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蟹老板本人
今天是蔚来的十一周年,蔚来也「提前」发布了今年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数据很好,我们的稿件还正在处理中。
而就在等稿子期间,看到了沈斐的那篇文章,谈「杨过」与「郭靖」的。所以想了想,干脆就在这个时间点,把这篇深访的文章先发了。
在蔚来十一周年的正日子。
先说说缘由。
月初的时候采访了萤火虫的金舸。在问及萤火虫发展状况时,他给了一个评价:从天崩开局到逆天改命。
差不多在同期,虎嗅也发了个文章,标题打得很绝:绝杀,蔚来如何给出「起死回生」的一击。
无论是起死回生,还是逆天改命,我总想,它绝不是捡来的。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蔚来 11 周年前,梳理出 11 位可以深聊的采访对象,完成这个稿件的执念。
这 11 位对象,有我信任的资深媒体人,有我熟悉的离职与在职的蔚来员工,也有认识多年的蔚来车主,以及一位特殊的、我的前同事——前两年坚决不买电车,但今年下定了全新 ES8 的老朋友。
每一个人,采访笔记平均都在万字左右。而在回看了所有的笔记后,我有两个深刻印象。
首先,选择蔚来或者认为蔚来有未来的,最核心的理由是价值观。因为李斌个人,因为蔚来过去所坚持的,那个「很正」,以及由此建立的信任。
其次,对于蔚来的发展,当下最差的判定是中性——在极乐观、乐观、偏乐观、中性、偏悲观、悲观与极度悲观的选项中,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偏乐观。
十万来字的采访笔记,肯定不能全部放出来。所以,虽然采访了十一个人,但叙述时,会按照最核心的六个问题去展开。但依然会比较长,因为要保留一些当时的细节。慎入。
以下,Enjoy!
危险时刻?

先从这一年开始,从还在蔚来,以及离开蔚来的人聊起。
这一年的蔚来,正如开头所言,走出一条极陡峭向下,又迅速爬升的曲线,好似深 V。
「二三月份的时候,听他们的反馈,感觉真的是至暗的时刻。」
现在在另一家友商门店当店长的陈佳(化名,某友商门店店长)这样告诉我。陈佳一直在干销售,从管培生进入蔚来,再转到凯迪拉克又回到家乡担任另一个品牌门店的店长。
他告诉电动星球,他其实是 19 年蔚来最难的时候进入蔚来销售体系的。
当时,很多蔚来人都说这是蔚来最黑暗的一年。
但今年上半年,听还在蔚来的销售朋友说,一个月,很多人只能开出 1 单 2 单。市面的销量反应也好不好,也有很多在蔚来待了很长时间的朋友离开,感觉真的还是蛮难的。
而这一点,蔚来碳粉社群的群主夏小博也深有体会。用他的话来说,他感觉是真的差点完了。因为居住地与工作的原因,夏小博认识不少供应链的朋友,说当时一些供应链的人已经…..因为当时蔚来销量不好,承诺供应链的一些产能都没有达到。
只是,对于「迟早药丸」这个事,夏小博说他却从来不担心。因为,在他的感知中,只要有斌哥在,蔚来不会完。因为李斌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找到钱,在最危险的时候让蔚来起死回生。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止一次了,至少已经三次了,对吧?」
这一点,蔚来合肥原力车友会前任会长汪义也提到了。更为准确地说,则是汪义认为蔚来不会完的理由,是有安徽或者说合肥。
只不过,年初时危险的情绪,确然也影响到了消费者。
吕处是蟹老板在报社认识了二十年的老朋友。在全新 ES8 发布后,他下定了一台。而在问及有没有想过今年三月份买蔚来时,他的回答是,价格有点高,加上很多人说蔚来会倒闭,所以还是有点担心的。
电动兄弟创始人羽毛哥则直言不讳的说,当时外界对蔚来的看法,质朴地说,就是要完蛋了。
从整个社交情绪来看,甚至比 2019 年更加麻烦,「现在回过头来看,19 年只是没钱了,3 月份是整个故事,它是不是对的?做乐道对不对,做萤火虫对不对,最后演变成为斌哥所有的决策是不是对的。」
羽毛哥说,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些产品端的问题,进而去质疑整个换电路线对不对?组织力对不对?最后还进一步衍生成斌哥的性格对不对?
