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2小时前
小红书做二手、闲鱼做内容社区,互联网尽头是跨界“偷塔”?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红书,又开始探索新道路了。

据国内媒体报道,小红书正在内测 " 快捷售卖 " 新功能,该服务内嵌在小红书的笔记中,便于用户出售个人闲置物品,用户可以在笔记下方直接挂上想卖的闲置商品链接,或者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直接把商品卡片发过去。

据雷科技实测,与过往需要通过繁琐的流程开设店铺并缴纳 1000 元保证金不同,此次测试已经面向绝大部分用户开放,只要账号注册时间达到 180 天或以上,就可以在新功能体验板块申请参与这次测试。

(图源:雷科技)

小红书的试水意味,可以说相当明显。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在如今的互联网圈子,每个平台都想把手伸到对方的碗里。小红书这边在给市集一级入口、扶持电商上 C 位;闲鱼那边就大力发展二次元社区内容,赫然摆出一副要成为内容分享平台的架势。

在如今这个用户增长见顶,流量越来越贵的时代,每一个互联网巨头都在拼命寻找新的故事和增长点。跨界入侵友商领地,似乎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当内容种草的王者小红书,遇上二手交易的霸主闲鱼,一场关于流量、社区和商业变现的暗战,已经悄然打响。

老规矩,咱们先介绍一下怎么用这个" 快捷售卖 "功能。

打开设置,在新功能体验板块里就能申请体验。门槛很低,不需要保证金,只要账号注册时间大于 180 天,完成个人专业号升级即可,也就是填写身份证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开启功能后,只需填写商品名称、价格等基本信息即可发布商品,你可以自行设定可售数量、交货方式及运费,不用进行繁琐的店铺设置或商品上架审核。

重点来了,你创建的商品 / 服务,可以直接挂链接到自己的笔记和评论里面。

和闲鱼相似,该功能每笔订单要收取 0.6% 的基础软件服务费 ……

卖家的部分说完了,接下来我们看看买家的交易流程。

拍之前,你可以看详情,可以跟卖家沟通。不过,沟通入口就是用户私信入口,买卖双方的沟通仍需遵循私信规则,在对方关注或回复之前只能发送 1 条消息,属于是惜字如金了。

交易由平台担保,也就是说你的钱是打给平台的,确认收货后平台结算给卖家。发货后 10 天无特殊情况自动确认收货。

总的来说,跟闲鱼差不太多,是一套很成熟的流程。

我觉得,从一个卖家的角度来看,整个体验过程还算顺滑,基本融入了原有的内容生态里。理论上,用户不用跳转到别的应用,从看到一篇穿搭笔记被种草,到发现博主正在卖这件产品,再到点击下单,整个消费闭环在小红书内部就完成了。

真说槽点的话 …… 商品和笔记分别上架,导致整个流程异常繁琐;一个帖子只能附一个链接,不能转发商品链接也不能发在群聊中,都有改善的必要。

但是呢,从一个买家的角度来看,这个功能真的还挺搞笑的。

首先是内容展示不够明确,你真的很难想象,我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在小红书上面找到一个挂着二手商品的笔记,而且这个功能要求双方都开启了 " 快捷售卖 " 才能看到,否则买家是看不到商品的。

其次是商品供给非常单一,目前来看,小红书上的二手商品主要集中在服饰、美妆、母婴等女性向品类,这和平台的用户画像高度重合。但在数码产品、家居家电、文玩手办等更广泛的领域,闲鱼的优势依然无法撼动。

我的理解是,小红书的入局,更像是一次奇袭。它瞄准的是闲鱼防守最薄弱的内容电商,试图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撕开二手市场的一个口子。

至于能否给闲鱼带来冲击,只能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不论冲击与否,闲鱼一直都在求变。

在小红书测试二手功能的同时,闲鱼今年也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免费时代,开始向所有卖家收取交易服务费;紧接着,又把社区和内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整个交易平台里塞满了五花八门的分享内容。

