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大炮兵主义 Author 潞洲节度
菲律宾虽然穷,但是还是在 2012 年制定了为期 15 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也就是所谓的三阶段 " 地平线 "。为了使得该计划能够顺利推进,马尼拉还特此拨款约 2545 亿比索(约合 350 亿美元)。

虽然,菲律宾的经济水平根本无法支撑其如此大规模的使用资金,用于武装部队的监视。但是,通过各方提供的贷款,以及所谓的经济援助,再加上一部分财政拨款,菲律宾勉还是强提升了让自己的陆军实现了部分现代化。比如,花费 2.43 亿美元,从埃尔比特系统公司采购了 18 辆 COD-2(萨布拉)轻型坦克、10 辆轮式突击炮和 44 辆轮式装甲车。虽然这些装甲车辆的性能并不算优异,但是对于菲律宾来说已经足够了,而数量也足够其建立了一支所谓的装甲师。
在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军事现代化任务之后,近日菲律宾开启了所谓第三阶段的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菲律宾陆军此次的重点工作是采购新式火炮。菲律宾陆军的主要身管火炮,包括 8 门以色列的 ATMOS 2000 型 155 毫米卡车炮,16 门牵引式 155 毫米火炮,其中 10 门为 M114A 型(美制),6 门为 " 索尔塔姆 "M71 型(以色列);200 余门 105 毫米火炮,主要为 M101 型(美制)、M26 型(西班牙)和 " 奥托 "56 型(意大利)。不过这些老炮,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的需求。所以,此次军事现代化,菲律宾陆军希望能够采购 12 门新型自行榴弹炮。

按照菲律宾最初的设想,是继续从以色列采购 ATMOS2000 型卡车炮,而且从使用习惯和维护保养等方面来说也极为合适。但是,由于在以往的军事采购中,以色列公司的生产交付屡次出现延期的问题,所以菲律宾直接就将其排除在外。当然,除了以色列的 ATMOS 2000 之外,与菲律宾在军贸合作密切的韩国其实也曾推销了 K9 型 155 毫米自行榴弹炮。只是,由于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对于交通和维护的要求极高,采购价格相较于卡车炮又过于昂贵是,所以韩国的 K9 也被从候选名单中排出。
如今,只有捷克斯洛伐克集团(CSG,前 Excalibur 公司)研制的 " 达娜 " 型 155 毫米自行火炮,以及法国欧洲国防工业控股公司(KNDS)研制的 " 凯撒 "155 毫米自行火炮,进入菲律宾陆军新型火炮的采购名单中。只是,菲律宾此次的采购资金只有 9470 万美元,也就是说平均每门(辆)火炮,加上弹药和训练的费用,采购价只有不足 800 万美元。

根据,立陶宛以 1.1 亿至 1.5 亿欧元(1.3 亿至 1.7 亿美元)的总价采购 18 门(辆)" 凯撒 " 自行火炮可知,菲律宾的预算足以支持这次采购计划的,只不过这笔钱到底是谁出,目前并不能确认。要知道,菲律宾在采购新型护卫舰之时,是得到了韩国的资金支持。所以,此次菲律宾陆军想要给自己的火炮更新换代,又准备从哪儿获取资金呢?法国和捷克绝对不会为其提供资金的。
如此看来,菲律宾寻炮之旅并不会顺畅,只不过困难不在于火炮本身,而是资金维护、保养等一系列自身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