「慈不掌兵,对吧?身边全是坏人,要搞反贪,要对蔚来进行全盘的否定。」
而正如羽毛哥所言,关键还是产品。
只是,在采访时,当问及做过蔚来产品的人时,答案却截然不同。甚至无论是还在蔚来的,还是已经离开蔚来的,都并不觉得蔚来当时有问题。
尖儿之前在蔚来负责产品体验,曾经还是蔚来核心社群钻粉群的核心,目前在另一家车企做产品工作。
「我那时不觉得,可能会觉得要等年底看看情况。」尖儿说,因为他知道蔚来手中还有牌没打完,而到了乐道 L90 发布的时候,他就知道稳了。
至于另一位产品人,仍然还在蔚来的复杂,则直接说,因为去年下半年,他们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测试全新的 ES8,所以哪怕是三四月份时,信心还特别足。
站在产品的角度,复杂说,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爆款产品,而且一定会有生命周期。蔚来的二代车型确然受到整个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导致一些产品需求跟国内有脱钩。
「欧洲人就是不喜欢大车,对尺寸非常克制,对吧?」
因此,在 NT2 时代,「那两三年的确…..但我们总归还是磕磕碰碰就这么过来了。」复杂说。
问题,其实蔚来产品的人已经发现了,而且「整体纠正的速度还是非常迅速的。」
所以,在二三月的时候,他觉得NT3 整体的产品定义都特别符合国人的需求,做出「自己找一个自己非常想买的产品就够了。」
不过,他也承认,乐道 L90 与蔚来全新 ES8 开始热卖后,「因为整体订单回暖了,其实大家的生气肯定还是相对上来了。然后热议 CBU 制度——不该花的钱不花,但有些很长远的投入什么的,过了非常捉襟见肘的阶段后,一些预研的透肤,什么的都会加大一点。」
蔚来人

这样最危险的时刻,其实对人的影响非常大。譬如,「蔚来人」作为一个标签的价值。
「我只能说,蔚来的标签在这里并不加分。」王鹏(化名,管理层)目前在另一家车企担任重要的岗位。
当电动星球问起,怎么看待蔚来的当下,以及作为蔚来人的标签时,他给出了这么一个回答。
原因是什么?
王鹏(化名,管理层)说,因为一些车企的高层、高管并不认为蔚来是对的,认为没有借鉴价值。至于对蔚来发展的判断,他的答复是——很多人认为蔚来四季度能把命保住,但没有对蔚来保持领先有期待,只是「对保命有期待。」
电动星球也把问题抛给了尖儿。
尖儿说他其实跟很多猎头沟通过,很多车企早期还是比较认可蔚来这套东西的,那么作为蔚来的人出去是加分的。但是从两三年前开始,就已经慢慢变得不加分了。
一个是大家可能都找到了自己的路了,然后也看清了蔚来的很多东西,可能会不太看得上蔚来或者觉得蔚来的路跟他们自己并不匹配,所以「光环其实在慢慢褪去。」
电动星球追问,那是不是已经没有光环了,甚至是减分项了呢?
