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未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
城市圈里跨市工作和生活的人们
将能更方便地在大中城市落户。
珠海也在试点城市其中!
以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为代表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正在我国多个城市群或都市圈加速落地,居住及社保年限可以实现城市间的互认。未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里跨市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将能更方便地在大中城市落户。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 10 个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等 10 个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
第一财经从国务院批复的地方试点改革方案中看到,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是试点方案的七大内容之一。在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长株潭、成渝、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方案中都明确提出要开展或是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 2 年时间,预计 2027 年完成试点任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对第一财经表示,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后,将明显降低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对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珠海资料图。珠海传媒集团 叶秋明 / 摄
多个城市群试点
居住、社保年限互认
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是指在都市圈或城市群内部,对于居民的居住年限、社保缴纳年限等户籍准入条件,实行跨城市的累计互认制度。
第一财经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试点方案统计,全国共有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之间,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之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之间,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之间,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或是即将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包括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方案提出,在除广州市、深圳市外的城市开展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探索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新一轮户籍改革重点划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本次试点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解决一批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在人力资源要素方面,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提高人才集聚能力,重点解决人才畅通流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问题。
从国务院批复的试点方案来看,本轮要素市场化改革在人力资源领域的重点非常清晰,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员流动的制度障碍,将公共资源和服务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通过提升和互认居住证功能,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在都市圈、城市群等区域优先实现更高程度的人口流动自由。
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让新落户居民享受与原有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难点。
在本次试点方案中,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多地提出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为重点的户籍改革方向。
其中措施包括:扩大居住证持有人享有权益和便利范围(苏南),推动公共服务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杭甬温);实现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合肥都市圈);提升居住证持有人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务实际享有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福厦泉);探索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并轨,健全以身份证为标识、与就业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郑州),建立健全与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住房供应、教师医生编制等保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等。
第一财经 / 来源
阳紫微 / 编辑
赵思华 胡洁婷 / 责编
孟鑫 /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