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经纪人 1小时前
这可能是漫剧最后的入局窗口期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错过 2023 年短剧,2025 年的 " 漫剧 " 红利别再错过

"

" 仨人给一个市的物资都屯走了,怪不得末世了 "

" 末日结束了,主角也可以出栏了 "

这是一部末日漫剧评论区里的留言。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发现,随手点开各个视频平台,除了能刷到长剧、短剧,还出现了一种越来越主流的品类——漫剧。没有任何真人演绎,仍然热度颇高,这边厢末日屯物质,那边厢修仙打升级,那些在真人剧里要不难以呈现要不设计粗糙的内容,在漫剧里丝滑演绎。

正如你所看到的,漫剧行业没有统一的形式标准,不过发展至今呈现形式基本分为三类,平面漫画动态呈现的动态漫,以熊猫头等表情包串联成搞笑视频内容的沙雕漫,还有用 AI 工具生成的 AI(动画)漫剧。

漫剧不算是新鲜的品类,却在今年以来热度飙升,市场规模急速扩大。据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漫剧供给量以 83% 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容,累计上线 3000 部,环比增长 603%;而播放量与点赞量更是分别实现 92%、105% 的复合增长,更有预测称,2025 年,漫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元。

同为高速增长的新形式,常常有人拿短剧与漫剧比较,而这两个品类的市场确有不同,相比于以女性观众为主的短剧,当下漫剧的受众往往以男性为主,而短剧题材多为重生穿越、霸总恋爱、大女主逆袭等内容,漫剧则多为大男主逆袭,以末日生存、修仙升级等题材为主,两者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题材、受众倾向。

漫剧的市场潜力同样巨大,数据显示,漫剧的付费用户与短剧的付费用户重合占比仅为 38%,漫剧能够为客户带来 62% 的增量付费用户。也正因此,很多原本在短剧赛道角逐的公司转而投向漫剧赛道,如目前已经在漫剧赛道做到头部的酱油文化,在今年 8 月就已经拿下 " 一日双亿 " 的成绩,即两部漫剧《洪荒:代管截教,忽悠出了一堆圣人》和《魅魔叛主,我反手养成八翼炽天使》播放量同时突破 1 亿。

" 错过了 23 年的短剧,不要错过 25 年的漫剧 ",这是无数短剧和漫剧行业中人的玩笑话,但也意味着当下就是漫剧行业最为关键的风口期,应不应该下场,以什么姿势下场,将会走向怎样的未来,这都是值得在意的事情。

漫剧风口,大厂圈地

漫剧风口正盛,不仅仅体现在市场规模激增,更让业界觉得振奋的是大厂纷纷下场抢滩,让这个品类有望从野蛮生长走向了高速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到最近这段时间,可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11 月 21 日,消息称腾讯正式布局漫剧市场,推出了 " 火星动漫 " 和 " 火星动漫社 " 两款漫剧小程序。如果说这只是腾讯的一次 " 试水 ",那么另一家长视频平台爱奇艺则是直接在 11 月 19 日正式宣布上线漫剧频道。相比起长视频平台的稳步推进,短剧平台 " 扛把子 " 红果则早在 10 月 30 日就上线了红果免费漫剧 APP,又一次对新的品类高举高打。

" 平地一声雷 " 的背后,是 " 蓄势 " 待发。除了以上这些平台在供给 C 端用户方面的举措,其实在更早的时间里,它们就已经面向行业内部启动种种合作共创计划,从创作端、内容端积蓄更多能量。

10 月 30 日,腾讯广告给出了关于漫剧的高额分成补贴,称符合条件的内容方最高可享受 95% 分成补贴,并针对漫剧广告,提供测试金兜底赔付政策。同一天,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发布《成品漫剧合作指引》,宣布非独家分成合作及番茄 IP 改编合作的签约期限达五年,保底精品漫剧和保底框架合作的签约期限则为一年。

时间向前,10 月 22 日,爱奇艺正式公布漫剧合作计划,为漫剧成片合作方提供保底收益、高额分成、框架合作三种合作模式;为剧本合作方提供剧本费、播后定级奖励、框架合作、晋升机制等。其中,针对每月上新内容较多的合作方,独家新片的会员激励分成比例达到 100%,针对单部剧本合作,最高提供每部 5 万 + 的剧本费和播后定级奖励。

由此可见,保底、分成、框架是这些平台合作政策的高频词,而除此之外,还能看到的是大厂的合作政策自带平台特色。比如本就以动漫动画为业务核心的 B 站则是较早一批关注到行业发展潜力的大厂,它推出的 " 觉醒计划 " 自 6 月上线以来不断优化,目前已经升级到最高 100% 承担制作成本。以体育为重点业务的咪咕则是探索 "AI 漫剧 + 运动 " 的可能,推出了 " 首届咪咕 AI 漫剧创作大赛,围绕冰雪运动项目,征集精品 "AI 漫剧 + 运动 " 内容。

如果说视频平台更关注成品漫剧合作和创作熟手的扶持上,那么各大网文平台则是利用自身储备优势,把举措重点放在 IP 开放与共创上,10 月 16 日阅文创作大会,总裁侯晓楠宣布阅文漫剧将开放十万部精品 IP,包括《国民法医》等头部。27 日,知乎盐言故事 · 漫剧创作者激励计划开启,180+ 内容品类、10w+ 内容版权限时开放,创作者可在作品库认领。