作为一个在闲鱼上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老用户,我可以说是见证了它从一个纯粹的二手交易工具,一步步变得越来越 " 重 " 的全过程。

(图源:雷科技)

早年间,闲鱼曾推出过" 鱼塘 "功能。

这个设计的初衷,希望通过地理位置或者共同的兴趣,把用户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社区。但是各路商家的聚集,让鱼塘内很快就充斥着各种广告、微商和虚假宣传,真正有价值的交流越来越少,最后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随后,闲鱼又推出了功能类似的" 兴趣圈 ",这次以产品品类来划分社区,但是关注的人依然不多,如今已经很难找到该功能入口了。

只有在发布商品的时候,这个圈子才会有一丁点存在感。

经过两次折戟之后,闲鱼在今年推出了几乎 1:1 复刻小红书的" 种草笔记 "

为了推广它,闲鱼把它放在了非常显眼的位置,各种笔记和商品在首页上错列分布,发种草笔记还能提升产品的曝光度,试图引导用户在这里发现好物,交流心得。

但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效果并不理想。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内容质量普遍不高,而且同质化严重。随便点开几个笔记,你会发现很多帖子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基本都是卖家为了一些零星的曝光使用 AI 工具生成的,缺乏真情实感的分享,很难让人产生信任和共鸣。

另一个问题是,真实用户的参与度并不高。我试着在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品类里翻了很久,发现大部分帖子的互动量都寥寥无几,通常只有零星几个点赞,评论区更是冷冷清清,这和闲鱼庞大的用户体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我看来,如今的闲鱼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它看到了小红书内容种草模式的成功,也渴望复制这种模式,通过内容来提升用户粘性,创造更多的交易可能性,但它的根基是一个交易平台,工具属性太强,我没有习惯,也没有预期在闲鱼上 " 逛 " 内容,平台强行推送给我的这些笔记,反而成为了一种干扰。

到最后,平台越是想用内容留住用户,用户越是觉得它变得臃肿和不纯粹。

在各大平台打得火热的背后,是二手经济的蒸蒸日上。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消息,2024 年二手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 6450.2 亿元,同比增长 17.56%。用户规模从 2020 年的 2.52 亿人增至 6.6 亿人,行业渗透率也提升至 38.9%。

(图源:网经社)

在这一增长背景下,市场格局正在悄然重塑。就在今年,曾经的三巨头之一——转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宣布逐步关停个人用户之间的自由交易业务,全面聚焦于平台介入检测和质保的 " 官方验 " 模式。

这意味着,转转主动退出了与闲鱼在 C2C 领域的直接竞争,给其他玩家留出了宝贵的市场空间。

而小红书在二手交易领域的积累,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深厚得多。

严格来说,早在官方下场之前,小红书就已经自发生长出了一套野生但高效的二手交易生态。只要你在小红书上搜索 " 二手闲置 " 相关的词条,就会发现浏览量早已超过十五亿次,有大量用户在上面发布笔记,用各种暗语来出售自己的闲置物品。

官方要做的,无非是修一条路,让这事变得更规范,也看看,这个市场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现在看来,小红书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你在逛着逛着的时候,突然就被某个东西种草了。比如说,你刷到一个博主晒她新买的包包,觉得超好看,结果她刚好又在卖另一个闲置的包包,你可能就因为喜欢她的品味,一下就想买了。

这种玩法决定了,小红书短时间内更适合卖那些贵一点、有故事、比较特别的旧东西,像那种二手名牌包、潮牌衣服、限量版玩具什么的。但要是你想买个二手手机、旧家电这些大家都会去搜的 " 硬货 ",那还是闲鱼说了算,它那边的地位暂时没人能动摇。

未来的二手市场,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更加分化的局面。

闲鱼依然是那个品类最全、用户最多的二手大市场;转转则在数码、PC 等垂直领域,通过提供质检和售后服务,吸引那些追求安全感的用户;而小红书,则可能借助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内容基因,在兴趣驱动的细分领域里扎根。

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很难说。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