
可她是张柏芝,似乎总有种让观众在 " 相信 " 和 " 信任危机 " 间无缝切换的能力。

人们鄙夷她的缺点,又忍不住承认夸赞她的优点。再讨厌她的人,也要承认这一点。
当年导演尔东升也曾评价 " 张柏芝在现场很离谱的 "。
有时别人都在对戏,偏偏她就要讲电话,因为家里人什么事都找她,她又什么都应下解决,事情缠身。
可批评完了,话还有后半段," 但又拿她没办法 ",因为每次一放下电话,她总能马上进入角色,一两条就过了。
说她 " 离谱 " 是真的,夸她演技好也是真的。

图源:《忘不了》
作为 " 港片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女演员 ",那些年张柏芝的经典作品无数。
《喜剧之王》里,她把底层女性柳飘飘表面 " 不在乎 ",其实内心敏感的反差,演绎得淋漓尽致。
《河东狮吼》里她又可以诠释出月娥的天真刁蛮、泼辣飒爽,令观众动容。

她还是难得的动静皆宜型演员。
韩国电影《白兰》里,她饰演苦命的漂泊异乡的女人,靠着一张 " 丈夫 " 的照片度日。
即使电影里她的角色语言不通,也能在一举一动中感受到艰辛和无措,入骨三分。

业务能力之外,张柏芝的个性里,不好的部分向来袒露无疑。好的部分,也一样。
是她,这样评价自己:
" 很多人说张柏芝是个玉女,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我是玉女,我也没有故意去骗人家,我根本就是抽烟的人,我根本就是喝酒的人。"
也是她,会把张国荣送给她的护身符一直留在身边,每每提起都不禁落泪。
还是她,始终记着没有周星驰就没有自己,港圈和周星驰不对付的那几年,她依然坚定站在周星驰这边。

参加这次节目,周星驰还来打 call
外界传闻一个接一个,对于那些年的错误和差评,她几乎照单全收。
她曾在综艺里带了两张影碟:《忘不了》,让她成为金像奖最年轻影后;《河东狮吼 2》,让她从神坛跌落,变 " 最烂女主角 "。
" 我 23 岁的时候太任性了,所以我一直保存着这两张影碟,做人要懂得谦卑。"
恰如一位网友在提到张柏芝时写的——
" 没有人会像张柏芝一样,拥有顶级容颜的同时,又拥有顶级的天赋。
同时又勇敢又坚韧,又阳光又有趣 …… 她打破了人们对美女的想象。"
或者说,她其实从来都未去满足人们对于 " 美女 " 的想象,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所谓 " 反转 "。

自打出道,进入观众视野里开始,张柏芝就一直承载着巨大的期待。
连张曼玉息影前,都曾留下这样一句话:" 要爱护张柏芝,她是香港电影最后的希望。"

在许多人的希望里,她应该在事业上不断折腾尝试,才不浪费那份美貌和灵气。
只是人们期待的 " 大女主 "" 搞事业 " 剧本,显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从小经历破碎、困窘的童年生活,没有父母托举,什么都要靠自己。
赚钱后不但要帮父亲还债,还要养活母亲和继父一家人,给家里人都安排上房子和车子。
早早开始养家,养兄弟姐妹,养成了她习惯被信任、被依赖的性格。

也真的会经常被拍到在菜市场买菜,不仅要买自己家的,还会给弟弟家买。

为了赚钱养家,照顾家人,一度接拍烂片,辛苦立下的口碑几乎毁尽,她也看得很开。
" 不会恨(香港演艺圈),因为它会给我很多钱,让我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但我一定会离开它。"

张柏芝的缺点或许很多,却不可否认她不自怨自艾、不自怜的强大性格底色。
别人感叹 " 她终于熬出头了 " 时,她始终是 " 乐在其中,并不煎熬 " 的样子。
经历过原生家庭的苦,在与孩子们相处中,仍从不拿母亲的身份摆架子,就像当朋友一般相处。
节目里说到送孩子上学,孩子心疼妈妈那么早起床,她反倒说:是应该自己对孩子说谢谢。

" 我会让他们知道:你们的人生,是由你们可以操控的,你们可以去选择的。"

想象自己如果生了女儿,不会刻意让她接近那些童话式的公主故事。
不因女儿的性别,将她禁锢在温柔娴静的刻板印象中,而是让她去更多尝试 " 中性点的活动 "。

曾经的枕边人谢霆锋,即便离婚多年,对她仍旧抱有感激之情。
" 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她的生活并不容易,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
我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柏芝为我说了很多好话,其实我很感激她。"
《乘风破浪》里,王菲的好闺蜜那英都真情实感感叹,张柏芝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母亲。

的确,她也不是大众定义里的优秀女性,也有可能有时是,有时又不是了。
她不擅长经营家庭,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形象,没有太重的事业心,又过分执着于归位于传统家庭。
甚至回头看,那被周星驰、尔冬升等一众名导称赞的演技,未必不是因为过早经历人世波折,而被迫学会洞悉人性。
否则怎么解释才 18 岁的她,第一次登上大荧幕的《喜剧之王》里,就已经能哭得打动所有观众。

如何能在没有任何系统学习的情况下,于《河东狮吼》里留下那蓄满不甘的、华语影史经典的一滴泪。

可是与不是,又怎样?
倒是想起《乱世佳人》里 " 不完美女主 " 斯嘉丽的那段台词,用在张柏芝身上其实也未尝不可。

她的内核里藏着对 " 想要 " 的坦诚与果敢,不含糊自己的目标,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面对外界的所有赞美批评,纷纷扰扰,张柏芝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给出过答案。
" 最清楚张柏芝的人就是张柏芝。"
" 我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