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娱 4小时前
黄一鸣自曝被前公司索赔120万违约金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我那个前公司很坑的,进去了才发现只有我一个主播!" 近日,主播黄一鸣在直播中自曝被前公司起诉索赔 120 万元违约金,瞬间引爆网络争议。一边是单亲妈妈哭诉 " 被坑 ",另一边是公司咬死 " 按合同办事 ",这场罗生门背后,揭开了 MCN 行业高违约金合同的冰山一角。

根据公司方主张,签约后为黄一鸣投入了推广费、人力成本等共计 36 万元,而黄一鸣在前三个月创造了约 80 万元收入。但公司指控她拒绝按合同约定的 6:4 分成(公司 60%,黄 40%),并单方面解约,因此依据合同索赔 120 万元违约金。

但黄一鸣的反驳直指公司 " 套路 ":签约时对方夸下海口,承诺 " 主播月 GMV 可达 200 万 "" 提供专业团队 ",结果入职后才发现公司只有她一个带货主播,资源严重缩水。更让她崩溃的是,老板曾口头承诺 " 做不起来不追责 ",事后却翻脸不认人直接起诉。她坦言,当时因抚养女儿急需用钱,被公司利用心理弱点诱导签下了高违约金合同," 老板说合同都是这个样子,结果完全变了个人 "。

这场纠纷迅速掀起两派观点对决。一方认为 MCN 公司存在 " 合同欺诈 " 嫌疑:" 专挑单亲妈妈这种弱势群体下手,用高承诺诱签霸王条款,完事再靠违约金赚钱!" 网友提醒从业者务必核查公司资质、留存书面承诺,警惕 " 高承诺 + 高违约金 " 的经典陷阱模式。

另一方则冷峻指出:" 签约是自愿行为,违约就得承担后果。" 部分网友质疑黄一鸣 " 走红后想甩开公司 ",违约动机存疑,且频繁利用亲子话题(如女儿身份、家庭矛盾)炒作流量," 卖惨不能凌驾于合同之上 "。

目前案件已进入二审阶段(一审结果未公开),黄一鸣表示若败诉将继续上诉,并直指该公司可能存在 " 合同欺诈 " 的商业模式。更戏剧性的是,法律记录显示,2024 年 12 月黄一鸣曾以原告身份反诉该公司,案由同样为合同纠纷——这场互告大战,俨然成了 MCN 与主播利益博弈的典型样本。

黄一鸣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MCN 机构与主播的合同纠纷频发,尤其新人主播常因信息不对称、急于求成而掉入条款陷阱。一边是机构抱怨 " 投入打水漂 ",一边是主播控诉 " 资源画大饼 ",如何平衡契约精神与公平原则,成为行业亟待规范的难题。

这场 120 万的违约金之争,表面是法律条款的博弈,深层却是行业乱象与个体困境的交织。当单亲妈妈的生存焦虑撞上 MCN 的商业算计,谁该为 " 口头承诺 " 买单?或许答案不在舆论场,而在法庭的判决书里——但无论如何,它给所有从业者敲响了一记警钟:签合同前,千万别让脑子一热压过理智。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