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皮问题,一直是中国足球绕不开的话题。
2016 年的一场中超联赛,长春亚泰主场对阵上海上港。不过,一场本该是球员唱主角的中超比赛,最终却被经开体育场的草皮成功抢镜。
而那一年,亚泰的成绩也不必多说,一直在保级区苦苦挣扎,直到最后一轮才奇迹般的保级成功。或许是成绩的巨大波动,亦或许是外界的诸多批评刺痛了球队高层,所以在痛定思痛之后,近两年亚泰的场地情况都有了不小的改观。
相比于过往的任由草皮自由生长,在最近两个联赛冬歇期,作为中超版图纬度最高的球队,亚泰在草地的保护上可以说下足了功夫。首先,地处东北,漫长的冬季,严寒的气候都是草皮维护的 " 天敌 "。毕竟中超不是跨年联赛,亚泰的主场也没有地暖设备,所以给草皮铺上 " 棉被 " 这种看似原始的办法,实则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娇贵的草地,也为草皮的提早返青打下了良好基础。
时间回到本赛季,虽然搬了新主场,但是球队对于场地的维护力度并没有就此减轻。
通过亚泰的情况看得出,场地问题并非是难以解决,如果俱乐部花了心思,场地问题都能得到改善。比如向来有中超菜地之称航海体育场。
再比如恒丰主场贵阳奥体中心,上赛季连球队主帅曼萨诺都忍不住吐槽。而今年,体育场的草皮情况也有了不错的改观。而河北华夏幸福,还聘请了西班牙马洛卡俱乐部的园艺主管贝尼托 · 马特奥这位鼎鼎大名的草皮维护专家,来维护球队的场地。无论你承认与否,中超确实在一直向前看。
但是,中国足球毕竟不是只有中超,毕竟不是只有那 16 支球队,作为低一级别的中甲联赛,或许在实力层面有所不及,但是在最基本的场地维护方面,属实不应该打上折扣。
以同处东北的三支中甲球队,延边、辽足、黑龙江为例。本赛季,他们的主场草皮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辽足的场地,虽然随着天气转暖,草皮有返青迹象,但仍然 " 青黄不接 "。
黑龙江的场地,更是遍地枯黄,如果说相比于长春,哈尔滨的纬度更高,气候更寒冷,这是导致场地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那么沈阳的场地情况仍然不理想则有些说不过去。当然,相比于中超,中甲对于场地的要求肯定没有那么严苛,但是如果是一支有想法的球队,维护好自己的场地,这应该是最基础不过的了。
再看一下延边的场地,是否也让我们想起了 2016 年的亚泰。
前两年球队还未降级时,球队对于场地的维护费了心思,花了气力。但是随着球队降入中甲,俱乐部对于场地条件的追求也下降了档次。
好在,最近延边似乎也感觉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对球场的草皮进行了更换,虽然可能有些地方还有待提高,但是能够做出改变就证明球队不是想虚度赛季。
确实,对于中国球队而言,场地的维护看似简单,实则并不那么容易。由于大部分球队没有场地的所有权,所以这就变相加大了场地的维护难度,往往一场演唱会就会让球场面目全非。但是如果这就是对球场置之不理的理由,未免太过苍白。俗话说," 细微之处见真章 ",如果每支球队,都能够在场地这样的小问题上花上心思,那么汇聚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推动中国足球向前行进的动力。
中国足球,留在构思蓝图的幻想,不如脚踏实地开始做起。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