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14
《我的兄弟王小波》:接触和理解王小波的独特门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纪彦君)他,是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一名教师。记者采访他时,他笑着说,这一天过得很 " 分裂 "。上午刚刚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完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异,下午就要为学校工会的读书俱乐部开讲 " 南京选本和选本中的近代南京 "。晚上,作为《青春》杂志的一名栏目主持人,他则要赶紧为自己负责的栏目 " 世界大学生诗歌联展 " 的新一期定稿。这样的 " 分裂 ",已经是他工作的常态,也让他在看待世界时多了一份宽广和自由。实际上,无论身份怎么转换,阅读一直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或许正是阅读,串联起了他正在做的这些工作。他就是首届 " 领读中国 · 爱阅无界 " 活动暨现代快报 · ZAKER 南京第二季 " 领读金陵 " 活动的领读者代表——赵步阳。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赵步阳

作为领读者代表,赵步阳说自己在反复掂量之后,决定向我们推荐《我的兄弟王小波》这本书,这是一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撰写的回忆录。" 我自己是在高校工作,教授的主要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王小波是我要在课堂上向学生重点介绍,并要求他们去阅读的一位作家和‘思想者’。" 赵步阳说,对他而言,虽然他的日常工作就是阅读和推广阅读,这些年来的教学之余,他也一直在参与南京市全民阅读的领读工作,但是他觉得,阅读不是盲目多读,不是数量的累积与比拼,推广阅读也不是知识的炫耀和贩卖,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也许是更值得思考的地方。而阅读王小波,他说,不仅帮助自己更新了对于文学的理解,更是帮助自己转变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而确立了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

阅读的意义:独立思考、理性表达

" 我是在王小波去世以后,才认真地去读王小波。那是 1997 年,我 20 多岁的时候。《青铜时代》天马行空、汪洋恣肆,《黄金时代》又荒诞又有趣,王小波的这些小说,让我眼前一亮。随后我读到了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更是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到自己眼前的世界被重新打开了。我体会着王小波所说的‘思维的乐趣’,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具备一种独立思考、理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在阅读王小波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也许获得这样的一种能力,才是我们阅读的真正目的。" 赵步阳说。

" 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这样的一种能力,即使是放在当前的社会来看,也还是比较缺失的,比如说今天的新媒体上、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为社会公共事件发生争执。本来大家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其实也很正常,但是很多的讨论,到了最后却演变成了一种互相的贬低与指摘,甚至竞相给对方贴上不堪的标签,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互喷’,这样到了最后,已经没有人再关心这个问题本身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道德问题。王小波在《论战与道德》中说:‘当我和别人讨论文化问题时,我以为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在经受挑战,这方面的反对意见就如飞来的子弹,不能使我惧怕;而道德方面的非难就如飞来的粪便那样使我胆寒。’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小波实际上是在帮助读者回到常识,而这一点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是非常必要的。" 赵步阳认为,王小波的意义和重要性就在这里。他的杂文,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和有趣的语言方式提醒我们,你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进而具备理性表达的能力,也就是与别人正常交流的思辨能力、思考能力。

王小波成长在一个匮乏的时代,在那样一个年代里,读书因此就有了填补匮乏乃至 " 拯救 " 的意味。"《我的兄弟王小波》是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里,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那个年代里如饥似渴的阅读。" 赵步阳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写王小波的成长史,也是在写那一代人的阅读史。王小平在谈到这本书的缘起时是这样写的:" 我希望它们能像镜面一样,反射出小波童年的情绪活动。用这种方法反映小波的感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虽不中亦不远矣。" 赵步阳则认为,这本书也许更是像镜面一样反映出了那个年代里一群年轻人特别的阅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阅读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 哪怕那个年代很荒谬、很匮乏,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由、自觉的阅读还是弥补了很多缺失,这也充分证明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谈到为什么推荐王小波,却没有推荐他的书,反而是选择了他的哥哥王小平所写的这本回忆录时,赵步阳说:" 推荐王小波的一本书,就丢掉了另一本,我觉得很可惜。推荐他的杂文,就只是杂文了,但是他的小说也很好啊。想来想去,我觉得推荐一本书不如从旁来推荐这个人。" 当然,推荐《我的兄弟王小波》这本书,也是因为王小平写得实在是好。

赵步阳认为,虽然王小平并非专事写作,但是从这本书来看,他的文字能力亦不让其弟。书中很多部分写来都是光彩四溢、通透洒脱,特别是在谈到阅读的那些部分如 " 文字之缘 "、" 反熵现象 "、" 上大学 ",王小平手术刀一般的精准回忆,真是给我们生动解剖和再现了他与胞弟小波在艰难时世里的读书之旅:" 找起书来大不容易,看起书来如疯似狂 ";" 貌似无理的偏执 " 终造就了小波这样的逆潮流而动的 " 反熵者 "。李银河在这本书的封底写道:" 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绝非溢美之词。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其所言委实不虚。

从文字风格上来看,王小平与王小波略有不同,赵步阳说," 王小波的文字感觉更轻灵一点,在文章里的他是‘躲闪腾挪’的,仿佛是‘空降兵’;而王小平则有一种‘短兵相接’的感觉,平实亦不乏幽默。当然他和弟弟一样,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布道者’,但是从广博的阅读所得来的智慧与思想的厚度,还是不可遏抑地从字里行间显现出来。"

" 我感觉对于 70 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王小波的影响很大,阅读王小波,甚至有启蒙之功效。我也并不例外。" 赵步阳说," 如果你没有读过王小波,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你会有兴趣走近王小波。以前我读王小波,自以为已经很了解他了,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仿佛王小波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已跃然眼前,我似乎更理解他的文章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接触和理解王小波的一个独特门径。"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王小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