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两大领域,广东放出了 " 大招 "。
今天(4 月 1 日)是 2025 年第二季度的第一天。今天上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明晰了广东在这两大领域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目标,发布了系列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继今年一季度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广东 " 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 " 后,广东开展的具体 " 落地 " 行动。
观察这场新闻发布会,至少在三方面信息量丰富。
其一,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决心坚定。
今年 2 月 5 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催征号角,大会提出 " 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号召 " 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属于典型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广东在今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 " 任务书 ",二季度第一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拿出 " 施工图 " 并明确要 " 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足见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决心不改、坚定不移。
其二,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优势明显。
这场新闻发布会披露,广东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聚集区。2024 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2200 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 E 级(百亿亿次)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 1500 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2024 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 24.68 万台(套),连续 5 年稳居全国第一。广东初步建立涵盖 " 大脑—五官—肢体 " 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有了稳固的产业优势 " 底盘 ",就能托起产业腾飞的 " 翅膀 "。
其三,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利好不断。
《若干措施》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 12 条 " 干货 " 政策措施,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例如,在 " 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奖励;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 5000 万元、1000 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 "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 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 " 加码 ",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进一步按照地市奖励资金 1:1 予以奖励…… " 重赏 " 之下,相信必有 " 勇夫 " 接续脱颖而出。
从今年一季度的喜事连连—— 2024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 14 万亿元新台阶、新能源产业成为广东第 9 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百万英才汇南粤 " 已成浩荡之势、公布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 " 五项举措 ",到今年二季度第一天拿出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 " 干货 " 政策,气象万千的广东正在创造产业发展的万千气象。
文 | 记者 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