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鲸新闻 11 月 13 日讯(记者 武静静)AI 行业的 " 人才争夺战 " 正在加速上演。
11 月 12 日,"AI 天才少女 " 罗福莉在朋友圈官宣加入小米,表示 " 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 "。这位此前被传出雷军以 " 千万年薪 " 挖角的天才少女,最终选择在小米从事通用人工智能(AGI)方向的研究。
另一家巨头字节跳动也在近日内部启动了一场针对 AI 核心人才的激励实验。蓝鲸新闻独家获悉,字节正在试点推进 " 豆包长期激励计划 ",为豆包大模型团队建立 " 虚拟股 " 机制,通过授予 " 豆包股 " 并配合期权式回购机制,强化人才的长期绑定。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计划以 " 业务表现 " 为挂钩指标,员工可按未来估值增长分享收益。
从薪资、股权到激励机制,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 AI 人才版图。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字节推出的 " 豆包股 " 机制,是少数真正跳出传统期权框架的尝试。 " 现在大部分公司还是一年行权一次,跟美国那种月度和季度行权差距不小。‘豆包股’算是一个创新信号,证明公司愿意为 AI 业务单独设计激励模型。"
字节还为旗下 Seed 部门发放了每月 10 万元左右的津贴,面向大模型方向的技术员工。业内普遍认为,这种多层次的激励设计,是为了在高薪与股权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在这场 AI 竞速中," 挖人 " 和 " 留人 " 都成了成本极高的竞技项目。据蓝鲸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猎头透露,AI 相关岗位的薪资涨幅在今年普遍提升 50% 以上,部分岗位可翻倍。 " 一位从某大厂去字节的算法工程师,年薪从五十多万涨到一百多万。" 一位猎头表示," 有的直接涨 60%,有的能翻倍。"
从薪酬水平看,字节仍是最 " 有钱 " 的一方,小红书则通过高额激励弥补现金差距。
另一位猎头告诉蓝鲸科技记者,今年以来 AI 方向的人才招聘重点已从语言模型扩展到世界模型(World Model)与统一模型(Unified Model)。 " 多模态方向的需求量暴增,从算法、推理到架构岗位,都在补人。"
蓝鲸科技了解到,今年 9 月 30 日,阿里集团副总裁许主洪(Steven Hoi)从智能信息事业群首席科学家的职位上,转岗至通义实验室,负责多模态交互模型方向的研究后,该团队一直在持续招人,尤其是多模态交互和世界模型的人。一位猎头也告诉记者:" 通义团队(阿里)最近就在招多模态交互和世界模型的人。"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 AI 的研究重点正在从 " 语言理解 " 迈向 " 世界理解 " ——模型不再只是会对话,而是要能够推理、规划、具身感知。这正是 AGI 通往现实世界的关键一步。
此外,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的热度同样显著上升。与视觉、语言、动作结合的 VLA 方向(Vision-Language-Action)成为新的人才稀缺带。" 尤其是懂物理规律建模、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现在最抢手。" 一位创业者告诉记者,他看中的技术核心人才需要有三个特质:大模型训练经验、懂跨模态架构、还得能在论文里讲清楚原理。"
这场 AI 人才竞赛也正在重塑科研与工业界的界限。前述猎头告诉记者,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吸纳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尤其是刚毕业一到两年的高潜力人才。" 现在顶尖应届博士的年薪在 200 万到 400 万元之间,主要来自清华、北大、浙大、上交等。" 其中,也不乏有博士生在读时就被提前‘锁定’的情况。
除了薪酬之外," 地理竞争 " 也在重塑 AI 人才版图。由于美国研发成本过高,新加坡正在成为新的区域中心。不少初创 AI 企业的核心团队成员已在当地 base,承担算力调度与多模态模型研发任务。国内公司则更多通过校企合作与高校实验室共建渠道吸纳年轻科研力量,实现早期绑定。
从 " 豆包股 " 的创新激励,到 " 罗福莉入职小米 " 的象征性事件,这场 AI 人才竞赛的背后,是中国 AI 企业试图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另一种较量——谁能留下真正的 AI 核心创造者,谁就握住了下一个时代的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