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粤港澳
数说大湾区
本期的关键数是 22.14 万家
11 月 26 日至 28 日
2025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举行
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显示
截至 11 月 12 日
大湾区文化企业累计已达 22.14 万家

这 22.14 万家企业
不只是数量的堆叠
更是实力与活力的体现
它们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
大湾区文化产业为何能越走越远?
从这个庞大数据中
我们看到了三大力量在推动前行——
数量增长、技术加速、生态扩张
趋势一:
数量增长——文化企业不断增加
近年来
大湾区文化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新增企业连年增长
到了今年
仅前 11 个半月就新增超 2.6 万家企业
呈现出明显向上的加速曲线

这种增长背后
对应的是文化消费的持续繁荣
广东经营性演出达到数万场规模
演唱会经济带火城市消费
电竞持续爆发
网络视听内容快速涌现
文化不再是边缘消费
而是回到了商业与生活的中心
趋势二:
技术加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通过分析大湾区文化企业命名关键词
我们发现了一个明显分化——
成立 10 年以上的头部企业以 " 传播 "" 艺术 " 等为主
而近 3 年的新头部企业则大量融入 " 科技 "" 信息技术 " 等技术表达

这不仅是名字的变化
它还说明文化生产的底层逻辑正在改变——
过去
文化产品是内容表达
现在
文化产品是技术系统
近 3 年新成立的头部企业中
有超过一成直接把 " 科技 " 写进企业名字
这意味着新一代的文化企业天生带有数字化烙印
而老企业正在完成技术转身

与之对应的
是支撑体系的完善
广东的生成式 AI 备案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虚拟主持、XR 展演、AI 创作辅助、AIGC 内容生产……
文化产业正在全面进入技术驱动时代
趋势三:
生态扩张——文化产业边界持续延展
从近 3 年成立的大湾区头部文化企业类型来看
" 文化传播 " 依然是最大板块
" 文旅 " 抓住城市空间与文化体验融合
" 文化科技 " 走在增长曲线前端
" 国际文化 "" 体育文化 "" 非遗 " 正在成长为新的生态分支

文化企业不再只是创作内容
而是经营体验、空间、IP、社群、技术与情绪价值
同时,政策层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广东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政策包 "
覆盖影视、演艺、动漫、网游、电竞、网络视听
共 87 条措施
为企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与执行抓手

22.14 万家文化企业
不是终点
而是动力源
它们正以规模、技术与生态
为大湾区文化产业铺出一条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的发展之路
统筹:李琳
监制:朱景
策划:赵佐燕
AI 视频生成:赵佐燕
AI 审核:朱景
校对:梁洁萍
AI 工具:即梦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