尖儿却又否认,说其实也不是,因为它一定是跟着品牌走的。品牌势能不行,它的人在外面、在招聘时候其实也在越来越难。而当七八月蔚来起来后,其实大家又可能看重了。
尖儿说,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一个车的周期两三年,最后它的市场表现,好和不好,其实跟做产品的人关系不一定有多大。因为它有可能是未来的一个结果。但在当下,都是根据当下品牌的市场表现,去判定一个产品人的能力的。
「之前其实整体市场上,问界和理想的人是非常吃香的,包括前一阵小米。」尖儿说,他们就是市场表现好,而且这样的「好」,高过了个人本身的能力。所以当现在蔚来起来后,负责研发的、负责后续决策的人,都会很快水涨船高起来。
标签的价值是一部分,作为「蔚来人」学到的东西,则又是另一方面。
陈佳(化名,某友商门店店长)说,他对蔚来的感情很深,也非常认可蔚来的理念与价值观。而在蔚来工作时,「当时的人员素质还是蛮高的,给了我很多正面的支持,然后按着那个价值观去走,我觉得这些的精神意义上的这些指引会更多。」
这样的感知,不止是他,很多已经离职的蔚来销售,也同样「挺感激在蔚来的那段时光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可能是一些车行的,「去到蔚来就好像是土匪被正规军收编的感觉,有很多规范,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
而因为有这样的一段经历,所以出去招聘时,销售口普遍会认为蔚来是电车界的黄埔军校。
「在他们眼里,蔚来出来的人,服务态度、专业性知识这方面不会差。再加上蔚来是最早探索直营模式的,属于比较正统的新零售,没有那么多歪门邪道。」陈佳说,当然,也会有人觉得蔚来出来的人逼单不够狠,有点温柔了。
从一线销售回到产品,复杂则说,他其实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蔚来,哪怕小米如日中天的时候。
「是不想走,还是没有人找你?」电动星球追问。复杂笑着回答,那倒不至于,还是有人挖他的。
而不走的原因,在于复杂认为,蔚来是一个对产品经理极其友好的公司,因为蔚来整体就是一个研发取向的公司。
「我们很多很大胆的想法,在别的公司就不可能立项成功的。因为要砸很多的钱。可能体验上,说穿了已经做到 90 分了,但是我们想了一个非常牛的技术,可能能将八九十分提升到 95 分,但也仅此而已。」
复杂说,有人觉得,这种取向的公司很容易浪费很多钱,如果最终没有成功?这也是大家骂蔚来乱花钱的原因。但确实蔚来是很敢于投一些尖端技术,勇于落地的。
「很多东西都是我自己去学的,这也是我觉得蔚来有问题的地方。」
23 年从蔚来离职的尖儿则说,他在蔚来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对于产品团队当时的管理方式、培养方式却并不满意。譬如,在产品上,有执念无方法。
弯路

十一周年的这篇文章,总体而言,还是希望先看问题。尤其是当蔚来势能整体向上的时候。
所以,在聊过去这一年、过去这十一年,蔚来得到了什么之前,先聊聊蔚来哪里做得不对。
其实,在广州车展上,就这个问题,李斌也给过自己的回答。
「方向上我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方向有问题,但我们的执行 action 部分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蔚来一直在梳理公司体系能力还有全员经营组织的变革。
但仅此而已?
「好多时候都是自己作掉的,自己不作为,对吧?」夏小博依然对之前蔚来在舆论层面的势能意见很大,认为当时没有积极去应对,就是装死。
这一点,蔚来门店店长赵安(化名,销售管理)聊起来也火大,而除了舆论,他还把矛头指向了法务部。
他告诉电动星球,当时蔚来被「谣言」围攻、负面新闻太多时,很多对蔚来产品、模式很认可的潜在消费者,因为怕出问题——因为已经有太多品牌出问题了——其实是很担心的,进而整体影响了销售。
「现在他们开始做事情了,但我认为以前是不做事的。」陈安说,在遭遇这些「谣言」时,公司的要求是不能诋毁友商,只能站在用户能接受、公司许可的角度去解释疑问、介绍产品。但是,他们在一线是很憋屈很生气的。
而在今年的变革之前,赵安认为除此之外,蔚来还有三个大的问题。
首先,是早期对于销售是没有目标,觉得把用户服务好就会水到渠成。
「可能没想到竞争后面会发展到现在如此的激烈。」
赵安(化名,销售管理)觉得,如果在 21 年的时候,蔚来的销售能有一个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执行力很强的团队来跟进,当时就可以多卖一些车,多占一点市场份额,后面也会好一点。
「完成公司定的大概目标后,(销售)他就没有那么积极了,有点类似于躺平的一样。」
第二个错误,就是在产品发布上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从发布到交付要等 9 个月 、14 个月。
「当时我就说,怎么可能一个人付了钱会愿意等这么久,当然可能也有供应链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在 ET7 和 ET5 两台车上,「我们损失了太多的订单了!」
第三,则是很多门店开在不合理的位置。赵安(化名,销售管理)说,他听过一个故事,当时上海有个花了几千万装修的牛屋,结果不满意砸了重来。
「我当时一直想问斌哥,这样的牛屋为什么会让它开呢?」
赵安(化名,销售管理)自己,也曾经在一家不合适的牛屋度过了「很艰难的半年,呵呵呵。」
而王鹏(化名,管理层),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只给出了四个:强力反腐!
