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3-10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五丨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乡村兴则国家兴 " ,微信公众号 "@人民日报评论 " 昨天推出的同题评论一语道破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3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与各位代表深入交流,就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 "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 的 " 全面振兴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愿景振奋人心。乡村,不只有炊烟袅袅的景致,还有渴望出彩的心脏。

在题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的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中,着重分析了这样几点: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顺应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势,让绿色成为 " 三农 " 发展的底色;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把农村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聚焦增进农民福祉这个宗旨,多下补短板、利长远的功夫。

改革开放让无数的乡村旧貌换新颜。吃饭问题是重中之重。有粮心不慌," 吃上好饭 " 的路径打通了;改变农村面貌,必须从发展质量上做足文章;改革是中国人的追梦伟力,农村同样需要把各项好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断提高农民福祉,是振兴农村的要点。毫无疑问,在这几个方面发力,以一个字来说明,就是 " 实 "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寄托着一代代农民的心愿,必须实而又实。

乡村振兴的进程,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其中,种种考验非常实际,有没有完成好答卷一目了然——农村的水有没有绿起来,农村的庄稼有没有种起来,农村土地的红线有没有 " 守 " 好,农民的荷包有没有鼓起来 …… 这些事儿,对应的是政策落实的扎实程度、制度保障的厚度。

" 小桥流水人家 " 是婉约而带有乡愁意味的表象。表象的背后,是把乡村建成美好家园、文明重镇的决心。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好政策频频出台,金点子连连抛出。例如,新华网报道提及,得益于浙江省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 工程的推进,温岭市花溪村迎来新生。在湖北潜江," 虾稻共作 " 正在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政策温度,制度善意,激发的是创新动能。一以贯之的制度和政策,是诸多事务性工作不跑偏、不变形的坚强保证。

昨天,新华网推出 " 读懂两会 " 系列网评,《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一文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下,各地乡村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发展快一点,实力不输城镇;有的则进步幅度小一点,或者明显落后。乡村建设,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还有很多难关要闯。这也是 "@人民日报评论 " 前述评论所言 " 决胜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 " 的原因所在。

但无疑,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实到位,把制度建设当成关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有收获不完的果实。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全国两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