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 " 文化味儿 ",让国庆假日 " 成绩单 " 更靓丽。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和不容低估的巨大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 90% 的游客在假期参加了文化活动,超过 40% 的游客参加了 2 项文化体验活动,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达到 40% 以上,37.8% 的游客花在文化体验的停留时间为 2 至 5 天。" 文化味儿 " 浓郁,助推着国庆 " 假日经济 " 红红火火。
新兴消费模式蓬勃发展,为 " 假日经济 " 注入新活力。国庆假期,共享民宿、网络购物、网上订餐、定制旅游、移动支付等新消费模式持续火热。据商务部监测,黄金周前 6 天,一些电商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 20% 以上,一些网络订餐平台订单数同比增长 50% 以上。吃穿用等传统消费提质升级,线上线下、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式消费引领潮流,消费升级势头不减," 假日经济 " 活力更足。
" 假日经济 " 红红火火,折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更是告别了 " 票证时代 ",走过了 " 温饱阶段 ",迎来了 " 全面小康 "。从 " 买得到 " 到 " 买得好 ",从买商品到买体验,居民消费正加速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国庆假日 " 成绩单 " 背后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 1978 年实际增长 22.8 倍,年均实际增长 8.5%。
无国无以为家,无家不能成国。" 假日经济 " 红红火火,背后还是 40 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数据显示,1978 年中国的国民总产值只有 3678.70 亿元,而到了 201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 82.71 万亿元。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的复杂时期,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庆假日的交通、餐饮、购物、娱乐等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这份 " 成绩单 " 明确传递出 " 中国实力 "。
" 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今年前 8 个月,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平稳,经济结构在优化、经济效益在改善以及发展质量在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由国庆长假衍生而来的 " 假日经济 " 独特现象,就堪为展现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生动样本。可以肯定," 稳 " 的基础得到巩固," 进 " 的态势趋向有力,中国经济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秦平)
来源:陕西传媒网
往期精彩回顾:
监制:孙文生
审核:任虎鹏
责编:李轲暄
编辑:马丹妮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