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 . 日报》周三的独家报道揭示了特朗普 25 日对高市早苗的电话施压:特朗普要求东京降低对台湾问题的敏感度。《华尔街 . 日报》援引日本官员和一位了解通话内容的美国人士透露:特朗普建议高市 " 不要在台湾主权问题上挑衅北京 "。尽管他的建议 " 是委婉的 "," 并没有强迫高市早苗收回她的言论 "。
在被问到特朗普与高市早苗的通话时,白宫发布了特朗普的声明:"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好,这对我们亲密的盟友日本来说也非常好。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中美两国都是一件好事。" 日本首相办公室则拒绝对《华尔街 . 日报》的报道置评。

▲特朗普与高市早苗在 11 月 25 日上午通电话。(图源:华盛顿邮报)
《华尔街 . 日报》写道,一位了解此事的美国人士透露:在与高市的通话中,特朗普建议她缓和对台湾的评论语气。该人士还补充说,特朗普 " 已听取了有关高市在国内政治上受到限制的简报,并意识到她可能无法收回激怒北京的言论。"
在与特朗普通话后,周三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辩论中表示,她原本不打算就台湾问题发表具体言论,《华尔街 . 日报》引用分析人士的话认为,这是她态度软化的信号。
然而在老胡看来,高市早苗的所谓 " 软化 " 显然不能代替她收回之前的错误言论,她因右翼牵制而不敢收回言论,这无法成为她对北京的外交交待。中国外交部周四表示,高市早苗 " 不再提及 " 和 " 撤回错误言论 " 是两码事,性质完全不同。老胡认为,高市早苗必须继续反思,最终做出收回错误言论的决定,从善如流。
《华尔街 . 日报》还引用分析人士的话,认为特朗普的通话顺序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可能反映出特朗普为了维护美中贸易关系,愿意在核心地缘政治问题上限制盟友的争议性立场。" 美国总统分别与中国和日本领导人通话并不令人意外," 曾任奥巴马政府亚洲问题专家、现任外交关系委员会地缘经济研究专家的马修 · 古德曼表示," 但通话顺序却很有意思,很可能引起了东京方面的一些关注。"

▲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 26 日在国会上问高市说:" 对于中日关系恶化,你认为自身应承担什么责任?" 报道称,高市早苗并未作正面回应。(图源:华尔街 . 日报)
被美国施压后,日本政府表现得很尴尬。据彭博 . 社,日本内阁秘书长木原稔在周四下午例行记者会上声称,《华尔街 . 日报》的报道不实,日本政府已就此事向《华尔街 . 日报》提出质询。但他同时表示," 我无法就外交政策相关的交流发表更多评论。" 他仅透露特朗普与高市早苗在通话期间," 确认美日之间的密切合作 "。
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关键盟友,台湾问题也是中美之间的最大争议之一,中日因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激烈冲突,美方沉默,已经让日本和台湾当局不安。特朗普还打电话要求高市早苗缓和语言,避免挑衅北京,这是东亚从未有过的地缘政治新场景。
这个场景显然是中国实力驱动的。美国如今在贸易上有求于中国,希望推动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等;另外中国的军事力量在台海地区形成前所未有的优势,这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西方都在预设中国大陆武力收复台湾的可能性,美方不愿意这个时候因日本或台当局的挑衅将台湾问题引爆,那将是美国力量难以应对的。

▲和特朗普通话后,高市早苗对媒体说,这次通话确认了东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密合作。(图源:路透 . 社)
中日危机本质上是台湾问题在日本方向的突然 " 爆炸 ",而美国的力量和特朗普的精力都不在线,这根本就不在华盛顿的日程表上。高市早苗冒进了,必须摁住。
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战一度与中国打得最激烈,但到最后,美方面对中国的立场软化又是最突出的。在贸易交手之后,特朗普表现出以 "G2" 框架处理与中国关系的意愿,中国的实力增长似乎走到了一个显著的临界点。
高市早苗把美国当后盾,向中国发起挑衅,这是给特朗普出难题,他感受到了压力和风险。所以特朗普要求高市早苗接电话,告诫对方:不要给我惹麻烦。不管特朗普说这话的语气是否是缓和的,也不管他为表达这个意思是否做了别的铺垫,但是他那个电话传递的这个核心意思是非常清楚的。

▲ 11 月 16 日,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
中国要在台湾问题上做通日本右翼的 " 思想工作 ",几乎没有可能,力量是东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也是他们的根本忌惮。中方的制裁一定会逐渐发生作用,特朗普这个电话是中国力量的折射,也会对高市早苗形成压力。日本对主子的态度非常在意,因为日本对外逞强如果没有主子的撑腰,是绝对玩不转的。而现在一个好的变化是,华盛顿开始看中国的脸色了,特朗普更加视中美关系,包括两国贸易关系为 " 大局 ",他向高市早苗发出信息:不要干扰这个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