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18
深晚报道 | 快告诉爸妈 在罗湖养老很温馨 六类健康养老模式呵护TA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6 日上午,深圳罗湖 " 双周发布 " 在罗湖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 医养结合 " 专场。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公司 3 家单位作主题发布。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孙美华出席发布会。

据悉,罗湖通过健康宣教、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打造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机构支撑、社区示范、居家签约、互联网 + 这六种健康养老模式,从而形成了 " 两个六 " 的管理服务机制。

五年的耕耘,罗湖结出了健康养老的硕果,2015 年,罗湖入选实现 " 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 ",2017 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案例,同年获得全国 " 敬老文明号 ",同年 11 月被确定为 " 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 ",2018 年获得深圳市家庭发展十大品牌项目。

过去的五年间,罗湖老人度过了温馨的老年时光,诸多温馨故事让人动容。

故事 1:曾女士在关爱病区度过生命最后 126 天安详走了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院长邱传旭在发布中表示,2014 年 8 月 8 日,罗湖迈出大胆的一步,在拥有 952 张养老床位的区属养老机构内设置了首家医养结合医院——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短期入住、康复、养老为一体的老年病专科医院。

2018 年 8 月,老年病医院设立了 " 关爱病区 ",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他们将为入驻老人提供 " 四全照顾 " 服务,罗湖区就此形成了以老年病医院为中心,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络,以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科、疼痛科为支持,延伸至居家、日照中心及养老机构,组成一个多元化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患有晚期肺癌的曾女士就在这里度过了生命最后 126 天安详地走了。她曾经在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但是病情得不到控制,也曾经因为疾病和治疗而引起的疼痛和痛苦试图轻生。

来到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的关爱病区后,医护团队首先通过家庭恳谈会设法了解曾女士平时和以往的爱好、信仰、文化等,然后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安宁疗护方案,包括曾女士的爱好,包括如何跟她建立联系,包括每个家庭成员跟她的关系,都一一做了分析。

医护人员不断鼓励和陪伴曾女士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活动,慢慢地打开了曾女士的心扉,打开了心结,曾女士逐渐面对她的疾病,她同时写下三个心愿,在医护团队的陪伴和帮助下,三个心愿也得到了满足,在医院度过了平静而充实的 126 天,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去了。

故事 2:林大爷有个 " 特别的家庭成员 "

除了 " 养中有医 " 模式,罗湖的 " 医中有养 " 也应用广泛,在病房提供全天候的全照顾服务,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医院内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丰富的老年人活动。

同时,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也计划对一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托管,设有 200 张养老病床,充分利用中医药为养老提供服务。

此外,罗湖养老模式一种的 " 居家签约 " 应用广泛,到目前为止罗湖区累计为 65 岁以上的老人建立的家庭病床有 2937 张,目前一共有 6.5 万 65 岁以上的常住老人完成了家庭医生的签约。

家庭病床极大地舒缓了大医院的病床压力,也减轻了老人以及子女的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90 高龄的罗湖居民林大爷就享受了 " 居家签约 " 养老模式带来的良好服务。他子女都在国外,长期独居,两个月前因为前列腺重度增生在医院做了手术,回到家以后,家庭医生很快给他建立了家庭病床。

在照顾过程中,医护人员又发现林大爷出现了尿路感染,所以马上帮其转诊到老年病医院住院。经过老年病医院 11 天精心的照料,林大爷就撤除了尿管出院了,回到家又马上建立家庭病床。

这一来一回的过程,林大爷对罗湖医院集团的服务产生了信赖和依赖,家庭医生已经成为了林大爷家里一位特别的成员。

故事 3:金兰姐妹林婆婆和黄婆婆一起在家乡黄贝岭养老

罗湖区还有另外一种典型养老模式 " 社区示范 ",指的是黄贝岭养护中心。有着 650 余年的历史的黄贝岭村,65 岁以上的接近 1000 人,如何让老人家能够 " 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黄贝岭股份公司经过 5 年的打造,黄贝岭养护中心 2018 年正式开门营业。

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张哈明表示,黄贝岭养护中心一直以 " 感动照护、快乐生活 " 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最幸福养老院,一大特色在于人性化,将养护中心就设立在家门口。

对入住养老中心的老人而言,没有离开熟悉的社区,对居住在附近的家人,探望老人十分方便,老人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也是独特的南粤文化养老模式。在这个养护中心可谓 " 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

张哈明讲起了金兰姐妹林婆婆和黄婆婆的故事,他说,林婆婆住进黄贝岭养护中心时,处于长期卧床的状态,她插着胃管,而且医生说她已经患有严重的认知障碍,连她的家人都已经不认得了。

但当她走进黄贝岭养护中心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多年来一起生活的金兰姐妹黄婆婆,她们见面以后就开始慢慢地聊家常,回忆当年一起在农田耕作的亲密合作,说到你插秧,我放水,你放水我开闸等种种事情。

张哈明同时讲起杨婆婆,刚到黄贝岭养护中心的时候非常抗拒交流,很不喜欢跟任何人说话,经常闷闷不乐。但医护人员坚持每天都去跟她沟通,每天都去看她,每天都问她一些事情,最近,她主动跟医护人员说,她想去广场跟大家一起跳舞,这让杨婆婆的家人都很开心,说老人家状态是许久以来最好的。

走进黄贝岭养护中心,1 楼是黄贝岭社康服务中心,2 楼是空中花园,3 楼是食堂和会议室,4 楼是康复室、日渐照料室和宁养房,5-10 楼是老人居住区域,全部都是木色的暖色彩的设计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日本进口的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洗澡机 , 除了洗澡功能之外,也有泡浴、按摩等功能,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每次用它洗完澡以后脸上都会不经意地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黄贝岭养护中心还有一个独特的空中花园,与黄贝岭老村的池塘是无缝连接,住在养护中心的老人,每天都可跟黄贝岭其他居住在家里的老人一起跳操或者参加社区活动,这让老人家感觉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熟悉的家和社区。

无论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更健康、更安全、更幸福。在罗湖养老的温馨故事还在继续 ……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 文 罗湖区新闻中心 / 图

相关标签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