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新智驾 3小时前
开启一车双能,小鹏首款增程X9起售30.98万元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鹏打响增程第一枪。11 月 20 日,小鹏 X9 增程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1602 Max 和 1602 Ultra 两个版本,其中,1602 Max 版本售价为 30.98 万元,1602 Ultra 版本售价为 32.98 万元。

叠加多项置换补贴,作为一款大 7 座 MPV 车型的小鹏 X9 超级增程甚至来到 20 万元开头的价格区间。

公布价格的发布会现场也迎来一片掌声和欢呼," 定价很给力、这个价格确实有戏 ",现场有媒体评论道。通过数据对比显示,小鹏 X9 增程版较预售价格下调约 4 万元,较纯电版本便宜 4 万元。

何小鹏表示,自 11 月 6 日预售发布后,小鹏 X9 超级增程的小定数据超过内部预期,有一半的订单选购了价格更贵的 Ultra 版本。

作为小鹏的 " 一车双能 " 战略的首款增程产品,小鹏 X9 增程一定意义上还肩负小鹏能否顺利在增程市场打响名气的战略意义。

何小鹏将小鹏 X9 定义为「超级增程」、「下一代增程」,从这一角度来看小鹏的增程思路更多的是基于现在市场增程产品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优化升级。

小鹏 X9 超级增程将发力点对准了四大方向:续航、安全、静谧、空间。

续航方面,小鹏采用 " 大电池 + 大油箱 " 的组合,小鹏   X9 超级增程搭载 60L 大油箱与 62.5kWh 大电池,CLTC 纯电续航超过 452Km,CLTC 综合续航达到 1602Km。

而在发布会之前,小鹏也曾进行极限续航测试,数据显示极限续航达到了 2022Km,这一数据背后意味着城市通勤用车几乎可以做到一周一充,有效解决用户对纯电续航短的核心焦虑。

为了达到超长续航,「耗尽最后一度电、榨干最后一滴油」,小鹏 X9 增程版本搭载了一套各司其职又高效协同的增程动力系统。

首先,其搭载第三代 1.5T 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可以深度集成高压油冷发电机,针对 " 电为主、油为辅 " 的工况全面优化,最大发电功率达到 85kW。即使在亏电状态下,仍可支持车辆以 150km/h 时速稳定巡航,确保低电量下动力表现依然充沛稳定。

其次,还配备了小鹏首创 800V 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采用高度集成同轴架构,CLTC 综合效率高达 93.5%,兼具高集成与强动力,峰值扭矩达 465N · m,峰值功率 210kW,并实现电量剩余 8% 动力无衰减。

在此基础上,小鹏 X9 超级增程,WLTC 综合油耗低至 2.53L/100km,CLTC 电耗仅 16.5kWh/100km,并且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支持 92 号汽油的增程车型。

动力电池方面,小鹏 X9 搭载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蓄电池,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为 110kW、峰值功率为 210kW,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 110kW。

补能速度上,小鹏增程 X9 支持 5C+800V 超充倍率,并提供多场景的对外放电功能,支持 6kW V2L 对外放电、6kW V2V 车对车充电功能和车内 220V 电源,满足露营、车对车补能等家庭出行用电需求。

作为一款大 7 座的大型车,小鹏 X9 超级增程在安全方面进行了多项测试。

首先是最常见的急速爆胎问题,基于 AI 底盘,小鹏 X9 超级增程可实现 200 毫米内识别爆胎状况,自动调整后轮转向和制动系统,并调整车身姿态保持稳定不失控,均可超高时速历经积水路面、暴雨天气、低附着力冰面等极限场景。

在主动安全领域,小鹏 X9 超级增程具备 130km/h 的 AEB 自动紧急制动与 AES 自动紧急避让能力,能有效应对高速施工区、前方抛锚车等突发路况。

针对严寒地区,小鹏 X9 超级增程专为冰雪路况打造了冰雪稳行系统,在通过性、操控性与脱困能力三大维度全面升级。通过 185mm 最大离地间隙、40 毫秒级防侧滑干预和 2 毫秒级扭矩控制,实现在雪地模式下压实雪面 80km/h 加速不打滑、10% 雪坡爬坡不跑偏的稳定表现。

脱困模式下,更可输出 4700N · m 单轮峰值扭矩,轻松应对 10cm 深雪坑陷车。同时,鲲鹏增程架构热管理集成 11 源热泵智能回收系统,实现冬季能耗降低 35%,凭借这一系统对动力系统及各部件余热的高效回收,小鹏 X9 超级增程显著提升了在北方严寒气候下的续航表现与实用性,这直接体现在小鹏 X9 超级增程小定数据中:北方地区订单占比首次超过 50%。

车身安全方面,小鹏 X9 超级增程配备同级最大 8892 立方厘米前端吸能盒,车正向碰撞的时候,吸能盒可以把撞击力进行吸收,越大的吸能能力代表向前碰撞后受到的冲击力更小,降低碰撞程度。

