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1 月 11 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约谈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公司(支付宝)、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规行为将被严查 不得过度收集信息
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对照《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有关规定,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要求三家企业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事实上,因过度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遭到质疑的互联网公司,不止支付宝一家。
2017 年 12 月 11 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今年 1 月 2 日,南京市中级法院已正式立案。
众多 APP 也被曝违规读取用户信息
在刚刚过去的 2017 年,国家工信部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手机 app 抽检结果,每一季度的抽检,都有软件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等问题。“尽可能收集用户信息”已成为不少 APP 开发商的运营理念。
“凤凰新闻”手机 app,下载后会出现“需要使用电话权限,您是否允许”,“需要使用存储权限,您是否允许”等字样,尽管给用户提供了选择,但让人费解的是,对于一个新闻客户端来说,“拨打电话等权限”是否真的需要?
获取用户信息,应该和功能实现之间有必要的关系。比如说一个社交软件,它可能需要读取你的通讯录,通过通讯录加更多的好友,权限是合理的。但比如说一画图软件,要读取通讯录,短信记录,通话记录,和功能实现之间就没有必要的关系。
实际上,《网络安全法》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出台,几大互联网巨头也都在去年 9 月联合签署了《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然而并未阻止支付宝账单事件的发生。在信息保护倡议的支持和公民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觉醒”下,还应有更多的强制性约束手段出台,遏制互联网公司为牟利超越底线的冲动,才能杜绝个人隐私在互联网世界里“裸奔”。
最终,三家企业表示,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对相关服务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产品设计,举一反三,认真整改。今后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信部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
“
严查侵犯个人隐私!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