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27
确认过专注的眼神,他们是非遗小小传承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然 黄艳 / 文 施向辉 / 摄 叶子 / 视频)南京名城会期间," 创承智造 " 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时尚发布中心开展,50 名全球设计师及艺术家的 80 多件创变作品亮相,为老旧样貌注入了当代活力,惊艳了世界!5 月 27 日,作为名城会非遗创新的活动之一," 一起来传承——走进非遗大师课堂 " 活动开展,40 位南京小学生来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学习非遗项目,当上非遗小小传承人,让非遗传承下去。

创新与传承,00 后 10 后来参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孩子们走进民俗博物馆的非遗课堂,亲手体验秦淮灯彩、脸谱、南京剪纸、布艺的制作。

据悉,这场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明办、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文联主办,现代快报 · ZAKER 南京、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共同承办的 " 一起来传承——走进非遗大师课堂 " 活动,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名城会的活动之一。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南京市唯一一所展示南京民风民俗、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 双博馆 ",馆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博物馆长期围绕 " 弘扬民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 主题开展各项非遗保护工作。在这里可以了解南京九十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展演。

画脸谱剪龙猫,非遗收获小粉丝

" 小朋友们看,这个脸谱画的是谁呀?"" 孙悟空!" 早上 9 点半,非遗大师课堂正式开讲。在脸谱课上,非遗传承人王志海先给孩子们展示了各种脸谱的样式," 生、旦、净、末、丑,每一个戏剧脸谱都有不同的扮相和含义。" 王志海告诉记者,他的课堂总是从最基本的戏剧脸谱知识开始," 传承不仅仅是做手工,还应该让学生们知道来龙去脉,有最基本的了解。"

" 我要给我的脸谱多涂一些蓝色,我喜欢蓝色。" 南京市建康路小学三年级学生陈江徽正在用右手绘制脸谱,而他的左手上还绑着绷带。他告诉记者左手是在学校运动的时候受伤的,不过这并影响他来参加活动," 我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校也参加了剪纸社团。"

记者在课上还发现,很多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脸谱形象," 我以前没有看过戏剧,现在特别想进剧场看一出。" 陈江徽说,自己做的脸谱要带回学校展示给同学看," 他们肯定都没见过!"

南师大附小一年级学生张一诺绘制的是一个橙色的脸谱,她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 我要回去戴给妈妈看!" 张一诺说。

" 所以我给孩子们上的课都是普及课。" 王志海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都不喜欢看戏剧,以至于孩子们也很少能接触到," 非遗的传承首先要有庞大的接触人群,才有可能会有一些孩子真正喜欢上。" 一节脸谱课上完,王志海也确实收获了很多小粉丝,学生们都争相试戴彼此的脸谱,摆出 pose 拍照留念,玩得不亦乐乎。

" 阿姨你看,这是我剪的龙猫!" 在剪纸课上,学生们争相给记者展示他们的剪纸作品。有龙猫、螃蟹还有窗花。教授剪纸课程的是南京剪纸市级传承人张钧,身为 80 后的他,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剪纸,在课程的设置上专门做了调整," 从最简单、最传统的花样开始,比如说窗花,这样孩子们都能剪,也能有一种文化传承感。" 传统之余,张钧还教孩子们剪了很多新花样,比如说龙猫," 这样能调动大家的兴趣。"

做花灯绣香包,争做巧手小小传承人

秦淮灯彩文化可以追溯到三国东吴时期,至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除了传统的宫灯、走马灯以外,还有兔子灯、荷花灯、龙灯、狮子灯等。秦淮灯彩汲取了中国传统扎纸、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 秦淮灯火(彩)甲天下 " 的声名早已享誉海内外。2007 年,秦淮灯彩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授孩子们制作花灯的是秦淮灯彩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曹家世代做灯,传到曹真荣时已经是第三代。受家学影响,曹真荣七八岁就迷上了扎灯,扎了 60 多年花灯,连手上的指纹都磨没了。在曹真荣的指导下,孩子们的花灯扎得有模有样。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孩子们在大师的帮助下,自己装饰半成品花灯,要把一片片花瓣贴上花灯的主体。" 老师老师,怎么我的花瓣都长反了?"" 老师老师,我的花瓣都粘在一块儿了!"

曹真荣大师耐心地手把手教授:" 第二层要在第一层下面一公分,你看,你这都跑到上面去了。" 粗心的小朋友这才发现问题,赶紧返工。现场有不少小朋友结伴而来。" 我是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五(1)班的霍京菁,这是我的表弟朱恪正,他才上二年及。" 小姐姐早早做好花灯,还指点起弟弟来。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端午节了,在端午节佩戴香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布艺香包的制作课程成为了很多小学生的首选。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教授课程的竟然是一位男老师——南京唯一一名绣花男艺人高勇。他继承了母亲做鞋柔、软、针法细腻的特点,又借鉴了北方布艺粗犷、大胆的手法,做的香包色彩鲜明,让学生们都爱不释手。

" 很多小朋友是第一次穿针引线吧?" 高勇老师发问,果然,就穿针这一个开头,就难住了不少小朋友,大家想尽办法,把线头捻了一次又一次,甚至要请老师帮助才能完成。" 看,这是我缝的香包。" 金陵小学的男生丁卓阳告诉记者,缝香包也是个力气活儿,像他这样强壮的男生也很擅长。香包不仅要缝,还要串珠子,加穗子,哪一步做得不到位,都会影响美感。孩子们用专注的眼神,认真的状态,完成了他们的作品。

学习完非遗课程,部分感兴趣的孩子又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参观了十几位非遗大师的工坊。微雕、竹刻、绒花、泥塑、布贴画 …… 学生们一一走过,每样作品都想要摸一摸。" 哇!这个微雕里面的《陋室铭》我会背呢!"" 这个泥塑小狗狗好可爱啊!"" 天,这竟然是用布贴上去的!"…… 大师们精湛的技艺,让孩子们看得如痴如醉。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猫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