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1-13
如何破解因病致贫返贫?委员建议:加大医疗精准救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 / 文 赵杰 / 摄)都说 " 病来如山倒 ",有时候倒的不光是人,更是一个家庭。1 月 12 日,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报到现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徐州市委主委隋旺华很是关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他建议健全医疗帮扶机制,以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比如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

△隋旺华

隋旺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曾前往苏北一些贫困乡镇调研,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一旦生病,就只能拿出吃饭的钱看病。" 还有的家庭,刚刚脱贫,结果家里有人生病,就又返回成贫困户。"

在隋旺华看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脱贫不易,与医疗救助落实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医疗救助涉及扶贫办、民政、残联、工会、卫生、医保、财政等多个部门,彼此之间信息不共享。许多部门系统中数据又没有经过读卡识别录入,经常因信息重复或比对不上,影响参保人享受医疗救助待遇。而且,个别地市医保费用虽已实现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功能,但医疗救助还没有实现该功能,医疗救助对象还要先垫付费用再回到当地手工报销。

隋旺华还认为,救助退出机制也存在问题。现行政策是贫困类别和救助待遇挂钩,脱贫后相应的救助类别身份也被取消,次月将不再享受救助待遇。" 这样的退出机制过于生硬,容易导致再次因病返贫。" 他称,尤其是有慢性病或大病的刚脱贫家庭,期盼能继续享受一定时期医疗救助,以渡过难关。此外,资金筹集不到位和不足也是脱贫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苏北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如何实施医疗精准救助,帮助贫困户脱贫?隋旺华提出几点建议:一方面由医保部门牵头负责各类贫困人员信息收集、更新、录入,精准识别贫困人员、贫困家庭。对刚脱贫人员进行筛查,对慢性病和大重病家庭做标记。在医疗救助退出机制上,借鉴建档立卡帮扶政策、脱贫暂时不脱帮扶政策,对慢性病和大重病家庭即使其救助类别身份消失,仍按原身份继续享受一定时期医疗救助政策(建议不少于 5 年),以巩固扶贫效果,做到返贫精准识别。另一方面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医疗救助结算平台的各项功能,尽快实施医疗救助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他还建议省级财政应加大对苏北一些地区的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宣传,通过社区把政策宣传到每个贫困户。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医保 异地就医 省政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