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电影 1小时前
《唐朝诡事录3》大结局,这28个隐藏细节,你看懂了吗?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迎来大结局。

作为 " 唐诡系列 " 的第三部,剧集依旧是《酉阳杂俎》志怪元素加探案的画风。开播至今热度持续走高,评分也稳居 8.1 分。

我们来回顾下剧中细节:

1、开篇卢凌风护送进京的金桃产自康国,其都城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金桃 " 大如鹅卵,其色如金 ",首次作为贡品出现在长安是贞观 9 年。

2、乌焰鸟的形象借鉴了真腊国大鸟。

善于驯鸟的阿摩挪王子列那,则可能参考了石国王子。历史上石国被唐军覆灭,仅有王子逃出,流转在西域各国。

3、公主想让卢凌风跟着自己姓李,还许诺将来会传位给他。而历史上卢凌风的原型人物薛崇简,却是因为跟母亲政见不合,才在太平公主事败后保住了性命,并被李隆基赐姓李。

4、苏无名调侃薛环 " 眉宇之间有点丹青之意了 ",借的是第二部《降魔变》里秦孝白的梗儿。

5、《成佛寺的哭声》中的夜行游女原型是姑获鸟,最早出自晋代的《玄中记》。传说中它白天是女子模样,夜晚变成飞鸟。

6、舞阳母亲提到的百凤楼,是以骄奢知名的安乐公主出资修建。" 唐隆之变 " 中,李隆基率兵斩杀安乐公主,追贬其为 " 悖逆庶人 "。

7、沈玉的原型是武则天曾经的男侍沈南璆,璆即 " 美玉 "。沈南璆本为御医,历史上对其生平和结局没有具体记载,就此给了编剧发挥的空间。

8、成佛寺住持广笑不止在 " 唐诡 2" 中被票选为凶手,本季中也名列网友 " 缉凶榜 "。剧中费鸡师说看他是好人,显然是剧方跟观众在玩梗儿互动。

9、《白泽的踪迹》中,庙中老妇做的布偶穿的多是官服。剧中每有人失踪被杀,她手中的布偶就会更换,显然是以死者为原型。

10、剧中提到的 " 俗讲 ",是唐代流行的宗教说唱表演方式,早期多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不过火晶父亲没有 " 唱 ",更像是民间的 " 讲古 "。

11、" 俗讲 " 时提到的耐重鬼,即 " 四大天王 " 中北天王脚下踩着的小鬼。此鬼每 3000 年可获得一次轮换机会,变换成美貌女子去寻找替身。

12、火晶父亲饲养的坐骑敖天,凶猛嗜杀,喜食干尸。根据其形如白虎、头上生角来看,应该是综合了传说中的穷奇和獓骃两大凶兽。

13、剧中不仅让公主讲述了自己跟上官婉儿的友情,还让苏无名借救卢凌风为契机,给李奈儿等人诵读太平公主写给上官婉儿的墓志铭。

14、《诺皋记》中的诺皋,在晋代的《抱朴子》中指代太阴神。《酉阳杂俎》中也特设 " 诺皋 "、" 支诺皋 " 篇来讲述鬼神异事。

15、孟不疑梦见红药乘缸飞行的情节,出自《广异记》中的 " 唐户部令史妻 ",后来被《酉阳杂俎》收录。原故事中,令史妻子的婢女先是骑扫帚,扫帚被烧后又坐大瓮飞行。

16、《旗亭画壁》借冷籍、高达等三人在阮家酒楼的唱诗会,还原了出自《集异记》的 " 旗亭画壁 " 典故。不过,剧中人物只是借了事迹原型虚构创作,跟历史上的王之涣等人并无关系。

17、酥山是最早冰激凌的原型,在唐代贵族中十分流行。以类似奶油的 " 酥 " 为原料,经调味、染色后淋到碎冰上塑形,形似山峦,常以花卉等点缀,体积大小随宴席档次变动。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就有两位宫女手捧酥山。

18、曾是花魁的娇奴在 " 唐诡 1" 的《甘棠驿》中就曾 " 出现 " 过。本次剧中用她的出场,与苏无名谈论墨影幽焰的戏份前后呼应,埋下了她的刺客身份和玄火班两个伏笔。

19、《去天尺五》源自于唐代谚语 "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既用谚语中所指的韦、杜两大世家对应剧中的韦、杜两家,又借本单元演绎了 " 五姓七望 "。

20、韦葭脸上的红色痕迹叫斜红,据说源自于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宠妃薛夜来,盛行于武则天时期。斜红多画在太阳穴与眼角间、面颊两侧,有弯月、卷曲花纹等多种样式,是贵族妇女的流行妆容。

21、风狸兽又称风母、飞猫,最早出自《海内十洲记》。其可以乘风飞行,辨识 " 风狸杖 " 神草,尿液可以除风疾。以铁锤击其头部才能把它杀死的说法,又对应了本单元中的杀人手法。

22、童年颜真卿的出场,对于追剧观众来说是大惊喜。苏无名说他未来必是人中龙凤,而后来的颜真卿也确实以书法和满门忠烈千古流芳。

23、《借龄者》中的搐气袋,出自《酉阳杂俎》的 " 支诺皋篇 "。其 " 状若牛胞,色如藕丝 ",在日光下没有影子,是鬼差用来储存灵魂和阳气的法器。不过剧中的搐气袋,只是 " 借寿 " 术中用来装钱的红色囊袋。

24、根据殷腰用 49 枚铜钱来镇压魂魄的目的来看,他以 " 敛容礼 " 为名在死者身前跳的舞蹈,就更像是目的相同的傩舞。

25、剧中提到的马钱子即牵机,在唐之前确实不多见。后来成为名气最大的毒药之一,是因为南唐后主煜的死。

26、马球在古代称为 " 击鞠 ",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在唐代,还曾被作为军事训练科目。

27、" 毁面割耳 " 原本是由斯基泰传入匈奴的丧葬礼仪,也叫 " 割耳剺面 ",后来在突厥、回鹘贵族间也很盛行。

28、文皇帝 " 单骑破万敌 " 指的是 " 渭水之盟 " 中,李世民仅带房玄龄等几名文臣与突厥可汗会面,挫退 20 万大军。

以上细节,不知道大家都留意到了吗?

据主创表示,第四部更名 " 唐诡奇谭 " 定于 12 月开播,目前预约人数已超 18 万。

希望能保持前三季的水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