「这个应对是不是可以变得更敏捷一些?」车 Riff 创始人、资深汽车媒体人刘宝华在问及蔚来过去十年的发展,存在什么问题时则这样说。
刘宝华说,蔚来诞生于中国最繁荣的时期,是为繁荣而生的。所以不管定位还是服务、各种做法都是偏高端的。但这几年恰巧遇到——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经济下滑、消费降级的情况,汽车产业进入一个拼价格拼成本的内卷过程。这对蔚来的定位就很不友好,进而才让蔚来陷入不太理想的境地。
而在这种市场环境发生比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刘宝华表示,虽然现在能理解蔚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愿意为了成本价格去改变,更愿意坚守一些东西,但有些地方可以更敏捷些,有些地方可能没必要做得那么细。
譬如,萤火虫,可能计划就一款车,也是中国人接受不是特别高的一个小车,注定不会特别走量。这种车,是不是就不要走换电了,可以直接充电就行。这样,就不会把换电搞得复杂。
又譬如,车型的产品线是不是过多了,一些车型的效率不高、一些车型的区分度不够大。「这个车型效率是不是可能是一个问题。」
而在羽毛哥看来,蔚来过去走过的最大的弯路,其实就是 NT2 产品定义的问题。而因为产品端的问题,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所以,哪个时候,不管蔚来干什么,在外人眼中,都「进入到呼吸都是错的节奏当中去。」
另一个,则是他想起此前李斌接受遇见大咖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时,李斌说,他有的时候有一种把自己从悬崖边拉回来的能力。
而短短半年前,「难道不是悬崖边吗?」羽毛哥说,这也是一个外人看起来无解的悬崖,半个脚已经在悬崖歪了,再一哆嗦轻轻一推可能就下去的感觉。「斌哥又拴着保险绳,把自己的脚尖够到悬崖外面去溜达了一圈,又凝视了一会儿深渊。」
「那么,毫无问题,两次能把公司从悬崖边拽回来,我觉得不要去怀疑斌哥作为 CEO 的能力。」羽毛说,李斌的经营方式,是典型的做极限创新、爆破式的创新,而且是比较硬汉的那种——先干最难的,理论上后面越来越简单。
但是,看起来太凶险了,「能不能别老去悬崖边。」
形神不散

聊完了弯路,来聊聊所得。
因为今年是蔚来整体经营效率变化极大的一年,所以先聊今年的,再聊十年的。
在蔚来最困难的时候,羽毛哥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是什么支撑它走到现在的?他跑去跟蔚来人去聊,结果发现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整个蔚来的团队,特别是产品团队,依然在坚定地落实了自己的信仰」,一刻都没停,快速把新产品量产,像重装弹药一样,把它火速运往战场。
「哪怕前线已经吃紧,所有的都开始吃紧,也在拼尽全力,把重装弹药送到前线去,要送到前线。」
现在回头来看,他觉得这些都是对的。
有人曾经抨击过蔚来的组织力有问题?羽毛哥说,现在回头看,蔚来的组织力非但没有问题,还相当强悍。
「它可以在面对满城炮火、满群质疑的时候,形也不散,神也不散,继续向前冲,这个是不得了的事情。」
另一个关键的观察,则是他认为蔚来「今年每件事情都要问问投资回报率怎么样,今年我觉得这家公司真正的像一个商业组织了。」
而这样变化以及两个爆品的出现,体现在情绪上,就是「有的时候觉得完全是斌神回归了,觉得干什么都是对的了……萤火虫是对的,乐道对极了!但是手机好像还是有一些共识的,大家还是觉得……」
(关于手机,这里插一个。广州车展时,我了解到一个情况,李斌在两年前就开始反思蔚来手机怎么做?尤其是,作为备用机,要不要一上来就是定位七八千的高端机都打法。所以,明年会有许多变化。)
而正如此前所聊到的,产品本身,永远是一家汽车品牌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产品的定义研发上,蔚来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变化。
复杂告诉电动星球,在蔚来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产品部门表现出的,就是在产品定义上越来越规范——通过各种数据支撑来完成产品的定义,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执念了。
「以前我刚进去的时候,说实话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数据支撑的,就拍脑袋做。」
