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的崖壁之上,藏着怎样的建筑奇迹?



在仁怀的莽莽群山之中,位于茅坝镇立岩村慈航山二百多米的绝壁之上,悬空伫立着一座木构建筑,历经百年不倒,这可不是武侠电影的布景,它就是闻名仁怀的 " 悬空寺 "。
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寺高三层,最下面是两根木柱及一根横梁,主架构全为榫卯结构,无一根铁钉。



据文献考证,因悬空寺下方赤水河汛期洪水肆虐,笆竹沟内盐道艰险,且时有匪患侵扰。1907 年,当地几个大户人家便决定出资,在峭壁上修建庙宇,以祈求平安。但因施工环境十分险峻,施工难度极大,第一批工匠仅完成了附属设施,便无力再修建主楼,悬空寺一度成为 " 烂尾 " 工程,已完成的部分最后也损毁殆尽。
1926 年,四川省隆昌县木匠徐傅三来到茅坝镇,为在茅坝扎稳脚跟,他前往慈航山勘察,并决意以巧技征服天险。其以 " 川南黔北传统立木房屋的穿斗枋结构之法 ",按照设计图样,先加工完成后,再运输到现场组装。其中,运输最是惊险:在二百米崖壁的古老石阶旁,以十余米长板在嶙峋缝隙间 " 飞架 " 栈桥,将构件扛过云端。5 年时间,终在这方寸岩腔之中,成就如今的建筑奇观。


登临悬空寺廊道,赤水河峡谷尽收眼底。这里曾是川黔盐运古道要地,崖下的渡口见证过商旅往来,也经历了岁月更迭。如今虽只余孤楼,但榫卯结构的精妙仍令人惊叹:三层楼阁无需一根铁钉,却在百年风雨中岿然屹立。
贵阳市融媒体中心 杨才江 谢兵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