同时,全车标配 9 个安全气囊,新增主副驾远端气囊,规避前排二次碰撞风险,2.97 米超长侧气帘贯穿前后三排。比较有创新性的是,小鹏 X9 增程版的零重力座椅均配置了专属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将乘客的向后托举,防止前滑碰撞。

针对安全研发,小鹏 X9 超级增程安全测试历经 800 天,跨越 330 城的 2000 万公里的全球实测,在暴雨、戈壁、极寒等极端环境中持续验证,并针对雨淋、密封、悬架等系统进行专项强化。

发布会上,何小鹏重点介绍车辆的安全测试。何小鹏表示," 小鹏 X9 增程是一款面向全球的车型,所以要兼顾所有可能会遇见的极限场景,并针对性的对不同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车内空间的静谧感则是小鹏 X9 增程版的第三大突破方向。何小鹏表示,小鹏在增程技术研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均显示,传统增程器启动后会有明显的噪音大等问题。

对此,小鹏 X9 通过配备的「超静谧无感增程器」,在启停场景可降低 60% 震感,日常行驶中更能减少 30% 震动与 10% 噪音,有效解决噪音问题。

此外,小鹏 X9 超级增程还搭载 ENC 和 RNC 双重主动降噪技术,通过麦克风采集噪音并产生反向声波抵消噪音。

除了技术优化外,小鹏在物理降噪上,还不惜成本为全车超 6㎡配备了双层隔音玻璃,甚至天窗、小三角窗都有配备,有效隔绝车外噪音。

空间方面,小鹏 X9 增程版长 5316mm、宽 1988mm、高 1785mm,轴距为 3160mm,相比纯电版本的车长增加了 23mm。

小鹏 X9 增程版座椅布局保持与纯电相同的 "2+2+3" 的七座布局方案。

多种座椅调节方式,也是此次新车的一大亮点,首发三排电动三折叠,可以通过按键一键将第三排座椅进行全部折叠、两座折叠、全部放平多种座椅调整,更灵活的解决不同用车场景中的空间需求。

小鹏 X9 超级增程依然保持超大的车内空间,源自三大核心技术协同。

800V 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在保持强劲动力的同时实现体积缩减 30%,为第三排腾出越级的乘坐空间。

前后一体压铸技术,将 167 个零部件集成为单一结构,提升 19% 车身空间利用率,同时增强整车刚性。

小鹏自研的九合一超集成后桥,达成 95.8% 的空间利用率。

在智驾硬件上,两个版本有明显区别,Max 版搭载一颗小鹏 AI 图灵芯片,有效算力为 750tops,Ultra 版本则搭载三颗小鹏 AI 图灵芯片,有效算力达到 2250tops。

小鹏 X9 超级增程将搭载物理世界大模型第二代 VLA,计划在 2026 年第一季度实现 Ultra 车型全量推送第二代 VLA,MAX 车型则在 2026 年全量适配。

外观方面,小鹏 X9 在暗夜黑、星云白、新月银、星云紫、哑光星阙灰五种颜色的基础上新增了 " 极光青 " 配色。内饰提供气宇灰、月影咖以及新增的云间玫棕共三款颜色。

同时,小鹏 X9 驾驶席同步升级电容方向盘与 21 英寸全景 HUD,可通过卫星按键实现便捷操控。全系标配主动式后轮转向,可实现 5.4 米的转弯半径,让大型 MPV 具备超越小型车的灵活性。

凭借在续航、安全、静谧、空间四大核心维度上的一系列硬核技术加持,小鹏 X9 超级增程展现了其作为 " 下一代增程 " 的强大产品力。打出产品力与极具诚意的定价组合拳,为小鹏顺利攻入增程市场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此前,何小鹏也揭露,关于小鹏的增程路线,可以追溯回六年前,小鹏内部在 2019 年就开始规划做增程,但内部对此的争议也比较大,提案先后经历了四次被否决的波折,何小鹏形容此过程如同 " 拉抽屉 " 般反复,直至第五次推动才成功,感慨良多。

在小鹏 X9 增程版本正式上市后,小鹏也开启了增程产品大年,将在明年开启一车双能模式,何小鹏曾在前几天的小鹏 2025 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将在 2026 年一季度推出三款超级增程产品,全年共推出四款一车双能的产品,明年小鹏全年的新车规划将达到 7 辆,进入增程新产品周期。

今年的四季度已经过了一个月,临近小鹏规划的盈利大关,增程动力方式的加入,或将为小鹏带来更多可开拓的市场,为盈利冲刺。

不止于四季度的盈利目标,何小鹏也曾表示,在大型汽车中的增程需求比例会偏高,而像 A 级轿车等小型车则是纯电的比例会更高。在 A 级市场,目前小鹏 MONA M03 月销量稳定在 1.5 万台左右,而新增增程动能形式或许会为小鹏带来 SUV 市场的新爆款。

在小鹏 X9 超级增程发布会结束后,雷峰网等媒体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小鹏汽车 X9 产品负责人李一凡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经过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内容:

Q:发布会公布的价格非常炸裂,售价定在 30.98 万起,整体背后思考是什么?会不会亏本?