而听劝,则是在访谈时候,许多人对今年蔚来变化的的另一个总结。无论是作为媒体人的刘宝华,还是作为车主的汪义。
汪义说,「斌哥听劝了,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 ES8 和 L90 卖得更好的原因。」全新 ES8 发布后,通过他朋友圈二维码,「订单至少下了 10 个。」
而在吐槽了之前的传播、节奏、交付等等之后,夏一博也认为,今年除了销量的上升以外,蔚来整体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譬如,之前只是在上市时把经费全砸进去,然后就没声音了。现在会一波一波地把热度维持住,包括请明星,通过营销维持产品的热度,保持产品的订单。
「现在有点谋定而后动的感觉,跟以前很不一样的地方。」
信任与想象力
聊完了短期的「所得」,再来看更长周期,也就是十一年下来,蔚来的「收获」——而这,也是在这次采访中,受访人提供的、特别有价值的地方。
「想象力!」来自刘宝华。
刘宝华说,他觉得蔚来的想象力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很少有像蔚来这样——从创办之日起来,就有这么大的想象力。
它的整个生态,包括服务;无论是换电,还是 NIO LIFE,一整套的模式玩法,不管是奔驰宝马还是更高级别的车,车主以前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全体系的服务。
在他看来,蔚来在构建自己整个生态时,从最初所展现出的想象力,就是极其难得的。
「很少有人敢这么想,去把一个车的服务做到这么完美。」刘宝华说,但蔚来不仅想了,而且还实现了,甚至已经坚持了 10 年。
只是,这样的想象力,被市场接受了、嘉奖了吗?电动星球追问。
刘宝华断然回答说,被接受了,也被奖励了。哪怕「同时也有挑战,之前讲到的经济下行的周期里,他们比较吃亏。」
而这个奖励,用刘宝华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蔚来,他认为其他中国车企都很难说站稳了高端品牌的定位。而跟传统的豪华品牌去比,譬如 BBA,「在新能源车上,(蔚来)毫无疑问已经胜过他们了。」
「现在我觉得它(蔚来)要跟 BBA 去比,更多的是要去比 BBA 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品牌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至于,为什么它能站稳「高端」,刘宝华的意见是,因为这个企业已经 11 年了,车也发了七年了。而高端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问界、尊界等等,都还需要时间去证明。
从时间的维度,是一个判断;但「因」是什么?
车主夏小博接下来说的,或许会是答案。
夏小博说,很多人认为全新 ES8 大卖,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降价了。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第一代 ES8 的基准版实际上就是 44.8 万。全新 ES8 只是在第一代 ES8 的基础上多了很多配置,这本质是时代进步带来的。
「卖得好,不是因为蔚来降价了,而是蔚来已经到了拐点,销量自然就上来了。」
而这个拐点,在他的讲述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信任」
他回忆到,最早接触蔚来的时候,其实还是看重它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当年没有什么太多别的选择。所以,当时对于它提出的「蔚来是同一家价值观驱动的企业」,夏小博并不理解,认为只是空谈和口号。
但这么多年下来,在经历了这么新造车的「故事」与「事故」后,他发现自己慢慢理解了蔚来的这句话。因为,买车,最重要的是去看一个车企的价值观。
并且,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认知。他与其他品牌的车主交流,大家现在都这样认为。
「一个车企,包括一个车企创始人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夏一博说某些品牌,门把手里竟然是两个微动。这个,消费者怎么能发现?大家在挑选产品时,只会去看有多少个屏幕?车能开多快?续航有多少?空间有多大?
