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03-30
“幸福联线”全国示范婚恋交友活动在哈启动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春暖花开,冰城有爱。

3 月 29 日," 幸福联线 " 全国示范婚恋交友活动——爱在尔滨 · 浪漫冰城磕 CP 恋爱嘉年华启动仪式举行,2000 余名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呼伦贝尔等地以及哈尔滨的单身适龄青年参加。

在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黑龙江省妇联的指导下,本次活动由中国妇女报社、哈尔滨市妇联等联合主办。启动仪式上中,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冠军张天一、全国女子冰壶冠军赛冠军姚茗悦发起抵制高价彩礼、破除不良婚俗的《新型婚恋观倡议》," 尔滨公益红娘 " 代表进行介绍展示。现场还向全国青年发出来哈安居乐业、共创美好未来的邀约。在随后举行的千里姻缘一线牵 " 幸福联线 · 尔滨向往爱 " 活动中,青年们积极与身边伙伴交流互动,在友好欢乐的氛围中拉近彼此距离。

本次活动为期五天,将立足哈尔滨特色,精心组织开展寻爱集市 " 幸福联线 · 尔滨传承爱 "、见证 " 家 " 风采 " 幸福联线 · 尔滨接力爱 "、情感观察团 " 幸福联线 · 尔滨燃动爱 "、延续爱的旅程 " 幸福联线 · 尔滨携手爱 "、人间最美四月天 " 幸福联线 · 告白音乐会 " 等活动,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倡扬新型婚育文化。

在哈觅个 Ta 最好安个家

外地单身青年 " 组团 " 来哈找对象

一群特殊的年轻人带着期待来到哈尔滨,参加 " 幸福联线 " 全国示范婚恋交友活动——爱在尔滨 · 浪漫冰城磕 CP 恋爱嘉年华,他们既想收藏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更想在春色渐染的童话世界里邂逅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

来自广东深圳的孙琳琳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互联网运营专员,繁忙的工作一直让她无暇考虑个人感情问题。之前刷到哈尔滨冬季旅游爆火的视频,本就心生向往,在网上看到本次活动后,她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下飞机,孙琳琳就被飘落的春雪所吸引," 可能南方人对雪都有‘执念’吧,这是我第一次来哈尔滨,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雪,真的太梦幻了。大家都说哈尔滨‘宠客’,看来是真的。" 在孙琳琳眼中,哈尔滨男生个子高、性格好、疼老婆," 旅游顺便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那个他。"

" 哈尔滨的雪不一样,更轻盈,也更洁白。" 对冰雪有 " 执念 " 的还有来自福建福州的张步森。这次来到哈尔滨,张步森首先敞开了肚子:" 福州也流行东北烧烤,哈尔滨烧烤果然名不虚传。铁锅炖分量很大,锅包肉每餐基本都会点。" 谈起哈尔滨美食,张步森彻底打开话匣子," 我们的包子都是论笼的,一口一个;哈尔滨的包子论个卖,只吃一个就饱了。" 张步森还特地去了中央大街,买了雪花冰箱贴等旅游纪念品。" 人生总要来一趟哈尔滨,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 小时候,妈妈常带我来哈尔滨买服装,这里的款式都很时髦。"27 岁的张多是呼伦贝尔人," 冬夏两季我都来过,更喜欢冬天的哈尔滨,特色鲜明、‘美到犯规’。" 张多记忆最深的也是哈尔滨美食,特别是浇了 " 芝麻酱奶盖 " 的砂锅麻辣烫,在她心中是 " 给钱都不换 " 的存在。" 哈尔滨的男生很高大,说话直率、办事爽快。" 张多说,家人非常支持她来参加这次活动," 希望能遇到同频共振的人,在哈安家也挺好。"

26 岁的 " 大碗 " 在北京工作多年,却始终没有找到归属感。" 虽然很多好玩的,但总觉得自己不属于北京。一年搬一次家,漂泊感很重,让人很不舒服。"" 大碗 " 是绥化人,她的很多同学、朋友都在哈尔滨读大学,她也因此有机会到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 " 蹭 " 寝室。" 我对哈尔滨有特殊的感情,相当于第二个家乡吧,这些年始终惦记回哈发展。" 在京期间," 大碗 " 经人介绍认识过一些男生,但都不 " 来电 "。她希望通过参加活动,看一看有没有 " 合眼缘 " 的男生。" 父母也希望我回到身边,如果两个人能有共同的目标,并为之一起努力,那一定是很幸福的事。"

1.88 米的董春浩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是北京人,曾在各视频平台见识过哈尔滨作为 " 冬季顶流 " 的影响力,无论是美丽的中央大街,还是诙谐的 " 冰城左右哥 ",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人是 " 冰城左右哥 ",也算圆了他的 " 追星梦 "。在董春浩眼中,哈尔滨的女孩热情、开朗。" 我性格比较内向,这样可以互补一下。" 董春浩说," 这次活动设计得非常丰富,分别设置在冰雪大世界、‘中华巴洛克’、极地馆等,刚好可以领略哈尔滨的风土人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牵手成功’。"

浪漫的哈尔滨,

正成为越来越多单身青年的春日始发站。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阴祖峰 / 文 刘洋摄 / 视频

编辑:马云鹏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