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8-28
深晚书评|对意识的私密性的折中消解——王晓阳《意识研究》读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者按:意识问题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有一百个研究意识的学者可能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对意识的看法。它在当代哲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属于这个世纪人类想要攻克的科学难关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王晓阳的《意识研究》,这里刊发书评人叶峰的书评,也期待吸引更多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意识问题也许是当代哲学与科学中的第一难题。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已经使得许多传统哲学问题从哲学研究领域脱离,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哲学思辨对它们不再有意义。对于很多充分了解当代科学成果的哲学研究者来说,这些问题甚至包括了有关真理、意义、道德、人性等等的传统哲学问题。但意识问题可能仍旧是个例外。从神经科学进路研究意识的科学家也常常承认意识还是个谜。例如,意识的信息整合理论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一种关于意识的神经科学理论,而它的主要倡导者、神经科学家托诺尼最近撰文专门讨论意识的本体论问题。这篇论文中充满了关于存在、存在的类型等等的形而上学思辨。显然,托诺尼也认为澄清本体论的基本概念是回答意识问题的一个关键。

一般认为,意识问题中的困难源于意识的主观性、私密性及感受质特征。主观性和私密性使得意识似乎有别于任何可被客观地观察的自然事物及属性,而科学只能研究那些可被客观地观察的自然事物及属性。类似地,意识的感受质特征似乎无法从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方面得到解释,而科学的解释目前都是功能、结构和因果的解释。意识的这些特征似乎使得意识落在了科学能够研究与解释的范围之外。说明意识的主观性、私密性及感受质特征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与其他自然事物及属性(尤其是人脑及其活动)相关联,这一般被称作意识的困难问题。这个所谓意识的困难问题是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哲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新提出或重新表述的相关哲学观点包括多种形式的物理主义、二元论及中立一元论,其中物理主义是主流,包括多种形式的还原与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王晓阳的专著《意识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尝试提出一种新的、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如果笔者理解得不错的话,王晓阳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认为有不可还原的意识等心理属性,尤其包括不可还原的自我、主体和感受质。因此他的观点属于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与还原的,包括无我、无主体的物理主义不同。但另一方面,他否认意识属性尤其是感受质具有人们直观上所认为的私密性。消解意识的私密性是他的立场有别于其他非还原物理主义立场的主要特征,也是他回应各种反物理主义论证及澄清有关意识的各种谜题(包括私人语言论证、他心问题等)的主要策略。他的专著的核心是第四章和第四章的附录,它们提出了两个消解意识的私密性的论证。第一个论证(如果笔者理解得不错的话)似乎是从有意识活动的串行原则出发得出,产生主体的意识活动和产生意识对象及感受质的意识活动不会被包含在另一个单一的意识活动之中,因此主体与其意识对象及感受质之间并无绝对私密的联系。第二个论证似乎是提出,常识中的 " 主观性 " 概念包含一个幻像,消除了这个幻像之后,既可以保留意识的不可还原性,保留不可还原的主体、感受质及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的直接性,又可以否认它们的私密性。所以这是一种比较保守或折中的物理主义立场。保留不可还原的主体、感受质及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的直接性,是要保留人们常识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一些直觉,因此不像还原的,无我、无主体的物理主义那样反直观。这是其保守、折中之处。否认意识的私密性,则保证了科学可以认识与解释意识,拒绝了对意识的神秘主义或二元论态度。因此这还是物理主义。(由于意识难题及王晓阳的观点的复杂性,笔者对他的理解不一定非常准确,有兴趣的读者应自己阅读他的著作。)

为了给自己提出的新理论提供动机,王晓阳的专著还广泛地分析批评了其它相关的哲学观点,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同时,作为对自己的理论的补充论证及应用,专著还利用其对私密性的消解来分析私人语言论证、他心问题、指称问题等传统哲学问题。

意识问题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有一百个研究意识的学者可能就有一百种不同的对意识的看法。对王晓阳的观点肯定也会有争议,不论是具有更强的物理主义倾向的学者,还是有一点二元论倾向的学者,或是其他的非还原物理主义者,都可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王晓阳的观点和论证提出批评。但王晓阳的专著在国际研究前沿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论证,因此尽管争议难免,笔者相信它还是很有价值的,值得学界去分析、争论。

