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于 2026 年 1 月开启访华之旅,这是英国首相时隔七年再度访华,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广泛关注。
更有媒体透露,斯塔默此行不仅肩负缓和中英关系的任务,还准备了一份特殊 " 大礼 " ——批准中国在伦敦建设新使馆的计划。
这一消息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 自 2018 年特蕾莎 · 梅访华后,英国首相再未踏足中国。此后,英国政坛经历了约翰逊、特拉斯和苏纳克三任首相的更迭,他们均未访华。
与此同时,英国对华政策在美国反华战略的影响下逐渐趋于强硬,从炒作 " 中国间谍威胁 " 到阻碍中国新使馆建设,双方关系一度紧张。
如今,斯塔默上任一年多,虽延续了部分不友善举措,但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展现了较为理性的态度。这次访华,既是中英关系的试探,也是斯塔默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权衡。
斯塔默为何选择此时访华?这一决定背后有两大关键原因。
首先,中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英国虽然近年来在美国的影响下采取了一些反华行动,但在核心利益上,斯塔默展现了务实态度。
例如,美国曾呼吁盟友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和加拿大迅速跟进,唯独英国选择保持中立。
这不仅体现了英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反映出斯塔默对过度反华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

其次,国际局势的变化迫使英国调整与中国的关系。特朗普计划于 2025 年访华,这一消息已在国际社会引发热议。
特朗普的访华或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向,而英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长期以来在反华政策上追随美国。
如果特朗普与中国缓和关系,而英国仍继续对华强硬,将使其处境极为尴尬。斯塔默选择在特朗普之前访华,显然是希望抢占先机,与中国稳固关系,避免被美国抛弃后陷入孤立。
值得关注的是,斯塔默访华前的 " 大礼 " ——中国新使馆的建设计划。该使馆选址于伦敦塔附近的原皇家铸币厂旧址,一旦建成,将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外交机构。
然而,这一计划此前因美国的影响遭遇重重阻力,英国政府甚至以安全问题为由拖延审批进程。
如今,斯塔默似乎决定放行该计划,这不仅是对华释放善意,也可能是英国希望借此缓和双边关系的信号。
尽管斯塔默访华释放了积极信号,但这是否意味着英国对华政策的根本转变,仍需进一步观察。
英国国内反华势力依然强大,而斯塔默的对华态度更多是基于现实利益的权衡,而非对中国的全面改观。无论如何,中英关系的缓和总比过去的对立更具建设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和投资潜力对英国而言不可忽视。
批准新使馆计划不仅是中英关系的象征性突破,也可能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合作铺平道路。
从金融到科技,从教育到文化,中英合作的潜力仍然巨大。
斯塔默访华能否为两国关系注入新动力,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