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06
深晚报道|“五全”照顾,中山七院安宁疗护病房呵护患者生命最后一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我们知道目前的医疗技术无法治愈我儿子得的这种病,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现在只希望他能少受点苦,不要那么痛了。" 小斌妈妈说。在中山七院安宁疗护病房门口,有一块大大的留言板,上面有很多写满了字的便签纸,有的是医护人员的祝福,有的是患者和家属的感受,还有一些是对于 " 死亡 " 的思考 …… 小斌(化名)是这个特殊病房的患者,他将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安宁养护病房

" 希望他能少受点苦,不要那么痛了 "

小斌是一位 14 岁的脑脊髓间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生病已经 3 年多了。3 年来,小斌的父母带他辗转北京、广州等地,赶赴各大知名医院求医,但是今年小斌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被多家医院告知治愈无望。

" 多亏了神经医学中心的周列民教授,非常感谢他愿意收下我们。后来听说这里有安宁病房,我一听很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现在就是希望他能够少点痛苦,真的要走的话也好好地走。" 小斌的妈妈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为了孩子无论做多大的牺牲她都愿意,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她都愿意去试。几年来的求医之路虽然艰辛,但她都没有怨言,可是看到医生一次次的摇头,看到孩子在病魔的折磨下痛苦的挣扎,她开始反思,如果现在的医学真的治不好孩子怎么办?

看到小斌状态越来越差,她只希望孩子的最后一程能够走得好好的,能够有尊严地走,而不是插满各种管子,承受着巨大痛苦离去。

安宁疗护病房护理负责人袁远指出," 院长何裕隆一直强调‘医者仁心’,中山七院致力建设有温度的医院,安宁疗护是体现医者仁心的方式之一,是对生命的最大敬畏。"

8 月 9 日,小斌转入安宁疗护病房。为了减轻小斌的痛苦,医院多次召开多学科讨论,充分尊重小斌和他父母意见的前提下,制定最优的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案。

" 小斌每次疾病发作时,疼痛程度也相应增加。我能为他做的就是轻轻抚摸他的疼痛部位,同时告诉他自我放松的方法,陪他聊天,给他讲他感兴趣的小故事。有时候,一颗棒棒糖的诱惑力都足以帮他暂时减轻痛苦。" 一位安宁疗护病房的护士在留言板上写道。除了医护人员,医务社工每天也会到病房探访,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除了临床治疗,这些细节都展现安宁疗护的人文关怀。

小斌的病情还在不断恶化,但能够减少一些痛苦,也让小斌妈妈心里得到了一丝宽慰。

▲多学科病例探讨

多学科协作,给予患者 " 五全 " 照护

2019 年,深圳市入选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中山七院成为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单位之一,将牵头构建光明区家庭 - 社区 - 医院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安宁疗护深圳模式。

" 安宁疗护是我院临床医学人文建设的一个突破点和落脚点,为构建深圳市安七院宁疗护模式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山七院副院长张常华说。

近期,医院启动 " 时间银行 " 项目,组建了安宁疗护专项志愿服务团队。" 每位志愿者都可以获得个人专属的时间银行卡以及相应的电子账户。当自己或家人遇到困难时,可以从‘时间银行’中支取‘被服务时间’。我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临终患者送去更多关怀。"

中山七院现已建立包括各专科医生、护理人员、志愿者、医务社工等在内的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医院坚持 " 全人,全程,全队,全家,全社区 " 的 " 五全 " 照护理念,从患者入住到出院或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将有各专科专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服务,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尊重患者的家庭文化脉络,协助家庭成员面对经历疾病事件的悲伤过程。未来还将深入社区,积极宣传 " 优逝 " 理念,让大众建立对安宁疗护的正确认识,培育正确的生死观。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方婵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