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2-19
深晚领读|浪漫烽火 一对美国夫妇眼中的二战中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洛杉矶的一间客厅里,一位年近 80 岁的老妇人对着面前的小孙女娓娓道来。她背朝窗户,坐在沙发上,身穿一件黑色毛背心,上面绣着一棵圣诞树。手中轻举一杯白葡萄酒,一边讲着,一边挥舞着另一只手。

她送给了她孙女一台 1930 年制造的科罗娜-4 打字机,说是她表兄的遗物。

老妇人说,她的表兄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地区报纸、杂志和电台的通讯记者,在此之前,他作为交换生住在中国。他的名字叫梅尔威尔 · 雅各布,人们都叫他梅尔。

老妇人打开一个银色盒子,盒子里装的是马尼拉文件夹。这些文件夹或题为 " 蒋夫人 "" 滇缅公路 ",或写着 " 菲律宾剪报 "。因为时间久了,6 本棕色影集已经有些粘连,但里面的照片是用玻璃纸保护得很好,照片里有丛林间互相递烟的士兵;有穿着牛津衬衫、半卷着袖子站在堆满报纸的桌子前大笑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还有穿着凉鞋和长袍,坐在损毁过半的房屋前的瓦砾堆上的中国男子。

衣橱里有些装有底片和救援组织小册子的信封,还有一个装着 16 毫米胶卷和褪色墨水标签的饼干盒,浅绿色的硬纸箱盒盖上用黑笔写着 " 二战信件 ",里面是一些来自中国战场的打印报告,从法属中南半岛发往美国新闻局局长的电报复印件,以及寄给《时代》杂志的信件。

其中有一份是梅尔发给《时代》杂志新闻编辑大卫 · 哈尔伯德电报的复写抄件,信中介绍了马尼拉城火热的除夕夜:道路被封锁,港口塞满船只,这些船要么已被日本飞机炸毁,要么因为装满撤退美军而不堪重负。

" 我们现在一艘船都没有了,就算有,日本海军也正在马尼拉湾等着," 梅尔在信中写道," 日本军队火力全开,正从吕宋岛的北部和南部逼近马尼拉,大量的俯冲轰炸机在天上盘旋,巴丹半岛似乎连一周都撑不下去。"

关于梅尔的故事,便在老妇人的口中徐徐展开 ……

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梅尔,曾作为交换生在中国岭南大学学习,深入了解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太平洋战场。他的爱人安娜丽曾是著名编剧,厌倦了虚浮不实的好莱坞后,也奔赴战争一线。两人在中国时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曾躲在战时重庆的防空洞中,也目睹了国名党政府的腐败,发表了很多反对日军侵略的文章,一旦被日军抓捕,势必被关进集中营,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当日军入侵菲律宾,意图侵吞整个亚洲时,他们便开始了逃亡之旅 ……

梅尔曾与麦克萨瑟、宋美龄等高层关系密切,他的婚礼宋美龄亲送贺礼,他的葬礼麦克阿瑟亲赴吊唁。

著名记者比尔 · 赖瑟,通过梅尔的私人书信、深入的历史调查和大量的采访,真实再现了夫妻二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惊险刺激的传奇经历,写下了《二战梦魇: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该书日前由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

《二战梦魇: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

[ 美 ] 比尔 · 赖瑟著

新星出版社 2019 年 1 月

深圳晚报记者姚峥华

相关标签

二战 美国 逃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