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调研室 昨天
敖德萨中国领馆受损,乌方晒图指控俄无人机,零件来自中国苏州企业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俄乌冲突再次升级,7 月 3 日,俄军发动了自 2022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

据乌克兰官方统计,俄军动用了 540 架无人机以及多枚导弹,对基辅、敖德萨等城市进行了密集轰炸。这场空袭不仅加剧了乌克兰的危机,也在国际舆论中掀起波澜,甚至将中国卷入了争议漩涡。

乌克兰外长西比加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到两件与中国相关的事件:第一,乌克兰在基辅发现了一架俄军无人机,型号为 " 沙赫德 -136",其零部件显示产地为中国苏州某公司。外长公开了相关图片,质疑中国企业是否间接支持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第二,俄军空袭导致中国驻敖德萨总领事馆大楼轻微受损,同时波兰外交机构也受到波及。

外长认为,这些事件表明俄军的行动不仅威胁乌克兰安全,也影响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首先是无人机零部件问题。乌克兰外长的指控将中国企业置于国际舆论的焦点,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这些零部件是直接供应给俄罗斯的。

事实上,军用设备零部件的跨国流通非常复杂,美国和欧洲企业的零部件也曾被发现出现在俄罗斯和伊朗的武器系统中。

这些问题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监管的薄弱环节。中国企业是否参与其中,仍需进一步调查。此外,中国外交部和相关企业对此事件的回应,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其次是领事馆受损事件。俄军空袭导致中国驻敖德萨总领事馆轻微受损,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俄军是故意针对外交机构,但这一事件确实让中国面临新的外交挑战。

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呼吁和平解决问题。

乌克兰外长的言论背后显然有着深刻的外交意图。他试图通过将中国企业与俄罗斯军事行动联系起来,向中国施压,要求其采取更加明确的立场,甚至减少对俄罗斯的支持。同时,他强调俄军空袭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将欧洲、中东和印太地区的安全问题与乌克兰局势挂钩,以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但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可能有限。中国政府与企业行为之间存在明确区分,乌克兰外长的指控未必能够影响中俄关系的整体走向。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