王晓阳的研究的专注性与系统性应该尤其值得赞赏。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研究似乎经历了几个阶段。一开始是结束几十年的封闭状态,重新引介西方二十世纪初的几位最重要的哲学家。就分析传统的哲学来说,主要是引介弗雷格、罗素、逻辑经验主义者、维特根斯坦等等少数几位大哲学家。这一时期国内的哲学研究工作似乎只是引介,而且只是引介个别主要人物,真正独创性的研究工作似乎很少。而且在这一时期,哲学研究似乎被默认为就是研究几位大哲学家,而不是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第二阶段是开始引介稍为次要一些的西方著名哲学家及他们的理论,包括他们对前述大哲学家的分析、批评或改进,比如,蒯因、达米特、戴维森、克里普克等等。这一阶段国内的哲学研究工作似乎也是以介绍评述为主,很少独创性的研究,但与前一阶段相比是个进步。对更多的西方哲学家及他们的理论的介绍,丰富了国内学者对国际上的哲学研究状况的了解,而且,被介绍的国外哲学理论越来越多,也使得国内学者慢慢转向关注那些哲学问题本身,而不是围绕某个国外著名人物来做研究。

最近十多年来国内的哲学研究似乎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其特征是,国内多数从事分析哲学研究的学者完全不再围绕一个国外著名人物来做研究,而是专注于某个很具体的哲学问题,充分掌握国际上关于那个问题的研究文献,尤其是一些较新的研究动态及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和论证,写一篇有独创性观点和论证的,达到国际哲学期刊的发表水平的论文。这无疑是很大的进步,是参与国际哲学界的争论,与国际同行平起平坐地做研究。

但笔者想借评论王晓阳的著作的机会提出,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力求更上一层楼。笔者有个印象(当然也许不太准确),国内分析哲学界很多很聪明的青年学者,并没有计划去花七、八年或甚至更多的时间,很专注、系统、深入地研究某个较大的哲学问题,以期最终提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也就是说,似乎许多很聪明的青年学者做研究的方式有点像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找一个可以写出达到国际发表水平的论文的小问题来做研究,写一篇高水平论文,争取在国际上或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而不是做更长期的规划,期待做出更系统的、更大的成果。写出达到国际发表水平的论文确实是很值得努力的,而且在国内可能也就是近年才慢慢多起来,可能不少人甚至目前也还在朝那个方向努力,还不能说是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我们也可以努力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对那些很有功底的青年学者来说。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确实不鼓励学者们这么做。积累许多年写出一本满是独创性想法的几十万字的专著,可能在计算研究成果的得分的时候,还不如两篇总共才两万字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而且,耽误了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还会带来很大的考核压力。计划做长期的研究所面临的创新性思想枯竭这个风险也更大。但既然已经选择了做哲学这种比较 " 玄虚 " 的学术研究,相信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很出色的青年学者应该不会满足于写出国际发表水平的论文这个目标,相信他们应该都希望能对那些重要的、核心的哲学问题说出一些有真正价值的话,做出更实实在在的成果。至于现行学术评价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压力,我们应该可以尽量努力使得评价体系变得更合理一些 ,而不是因之放弃更高的学术追求。

王晓阳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探讨意识问题,尝试提出一种更好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对意识现象的解释。他在这本专著中展示了一些较为系统的观点和论证。笔者认为这种执着的研究精神非常值得赞赏。对于这样目标较宏大、持续进行中的研究,对其学术价值的评价也应该是更长远的过程,很难期待立即或甚至两、三年内就对这种学术研究的成果的学术价值做出较确定的评价。这也是从事这种长期的研究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即多年努力的成果不一定能够很快得到认可。但承担这种风险对一个认真的学者来说应该是值得的。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这种长期的、持续的研究持鼓励的态度。尤其是对意识问题这种争议性非常大的问题,国际上的著名专家们自己都持有很不相同的观点。在评价这种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站在一个更为中立的立场,看看一种研究策略是否有继续深化、系统化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笔者相信王晓阳的探索是有价值的,期待他能够继续下去,使得这一非还原物理主义进路更加完善。笔者也期待国内学界能够对他的研究做出回应,就他的观点、论证进行争论。鼓励学者去制定与执行长远的研究计划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做出学术上的回应,即使是批评性的回应也好于忽视。只有有效的学术争论才能够鼓励学者们沉下心来,追求更长远的、更高的学术目标,而不是仅仅操心能发表几篇权威核心期刊或 AHCI 期刊论文。

《意识研究》

王晓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月

特约撰稿 叶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