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静 每经编辑:张文瑜
一场涉及 400 亿债务的民营巨头重整大戏,在首次方案遭否决后迎来实力新玩家。
方大炭素(600516)11 月 24 日晚间的一纸公告,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集团)的重整之路带来新的可能性。
这家方大集团旗下的甘肃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同意作为产业协同方参与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的实质合并重整投资人招募。
对于近期业绩持续承压的方大炭素而言,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战略性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关键一步。
受此消息影响,11 月 25 日方大炭素股价强势涨停,收盘报 6.51 元,总市值达 262 亿元。
在杉杉集团重整陷入困境之际,方大炭素的宣布入场为重整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方大炭素 11 月 24 日晚间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作为产业协同方参与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 宁波朋泽 ")的实质合并重整投资人招募。
入局杉杉集团重整,方大炭素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公司拟以产业协同方的身份参与。

来源:方大炭素公告
据方大炭素公告,截至评估基准日 2025 年 2 月 25 日,杉杉集团和宁波朋泽合计持有上市公司杉杉股份 5.26 亿股,占杉杉股份总股本 23.36%。
杉杉股份是杉杉集团重整的核心资产,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股份存在 " 较高比例被质押、司法冻结、标记或轮候冻结 " 的情况。
除杉杉股份股权外,重整资产包还包括杉杉集团持有的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 100% 股权,主要底层资产为徽商银行 3.64% 股权及约 18.82 亿元债权。
杉杉集团持有的宁波星通创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50% 合伙份额,主要底层资产为杉杉医疗板块投资、锦州永杉锂业 13.94% 股权等。
杉杉集团持有的宁波市鄞州区杉杉大厦等不动产,以及账面价值约 95.98 亿元的应收款。
重整价格方面,新一轮遴选报价为 11.50 元 / 股,高于上一轮杉杉股份股权认购底价 8.65 元 / 股。
以杉杉集团及宁波朋泽持有的 5.26 亿股计算,对应估值约 60.38 亿元,较首次重整的 32.84 亿元对价显著提高。
方大炭素在公告中仅表示授权管理层开展尽职调查、提交投资方案等工作,但未披露具体出资规模和资金来源,因此市场推测其可能联合财务投资者组成联合体,以降低单一主体的资金压力。
作为新玩家入场,方大炭素背景和实力不容小觑,其总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涉核炭和石墨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同时,方大炭素是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控股的五家 A 股上市公司之一。
方大集团的掌舵者为方威,是辽宁首富及知名民营企业家,其最为人熟知的一笔资本运作是,2021 年夺得海航航空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
就上述重整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亦致电并邮件联系方大炭素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方回复。
方大炭素此次出手参与杉杉集团重整,背后有着深刻的产业逻辑和战略考量。
公开资料显示,方大炭素主营石墨电极、炭砖、等静压石墨等炭素制品的研制、生产与销售。
作为全球炭素行业领军企业,方大炭素形成了覆盖石墨电极、特种炭砖、碳纤维复合材料三大板块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核级炭材料等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
但近年来,在钢铁行业 " 减量提质 " 背景下,方大炭素业绩持续承压,盈利能力明显下滑。
方大炭素 2024 年实现营收 38.72 亿元,同比下降 24.55%;归母净利润仅 1.86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55.31%,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 86.99% 至 4644.73 万元。
进入 2025 年后颓势未止,最新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6.22 亿元,同比下降 16.79%;归母净利润为 1.13 亿元,同比下降 55.89%;扣非净利润为 -1374.38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108.2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 2023 年开始,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出现营收与净利 " 双降 ",且净利润降幅均超 50%。

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持续下滑是方大炭素净利润连年承压的原因之一。
公司今年三季度末的销售毛利率为 10.17%,较 2022 年同期累计下降 19.02 个百分点。
2025 年三季报毛利率为 10.17%,同比减少 42.99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3.48%,同比减少 54.7 个百分点。
在 2024 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高管薪酬议案遭遇超 15% 中小股东反对,某种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股东对方大炭素盈利能力下滑的忧虑。
在传统炭素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对于正在转型布局新能源领域的方大炭素来说,杉杉集团持股的杉杉股份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并购标的。
杉杉股份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有 20 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实践经验。
2021 年,杉杉股份通过收购 LG 化学 LCD 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形成 " 负极材料 + 偏光片 " 双主业发展格局。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锂电材料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杉杉股份作为全球第一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供应商,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2.84 亿元,同比增长 1121.72%。
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机遇为这场整合提供了催化剂,而方大炭素的传统业务承压,与杉杉股份的新能源赛道高增长,两者之间的反差,也让这场整合具备了天然的协同基础。
方大炭素入局杉杉集团,若重整顺利推进,两家企业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于方大炭素而言,这是其实现 " 炭素 + 新能源 " 双轮驱动的战略契机。杉杉股份在负极材料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和客户资源,2024 年人造负极材料出货量和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全球领跑。
通过整合杉杉股份的负极业务,方大炭素可快速切入锂电材料核心环节,实现从石墨电极到负极材料的产业链延伸,同时借助杉杉股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积累,强化新能源产业协同效应。
" 通过发挥自身在负极产业的技术、资本、渠道等优势,参与杉杉集团重整有利于公司加快负极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和供应链长期稳定安全。" 对于参与重整的原因,方大炭素表示。
财务层面,若能成功整合杉杉股份的优质资产,方大炭素的营收结构将得到显著优化。以杉杉股份 2024 年营收 186.8 亿元计算,其 23.36% 股权对应的营收贡献约 43.6 亿元,超过方大炭素 2024 年营收规模。
这不仅能缓解公司营收下滑压力,更能通过毛利率更高的负极业务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来源:杉杉股份官网
对于杉杉集团而言,方大炭素的产业协同属性是其关键优势 , 方大炭素作为碳基材料同行,或更能理解杉杉股份的业务逻辑和行业痛点,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客户渠道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尽管方大炭素的入局为杉杉集团重整带来新的可能,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是股权清理难度,杉杉集团持有的杉杉股份股权存在多重权利限制,如何在短期内解决质押、冻结问题是重整成功的前提。
其次,债权人利益平衡,首次方案被否已显示债权人对清偿比例的高预期,方大炭素需提出更具吸引力的债务清偿方案。
同时,如何对重整资产进行估值和处置,亦将成为方大炭素制定投资方案的核心难点。
最后是整合风险,两家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业务协同等方面的磨合需要时间检验。
方大炭素在公告中也提示了多项风险,拟报名参与杉杉集团重整投资人招募,最终能否成为正式的重整投资人尚存在不确定性。
若公司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后续《重整投资协议》等相关文件的签订及法院裁定等法律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当下,市场各方正在密切关注杉杉集团重整的后续进展,新玩家方大炭素能否成功重整并带领杉杉集团走出债务泥潭,仍需市场拭目以待。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