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 昨天
毛利率下滑、创近七年最差业绩,泰格医药如何熬过寒冬?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CRO 企业业绩一路高歌的势头开始减弱,国内临床 CRO 龙头泰格医药(300347)更是交出了一份近七年净利最差的成绩单。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双降,其中净利下降近八成。业绩下滑背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大幅下降,由上年同期的 38.18% 下降至 33.27%。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度公允价值变动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明显的影响。3 月 31 日,泰格医药披露了一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业绩交流会上,泰格医药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在行业仍处周期低谷时,泰格医药表示,为了提高签单成功率,公司在 BD(商务拓展,指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研发或者销售)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此外,公司正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净利同比降近八成

泰格医药 2024 年年报显示,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6.03 亿元,同比下降 10.58%;归属净利润 4.05 亿元,同比下降 79.99%。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年度净利降幅系泰格医药上市以来最高降幅,业绩也创下自 2018 年以来近七年新低。

资料显示,泰格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为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全面而综合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

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需求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对于 CRO 企业来说,部分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在上述因素的传导下,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和相关行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战。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随着 CRO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争夺更为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其次,随着医药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对 CRO 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 年,泰格医药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由上年同期的 38.18% 下降至 33.27%。分业务来看,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 38.21% 下降至 29.56%。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板块毛利率为 36.84%,与上年同期的 38.16% 相比略有下滑。

泰格医药表示,2024 年,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执行的订单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下滑,因而执行该等订单时同等成本对应的收入相应有所减少;此外,报告期内,主要在 2024 年下半年,公司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绝大部分为 2024 年之前签署)被取消,同时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从而被终止,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和部分疫苗企业,这对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调减,因而对板块的毛利率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泰格医药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为应对这一情况,2024 年下半年,公司对国内部分受影响较大区域的临床运营团队以及疫苗临床运营团队的规模进行了缩减。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泰格医药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5.02 亿元,上年同期为 3.53 亿元;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出售收益 72.67 万元,上年同期为 2.32 亿元。这一情况也影响了公司 2024 年业绩。

泰格医药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上述变动主要是作为 LP 投资的一些基金项目按照期末净值报告,基于审慎的态度进行了调整。同时,以前年度投资的部分项目在报告期内进行了低于上一轮估值的融资,根据市场环境,公司在四季度谨慎地对个别存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了主动下调。此外,2024 年持有的某些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波动较大,也导致了公允价值的下降。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上市公司的投资金额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现金流,也不会因为估值或股价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冲击,从而引发市场不必要的恐慌。

" 未来,我们将视情况择机出售所持有的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公司对投资一贯采取谨慎的态度,力求每年退出的投资多于新增投资 ",泰格医药方面如是表示。

在 2024 年经济和产业环境下,2024 年泰格医药全年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0.97 亿元,与 2023 年相比略有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利息收入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调入投资性现金流。在业绩交流会上,泰格医药提到,由于报告期内存款和贷款利率下降导致两者利息差减少,公司偿还了一部分贷款。同时公司也将大量现金用于股东回报。2024 年内公司 A+H 股累计分红 4.79 亿元,截至 2025 年 1 月,公司使用超过 5 亿元回购 A 股股份,两者合计使用约 9.79 亿元。未来,公司将持续重视股东回报。

在 BD 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在行业压力下,泰格医药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是投资者们目前关注的重点。

泰格医药相关负责人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在 BD 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跨国药企解决方案部,以及以治疗领域或药物类型为基础建立的 6 个 BD 业务单元。该类举措显著提高了签单成功率。

此外,泰格医药提到,2024 年订单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采购需求,尤其上市后综合证据生成相关的临床和业务外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药企和 Biotech 公司及其部分海外合作伙伴的临床需求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北美地区,新订单和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北美的 BD 团队也得到了扩展。销售团队将持续关注并优先争取新一代产品、符合当前产业周期的优质国内 Biotech 及国内药企的订单。

AI 浪潮下,泰格医药还在 2024 年年报中提到了在 AI 方面的应用。泰格医药表示,公司已于 2025 年 2 月完成开源大模型 DeepSeek-R1 的本地化部署。公司子公司泰雅科技以开源模型 Qwen2.5 为基座,打造了面向医学领域一站式的 AI 产品泰雅大模型医疗场景解决方案(医雅 AI 大模型平台),并基于开源医学类语料以及蒸馏数据,针对医疗场景进行深度适配,完成了泰雅医学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医雅 AI 大模型平台目前已上线并覆盖多个医学应用场景,为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注册申报等领域提供智能翻译、医学问答、医学搜问一体等解决方案。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泰格医药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