11 月 3 日,七猫小说宣布成立 " 七猫漫剧 " 团队,开放 10 万 + 内容,包括 8 万 + 长篇书籍,例如《葬神棺》、《诡闻实录》,还有近 2 万部短篇书籍,例如《他与旧约,风月难追》等。13 日,阿里巴巴旗下原创小说平台书旗中文网启动 " 漫剧启航计划 ",开放万部优质小说 IP。

而那些拥有自研 AI 工具的大厂,则非常在意如何技术赋能。如咪咕有仝舟 AIGC 生产管线等智能生产工具,实现 "AI 网文拆书— AI 剧本改编— AI 成片制作—发行反馈 " 全流程闭环。阅文推出 " 漫剧助手 " 等 AIGC 工具,提升漫剧改编效率。

快手在近期的漫剧大会上也提到他们在 AI 工具上的升级,进一步赋能漫剧内容制作。针对产能问题,推出 " 造梦专家 2.0" 平台,从剧本生成、分镜解析、选定角色场景、生图生视频、成片结果等全链路,以 AI 助力漫剧创作效率提升。而他们最新升级的可灵 AI 2.5Turbo 模型更是在多种动漫风格响应、动态流畅度及人物表现力方面十分卓越。

当然,大厂之间也屡有合作。目前,可灵 AI 已经联动阅文、NBA、金投奖等优质内容 IP,发起 AIGC 创作大赛,涉及《一人之下》《凡人修仙传》等 50 余个 IP。头部制作公司酱油动漫已成为漫剧领域首个获得阅文投资扶持的团队,双方合作推出的现象级漫剧《魅魔叛主,我反手养成八翼炽天使》播放量超 1.5 亿次。可以说,在 IP、制作、孵化等各个层面,大厂都在持续发力,合纵连横,力求尽早尽快圈地,占据更多优势。

加速 " 精品化 "

如果说大厂圈地大战是漫剧的现在,那么更加让人期待的则是它即将百花齐放的未来,而谈到此,就不能不把短剧作为参考项。漫剧和短剧同为新兴事物,又同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同样成为一种热潮。而短剧的发展进程又快于漫剧,所以有理由相信的是,短剧的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漫剧的未来,当然也有很多能够借鉴的经验。

版权问题是创作者,尤其是运用 AI 进行创作所面对的关键问题。11 月 3 日,上海首例 AI 著作权侵权案判决,被告用户截取《斗破苍穹》中角色 " 美杜莎 " 的动漫形象,运用 AI 微调并发布模型在平台社区供他人使用。这一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需赔偿原告 5 万元。而 AI 公司虽然提供了大模型技术但及时下架模型,更新关键词过滤,无需承担连带责任。

这个判决案例相当具有参考意义。当下已经逐渐走向规范化的短剧仍在剧情内容、背景配乐等方面产生版权纠纷,相比起来更加野蛮生长的漫剧,创作团队相关版权意识更加滞后,AI 介入更加广泛,所以除此之外,还在视觉画面等方面会涉及到更多版权风险。那么就更应该正视 " 版权 " 的重要性,尽量规避风险。

同质化也是创作者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一则在于剧情同质化,就像是短剧里被人诟病的 " 十个总裁九个一夜情七个下药八个千金替身 " 的模板化剧情,漫剧里也面临着题材内容上的雷同,一旦某个题材大火所有创作者就蜂拥而上,就比如现在的末日题材扎堆,永远在囤货,永远在打脸不相信末日的邻居亲友,但其中有又不少常识性错误让人忍俊不禁。

二则在于视觉同质化,如果说短剧依靠真人出演,不同的演员和妆造能够给到不同的视觉体验,那么漫剧则在画面上面对着更加雷同化的困境,漫剧为了降低成本往往用 AI 文生图,比起真人画师的巧思设计,在画风上更容易雷同和拾人牙慧,这就需要 AI 工具在技术处理上不断提升,来给到行业更多升级的空间。

谈到未来,能够达成共识的是,漫剧也应该像短剧一样,往精品化的道路上前进。11 月 20 日,抖音版权中心发布一则关于漫剧分成系数调整的公告,对于漫剧分成计算公式里的 " 漫剧品类系数 " 进行调整,仿真人漫剧对应的系数为 60,2D/3D 漫剧系数为 50,表情包 / 沙雕漫剧系数为 10,静态漫剧系数为 1。

短剧用两年的时间走完野蛮生长到精品化的周期,给漫剧以借鉴作用,这个调整正是从早期干预低质内容产生,保证漫剧有良好发展态势。自此沙雕漫和静态漫这些相对门槛较低、制作粗糙的品类,生存空间将被严重压缩,迫使制作团队在创作和技术上不断升级,转而投向制作更为精良的仿真人漫剧的领域,这个行业也会更加 " 卷 ",进入到更高阶的竞争模式。

当然,升级的不仅仅是品类,正如上文所言,各家大厂都在对创作者在前端创作、技术、IP 上进行扶持,说明整个行业都在寻求 " 精品化 ",当画风、内容等迎来进一步的升级,给到观众的成品也就更加令人期待。

结语

大厂圈地,行业造势,漫剧行业就在 25 年迎来飞速成长的一年,不难预料的是,这样的风火热潮在短时间之内也并不会散去。但撇去泡沫,行业中人尤其是创作者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热浪之中沉淀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借势而为是机遇,内容和画面的升级是挑战,把内容做扎实,把画面做精良,真正能够拿出更为精品化的成品,不管站在风口还是等待风口过去,才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 THE END —

撰稿 | 麻薯

责编 | 拂风

主编 | 栗子

合作 | 牌妹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