何小鹏:这个(定价)对我们内部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在做增程时没想到的是,今年整个中国市场的混动都在往下,纯电在往上。小鹏推出下一代增程,核心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用户(原来开油车以及经常要去远方的用户)以及一些国家 / 地区充电不方便的用户,带去下一代的增程,这是新的思考,也是最终定价的最主要原因。

Q:小鹏 X9 超级增程在冰雪场景等极端路况的安全表现性能做得很好,如何做到的,以及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

李一凡:小鹏 X9 超级增程立项的时候,面临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把这台车在中国的西部跟北部能够销售好。因为这两块区域的路况及基建对于增程系统的技术要求会更高。其中包含很多底层的技术因素,第一是早期的纯电 X9 的前后轴荷分布做到非常优秀的 50: 50 。第二则是得益于搭载的同轴电驱,能够为冰雪路面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第三个,是小鹏从 2024 年第一版 X9 上一直坚持的后轮转向,可以在 40 毫秒内实现正负五度的旋转角,在行驶、脱困等过程中提供稳定弥补作用,补偿侧面的支撑力。第四是,三电的团队与外部供应商联合开发推出的 2.0B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把扭矩进行分配。

Q:小鹏 X9 超级增城的订单情况及用户画像是怎样的,小鹏一车双能的战略意义是?

李一凡:今天正式上市之前的小定数据非常不错,小鹏 X9 多以五口之家起步,不一定是两个小孩,有可能是两个大人和两个老人带一个小孩,基本是一个大家庭。

Q:为什么这时候大电池增程异军突起,小鹏的工程师怎么定义下一代增程标准?增程产品及技术出海的规划如何?

李一凡:小鹏基于增程用户的调查显示,用户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续航焦虑,所有小鹏下一代增程的第一出发点是续航,我们选择大电池、大油箱方案,就是为了既解决长续航的诉求,又能保留纯电驾驶体验。何小鹏:今年如果说新势力车企出海,我自己认为我们在海外是做的最好的。小鹏明年多款车都会进入到全球,今年大概下月底预计会进入接近 60 多个,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明年四季度会把第二代 VLA 走向全球。二代 VLA 可以有效解决国外的小路,无高精地图等困境,小鹏的全球化道路会在 2026-2028 三年看到快速的变化,小鹏 X9 超级增程也会进入到全球市场。

Q:为什么在当下这个节点选择推出增程车型?

何小鹏:在 2023 年的时候,我去了很多国家,看到一些地区的电力设施还不太好,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纯电加上混动的组合,而我又认为增程这种混动形式是最适合无人驾驶等将来的汽车体系,所以我坚定回来之后我们要做全新一代的增程。

Q:小鹏在海外的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主销的是哪一个国家,未来主销车型是哪款?

何小鹏:海外主要是 G6 和 G9,这两款车在欧洲和中东等国家卖得很好。明年年底,小鹏也会在海外上多款车,小鹏的海外发展需要更多的沉淀,每一个国家都要打两三年的桩子。我在中国发现了一个小规律,在海外也一样,大城市起码要卖 1000 台车,小县城要卖 100 台,之后才能慢慢打开品牌知名度。我们在北欧、德法等多个国家,从最开始 0.1% — 0.4% 的新车占有率,一年后快速达到了 1% — 2% 占有率,在部分国家已经达到了 4% — 7%。

Q:为什么选择做高度拟人化的人形机器人?

何小鹏:人形、非人性等不同形式都是正确的道路。小鹏在机器人研发过程有个意外的发现。在开发和测试的的过程中没有人愿意站在机器人很近的地方。安装好皮肤和肌肉之后,发现大家都敢靠得更近,甚至摔倒了都敢去扶。小鹏想去做一个更有亲和力的产品。接下来量产的机器人会和科技日展示的的机器人 IRON 有细微不同,高度会降低到一米六左右,重量也会降低。

Q:哪些车会一车双能,内部有哪些维度划分?

何小鹏:未来合适的车都会有同外形、同类型,不同能源的形式出现。未来会大部分产品为一车双能,但有些车型可能会有底盘、需求等原因不适合,要具体分析。

Q:小鹏 X9 两个版本都是自家图灵芯片,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完全切换到图灵的时间节点,之后和英伟达是否会结束合作?

何小鹏:英伟达一直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所以将来大家还会看到我们有很多英伟达的芯片。我们后面会逐步在不同的车上有小鹏图灵芯片的切换,具体要以后续车型分析。

Q:未来会考虑再做 A0 级车吗?

何小鹏:我们没有考虑做这么小,但是我们明年会有 MONA 的新车。

Q:对年初提出的四季度盈利目标,现在怎么看待?

何小鹏:我觉得我们盈利的概率是 5 个 9,先不敢说百分之百。

Q:未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有什么具体的市场扩展计划?

何小鹏:今天我还签了我们泰国的新销商,他就在广州。我们今年在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布局,未来不止是汽车,还有更多业务也都会深度布局。

雷峰网雷峰网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