「实际上是不会注意到两个微动这样的东西。」夏小博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不正,想在某些地方偷工减料,消费者只能等到事发了、而且有媒体报道了,才可能会知道。
而这样的偷工减料,他认为蔚来绝对不会去做。
在他的观察里,在任何跟安全相关的问题上,蔚来都是绝不会妥协的。
「安全上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完全交给蔚来。」而这,是现在他买车时最为看重的。接下来,才是去看空间大不大、有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等等。

新十年
夏一博说他已经买了四台蔚来。而且只要蔚来不作死,还在发展,接下来他就一定会买蔚来的车。
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像夏一博一样。
吕处是蟹老板在报社的老同事,也是还没有提车的蔚来全新 ES8 准车主。只是,在问及为何购买蔚来、以及蔚来的品牌势能强不强时,他的答案很不一样。
吕处说,他并没有特别迫切的换车愿望,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品牌倾向。这一次下定全新 ES8 时,也对比了很多车,譬如腾势的 N9 ;问界的 M8、M9;理想的 i8、i6;小鹏的 X9等等。
而最终选择蔚来,原因一是全新 ES8 的做工和设计,太太和他都觉得是更优选,而且价格现在也下来了。之前五十多万的 ES8,现在 BaaS 后去到了三十万以内;其二,则是乐道 L90 。这台车,他们也看过,觉得各方面也不错。后来,看到 L90 热度上去了,觉得蔚来发展的「这种状态应该还可以。」而此前,网上一直说它没盈利,感觉压力还是比较大。
但是,在聊起品牌的高度时,吕处却认为,蔚来这个品牌从规模上还没达到 BBA 的高度,现在是那种「革命还没成功,同志仍需要努力」的阶段。
而相较于问界,他则觉得问界的高端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特别是它的智能驾驶。「问界高于蔚来,目前从市场体量上来说是肯定的。」但之所以个人还是选择蔚来全新 ES8,完全也是从个人的喜好,觉得是目前看了这么多台车后,全新 ES8 是最好的一款。
吕处的感受,刘宝华也有类似的表达。刘宝华说,从整体发展来看,当下华为小米是第一梯队的,而蔚小理三家目前都是第二梯队。
他对电动星球说,蔚小理都是从 0 开始的,难度非常大。能在第一阶段成为新汽车、新势力的代表,「这个是很不容易的」。而不管是小米、华为还是零跑,其实跟蔚小理都不太一样,不是从 0 开始的创业公司,背后都有比较强大的母公司。尤其是小米华为这种,从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甚至移动互联生态上是更有优势的。
在蔚来已经工作了十年的马天(化名、中层管理),某种程度上是认可刘宝华说法的。在马天看来,小米华为并不是一个原生的汽车品牌,在进入汽车圈之前,已经有品牌建设,并且被广泛认知了。这样的品牌红利和认知,跟蔚来的起点就不一样,有点降维打击的感觉。
但是,马天依然觉得,蔚来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不仅因为在它之前,中国做高端品牌确实「很难有成功的」,还因为蔚来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譬如,一直强调的,为用户打造愉悦的生活方式,「分享快乐共同成长,致力于通过智能电动汽车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与创新性的补能方案,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并与用户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此前,他自己对这句话也不是很理解,但现在十年坚持下来,虽然也有经营压力,但在看到蔚来并没有丢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直面用户、对服务的支持、对研发的投入、对包括换电在内的、用车全生命周期生态的构建——都没有丢,他慢慢理解了,也乐于陪它一起走下去,看看到底能不能成功。
加上,李斌是不一样的。
马天说,在最难的时候,他也想过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信任斌哥」,马天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对斌哥的这种信任感还是很强的,觉得斌哥总能够走过来。而李斌讲的用户指引、投入这么多的研发、做好服务,做出的东西也的确跟别人不一样,「总是希望他能够真正赢一次。」
电动星球追问,是对李斌描述的远景的信任,还是只是对李斌个人的信任?
马天回答,我觉得两种都有。作为员工,李斌还是一个很诚恳的人,对大家都不错。哪怕 19 年危机、今年这些危机,李斌还是尽了自己的努力。
「一个老板愿意把自己的所有一切,为了这个公司都割舍掉,这样的人还是值得信赖的。」
只是,希望赢与能赢之间,依然还有许多路要走!
羽毛哥说,现在新造车的战况依然非常的激烈,到了现在,他觉得看到了蔚来胜出的决胜点了。
是什么?品牌和技术!
羽毛哥说,蔚来目前的标签特别简单,一个真正有温度有格调的高端品牌。有温度代表蔚来的道德底线,有格调的其实代表它的设计绝对有优势的。
在羽毛哥看来,有温度的力量是巨大的,远超旁人的想象,比那种看起来凶悍的力量强大很多。「我还是了解一些这一轮势能重启当中,它很多背后的一些关键节点,我觉得跟大家交流下来,我是觉得这个品牌能真的能成大事。」
有没有知行合一,有没有守住底线?电动星球追问。
「对,是不是一如既往,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些东西你能不能投下去。这个投入,还是比较吓人的。」
因而,他倾向相信蔚来能成为一个超巨级别的公司,年度营收要过好几千亿,有非常不错的年度净收入的现金,尤其在品牌上具有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展望,不是任何的投资建议。」
但蔚来这样的公司,是中国特别需要的!「是的,当年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这么支持蔚来。」
它的新十年,会怎样?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