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昨天
从“六个一批”看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系统性突围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正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4 月 1 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提出力争实现 " 六个一批 ",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细看 " 六个一批 ",涵盖技术攻关、企业培育、平台部署、场景打造、人才引进、制度完善等,不仅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折射出广东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系统性突围的深远布局。

" 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是产业发展的 " 战略支点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壁垒极高,没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产业就难以摆脱 " 卡脖子 " 的困境。广东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这种对技术根基的深耕,彰显了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中 " 打基础、谋长远 " 的战略定力。

"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 是产业发展的 " 压舱石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优质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更是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核心节点。2024 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 1500 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数量全国第一,这些企业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广东持续完善培育机制,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开通 " 绿色通道 " 等措施,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企业之树根深叶茂、产业之林生机盎然。

" 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 " 是产业发展的 " 加速器 "。广东因时因势谋划高能级平台,通过推动现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能级提升、联动发展,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广东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为技术交流、算力调度、数据训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平台如同 " 创新枢纽 ",将推动产生更多 " 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加速 " 从 1 到 10"" 从 10 到 100" 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 是产业发展的 " 试验田 "。近年来,广东组织实施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教育、医疗、城市管理、交通等行业应用走深走实,加快智能机器人及关键技术在工业制造、家政服务、民爆生产、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等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这些场景既让技术成果 " 落地开花 ",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形成了 "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 的良性循环。

" 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 " 是产业发展的 " 源头活水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东通过 " 百万英才汇南粤 " 行动计划吸引一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所需高端人才,同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搭建 " 人才擂台 ",为全球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当全球顶尖人才 " 孔雀东南飞 ",激活本土人才 " 一池春水 ",创新的 " 化学反应 " 将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 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 " 是产业发展的 " 防火墙 "。从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从探索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监管沙盒 " 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到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法规制度的创新。这种 " 发展与规范并重 " 的设计,既为技术创新预留了 " 试错空间 ",也为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站在全球智能革命的潮头,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 " 单点突破 ",而在于技术、市场、人才等多要素协同的 " 体系较量 "。" 六个一批 "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以系统思维构建起 " 技术—企业—平台—场景—人才—制度 "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吸引全球创新要素 " 近悦远来 "。

面向未来,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取决于政策的落地效果和生态的协同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广东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 " 广东方案 "。这不仅是广东的产业雄心,也是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中的一次重要探索。

文|李妹妍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