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26讲武堂 10小时前
图说:芬兰m/50手榴弹 由迫击炮弹改装而来 库存武器援助乌克兰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任何军事行动中,出现各种遗留武器都是常有的事。

芬兰 m/50 手榴弹,由 50mm 迫击炮弹改装而成。

同时,现役的新型武器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一些老式武器弹药会从仓库中抽调出来重新装备部队。俄乌武装冲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马克沁机枪、DP-27 轻机枪、PPSh-41 和 PPS-43 冲锋枪,甚至美国汤普森冲锋枪都得以重返战场。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拥有博物馆展品地位的武器:芬兰 m/50 手榴弹,它由 50mm 迫击炮弹改装而来。这种 50mm 迫击炮和炮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装备多国军队,并在二战期间得到使用。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奇特的芬兰手榴弹。

全文 3000 字,18 张图片。

一名苏联士兵手持 50mm 迫击炮准备射击。

为了给步兵提供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的面杀伤武器,各国武器设计师纷纷绞尽脑汁。一个思路就是为步枪配备面杀伤弹药,这其中最著名的成果就是用步枪发射的枪榴弹,这种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经开始装备。此外,武器设计师另一个思路就将现役的重型武器进行等比例缩小,让其适合作为步兵武器,由此诞生了超轻型迫击炮。这种超轻型迫击炮在 20 世纪 2、30 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最突出的例子就是 50mm 口径的排级和连级迫击炮。

50mm 超轻型迫击炮的炮弹,采用铸铁弹体,能够产生有效的杀伤破片。

此外,还出现了超小口径(37mm)迫击炮,还可以充当工兵铲使用,但这种迫击炮最终没有大批量列装。

当然,50mm 超轻型迫击炮也并非理想选择。后来,各种榴弹发射器成功取代了它们。现在各国步兵部队广泛装备下挂、独立使用、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面杀伤武器。而老式的 50mm 迫击炮和弹药成为战略储备。由于 50mm 迫击炮弹结构非常简单——铸铁弹体中装填 TNT 炸药——生产数量惊人,如何发挥这些弹药的潜在价值,成为新的项目。

" 布洛卡德尼察(Blokadnitsa)" 手榴弹,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使用 50mm 迫击炮弹改造的,安装科维什尼科夫手榴弹引信(UZRG 前身)。

将 50mm 迫击炮弹改装成手榴弹,并非现在才有的措施,其实在迫击炮弹的生产过程中,就有一部分迫击炮弹被改装成手榴弹。这是因为一些铸铁毛坯在铸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导致这些毛坯不适宜加工成炮弹。为了避免重新熔化,这些不合格的铸铁毛坯被用来制造手榴弹。当时有几种方式,要么去掉尾部,要么切削顶部,然后安装手榴弹引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将炮弹的重量减轻到更易于士兵投掷的程度,即便如此,这种改装手榴弹的重量也接近 7、800 克。

用 50mm 迫击炮弹改装的手榴弹弹体。

手榴弹引信可以安装到迫击炮弹的两端。在弹头,即较粗的一端安装手榴弹引信需要通过一个适配板,适配板外侧适用于迫击炮弹引信室的螺纹,而中央的圆孔有用于安装手榴弹引信的螺纹。在弹尾安装手榴弹引信则需要钻孔,然后再加工出安装手榴弹引信的螺纹。如果是在弹尾安装手榴弹引信,需要在弹头安装一个塞子以封闭炮弹的引信室。

从左至右:50mm 迫击炮弹改装的手榴弹,安装带适配板的手榴弹引信;弹尾钻孔并攻丝的 50mm 迫击炮弹,同样安装带适配板的手榴弹引信;一枚苏联 F-1 手榴弹弹体。

由 50mm 迫击炮弹改装而成的手榴弹,性能与苏联 F-1 防御手榴弹相当。后者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 F.1 手榴弹。

由迫击炮弹改装而来的 m/50 手榴弹。

一枚用 50mm 迫击炮弹改装的手榴弹,重量通常在 700~750 克,装填 70~80 克 TNT 炸药。而标准的 F-1 手榴弹重量为 650 克,装填 60 克 TNT 炸药。铸铁弹体在爆炸过程中破碎成无数破片,致死半径为 5 米,高杀伤半径为 7 米,在这个范围以外危险性显著降低,但较大的破片和引信碎片仍然可以造成严重伤害。

