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4 月,上海,F1 中国大奖赛连续第 15 年举办。时隔五年之后,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工作团队再次出现在 " 上赛道 ",续约、央视的回归,都在给这个在中国日渐衰落的比赛注入强心剂。但一个略显陈旧的话题也再度被提起—— F1 在中国要想脱离 " 小众 " 的标签,必须要有一个中国人真正把 F1 赛车开上赛道。
18 岁的周冠宇希望自己成为那个中国人。
这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因为在周冠宇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做出过尝试,程丛夫和董荷斌分别当过迈凯轮和雷诺的试车手,但都没有获得上场机会,马青骅则在 2012 年成为唯一一个将 F1 赛车开上了赛道的车手——代表弱队 HRT 车队出战了数站练习赛,但这也是中国人在 F1 这个高精尖项目上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 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 F1 车手,这个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自 11 来岁到英国学习赛车开始,周冠宇这个目标就定了下来,并且再也没有改变。
毫不夸张地说,要想成为一名 F1 车手,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体育项目里最难达成的事。全世界遍地开花的足球、篮球不用多说,哪怕是高度精英化的高尔夫、网球等项目,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球手,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从低级别比赛开始战斗,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排名,再往金字塔顶端爬,TOP100 的网球手能够直接晋级四大满贯正赛,哪怕你第一轮就输球,也能带走 5 万美元。但 F1 在全世界只有 20-24 个名额,即便是这 20 多个人中,后半段的车手都要竭尽全力去维持自己的席位不被 " 抢走 ",这其中还不缺乏 " 付费车手 ",即车手自己拉来赞助商倒贴钱给车队,只求能开上 F1 赛车。
而这个通向 F1 金字塔的超级 hard 模式则是这样的:儿童时期参加卡丁车赛事,青少年时期进入国家级 F4,接着参加国家级 F3,再加入 F3 欧洲等洲级赛,然后才是 F2、雷诺方程式 3.5 系列赛,这其中最优秀的车手才有可能获得 F1 的参赛资格——还得是在 F1 车手有空缺名额的前提下。F1 更是个烧钱游戏,培养一个车手的成本都是数以亿计。在上面那个 hard 模式升级打怪的过程中,车手有可能是单打独斗、自负盈亏的 " 个体户 ",依靠优渥的家境或者赞助商支持。机会好的,则加入车队顶级车队青训系统,以进行更专业的体能和模拟器训练,获得更好资源与赛车,同时拥有一份漂亮的履历表。
14 岁,周冠宇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折点——正式签约法拉利学院,他的方程式生涯就此开始。2015 年意大利 F4,他高居年度车手排行榜第二位。2016 年,他又上了一个台阶,跟随 Prema Power 车队征战欧洲 F3,在全年 10 站(每站 3 回合,每一个回合决名次)比赛中共进账两个季军,最终在 22 人中排名第 13。2017 年,他收获了 5 个季军,总积分也上了第 8 的位置。
理想状态下,年轻车手在 15 岁时初登方程式赛场,并以平均两年一级的晋级速度(4 级,即需 8 年)计算,23 岁被认为是年轻车手准备好参与 F1 的年龄。周冠宇的发展,基本符合这条路线。
翻开周冠宇的微博,有 rap 风格的耍酷视频、质感十足的广告大片、日常帅照,光鲜而且丰富多彩,事实上,周冠宇的生活算得上重复而单调,他身上还有着完全超越了年龄的成熟与冷静。
" 我不会轻易冒险,但如果看准了要超车,就会果断放手一搏,不会犹豫。" 周冠宇的偶像是阿隆索," 因为他技术够好 ",但他的驾驶风格却偏向于稳健,正如他一直以来对待职业赛车和个人成长的态度:冷静、理智、保护自己。
在周冠宇的多年密友型队友中,有一位对于世人来说都比较特殊的小伙——米克 - 舒马赫,米克正是七冠王迈克尔 - 舒马赫的儿子,两人亦相识于卡丁车时期,私交甚密,2017 年又在欧洲 F3 成为了队友。上赛季,周冠宇最终积分 149 分,领先米克 55 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 18 岁的中国少年确实打败了 " 舒马赫 " 这个象征着荣誉的姓氏,这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 别人会觉得你打败队友就是好的车手,但其实我更多的目标还是拿年度前三。" 对于 " 打败舒马赫 " 的概念,周冠宇的内心并无太多波澜,因为他的目标就是进 F1,仅仅打败队友——即便是队友身上有再多光环——也并不能帮助他做到这一点。况且,一个赛季的胜负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车手的实力,本赛季欧洲 F3 已经结束的 3 次官方测试中,米克已经拿到了两次最快圈速,周冠宇永远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
在欧洲的赛车圈,子承父业的赛车家族并不在少数,本赛季的 F1 车手中,麦克斯 - 维斯塔潘、卡洛斯 - 赛恩斯的父亲都曾是大名鼎鼎的车手,卡洛斯的父亲至今活跃在各大越野拉力赛,今年年初还在达喀尔夺冠。好的出身,意味着别人奋斗一辈子的成果,就是他触手可及的资源。
周冠宇当然也是幸运的,优渥的家庭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家庭能承受的范围内不计代价付出、竭尽全力在经济上满足,就是这个家庭所能做到的全部,相比于欧洲赛车圈的部分车手天生就能接触到的核心圈子,周冠宇依然是个创业者,他从小就明白这一点,但他的内心毫无波澜," 从来没有不平衡的感觉,毕竟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 "。
" 我觉得大家都是开赛车比赛,都是差不多的 ",在周冠宇看来,作为连续几年排名第一的车队,Prema Power 环境公平,赛车都是按照每个人的特点调教,而后勤、宣传等方面的资源和机会,大家都是平等的。
进 F1 完成了 80%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冠宇是一个活得很纯粹的人,基本没有私心杂念和瞻前顾后的彷徨。当每个人在他面前谈到关于成为一个 F1 车手要投入多么巨大的精力和资产时,他自己却显得很淡定,他承认很少去考虑这些," 我喜欢,家里也支持我,就行了。" 周冠宇知道,自己身上已经被贴上了 " 中国 F1 希望之星 "、" 现在离 F1 最近的中国人 " 的标签,面对 13 亿人的寄托,甚至是宏大的民族愿景,他也并不认为挑起这个重担是一种负担," 我希望我能做到。"
" 在接下来几年内,如果发展比较平缓的话,会坚持车手这条道路吗?"
" 我会的。"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