左排:美国 M67、苏联 RGN、芬兰 m/50、VOG-17 榴弹改装的自制手榴弹。中排:K-51 毒气手榴弹、RG-42、F-1、RGD-5。右排:德国 DM61、美国 M67、保加利亚 GHO-1、德国 DM61A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50mm 迫击炮已经显得落后,由于杀伤力欠佳,它无法与 60mm 轻型迫击炮相比,更无法与 82mm、107mm 和 120mm 迫击炮相提并论。正因为如此,数量庞大的 50mm 迫击炮弹成为各国弹药库中人厌狗嫌的对象。有些国家开始销毁 50mm 迫击炮弹,回收炸药和金属材料,然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芬兰的做法更为经济,尽管他们已经为陆军研制了新型手榴弹,还是决定用 50mm 迫击炮弹制造手榴弹,供预备役和民兵使用。

m/50 手榴弹。

m/50 手榴弹的弹体经过了重新设计。重点是减轻重量,使其更接近 F-1 手榴弹的参数,提高爆炸时的破片率。迫击炮弹头部沿弹带被切掉,弹尾被修改成一个平面,以便稳定放置。弹体下部经过了机械加工,曲线被磨平,外形更接近椎体。加工之后,弹体下部的壁厚与上部相同,确保爆炸时产生更均匀的破片。

左图:m/50 手榴弹,顶部有厚实的塞子和引信。右图:未安装塞子时,可看到弹体内的 TNT 炸药。

弹体顶部加工出内螺纹,一个聚合物塞子拧入其中。塞子中心有一个螺纹孔,用于安装标准的手榴弹引信。与之匹配的是北约标准手榴弹引信(JVA 1634)。

芬兰 m/50 手榴弹,由 50mm 迫击炮弹改装而成,配备现代手榴弹引信。

芬兰加入北约,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在作战中,俄罗斯军队缴获了芬兰 m/50 手榴弹,并发现这种手榴弹一箱装 20 枚。

m/50 手榴弹。注意拉环是如何卡在保险销上。

JVA 1634 手榴弹引信上的保险握把设计成卡扣状。初始状态时,拉环卡在保险销的突起内。准备投掷 m/50 手榴弹之前,需要握住手榴弹主体,同时握住保险握把。另一只手松开拉环,并顺时针旋转手榴弹,解脱保险销的锁定状态。时机合适后,向侧面拉出保险销,然后向目标投出。手榴弹出手后,保险握把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手榴弹引信,翻板击针撞击火帽,引燃延期药柱。当延期药柱燃烧到引信底部的雷管,通过引爆雷管的方式让弹体内的 TNT 炸药爆炸。

俄军前线阵地,一枚装有 UDZ 引信的俄罗斯 RGO 防御手榴弹,一枚缴获的芬兰 m/50 手榴弹,旁边是 PKM 机枪的两脚架。

严禁在拉出保险销的情况下,松开或挤压保险握把,应当立即将其销毁不能回收。与俄罗斯 UZRGM 手榴弹引信相比,这种手榴弹引信进入战斗状态的声音很小,士兵很可能无法意识到手榴弹引信已经启动,从而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更严重的悲剧。

俄罗斯士兵缴获的芬兰 m/50 和美国 M67 手榴弹。

所以,即使进入战斗状态时会发出响亮声音的 UZRGM 手榴弹引信,在这方面也有可取之处。俄罗斯设计师认为在枪炮声中,引信发出的声音很容易被掩盖,而投出手榴弹的士兵却可以听到。那么,缴获的 m/50 手榴弹值得使用吗?是的,它是性能不错的手榴弹。要知道,俄罗斯军队仍在使用苏联时代的 F-1 防御手榴弹,而 m/50 手榴弹与之性能相当。

带有引信塞和单独引信的 m/50 手榴弹。引信没有被改动过,可以安全使用。

然而,与任何缴获的武器、弹药和装备一样,必须进行彻底检查。所有物品都必须通过远程拉动扫雷锚的方式进行检查,避免物体下方有诡雷。必须检查手榴弹本身,拆除引信,检查是否带有短延时引信或瞬爆雷管。这类引信通常用于设置绊发雷,并可以安装到手榴弹上,放置在丢弃的阵地等待被敌方使用。所以,如果您想使用缴获手榴弹之前,必须拆下引信并进行彻底检查。

用 60mm 迫击炮弹改装的手榴弹。

在建筑物密集区、工业区、室内、建筑物楼层之间、地下室等作战环境中,不需要将手榴弹投掷得更远,但需要更大的爆炸威力和破片杀伤力时,因此会使用 60mm 甚至 82mm 迫击炮弹改装成的自制手榴弹。

各种手榴弹:F-1、RGO、RGN、VOG-17 榴弹改装的手榴弹和 82mm 迫击炮弹改装的手榴弹。

和平时期,无论是军方还是武器设计师,都会强调武器弹药的机动性,认为越轻越好。而战争时期,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威力大的武器弹药才是最好的。我们有必要走出这样的误区,不能战争爆发之后,才发现列装的武器弹药不好用。

加装手榴弹引信的 TM-62 反坦克地雷。

之前,本人发布的文章中,介绍过 DSS-161 手榴弹重 450 克,就有人觉得太重,带不了几枚。那么看看俄军士兵在前线用 TM-62 反坦克地雷改装的手榴弹,你还觉得太重吗?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