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2-27
31个日与夜,谢谢你,江苏医疗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峻 安莹)此时此刻,湖北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殊死鏖战,医务人员们面对的是一场 " 最硬的仗 "。

带着必胜的信心,江苏白衣战士争分夺秒,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为生命赢得更多主动权。

湖北战场上,截至 2 月 24 日,江苏共有 13 批次医疗队,2804 名医疗队员在武汉、黄石两地展开救治。

大年初一,万家团圆。147 名江苏白衣战士他们乘坐高铁奔赴湖北战 " 疫 " 主战场。31 个日与夜,在全国防控疫情一盘棋中,江苏尽锐出战,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数量全国最多," 含金量 " 最高。

医者仁心,出征的白衣战士们也为江苏 8000 万人民所牵挂。你们的拼搏,你们的坚守,你们的精益求精,我们都懂,谢谢你,江苏医疗队。

江苏医疗队,你们的拼搏,我们都懂

出征!出征!出征!大年初一,万家团圆。147 名江苏白衣战士带着匆匆整理的行囊,当天晚上 7 点半,他们乘坐高铁奔赴湖北战 " 疫 " 主战场。

" 我参加过非典,知道如何在前方排雷,请让我先上!"

" 国家需要责无旁贷,报名参加!"

一封封请战书,在微信群里刷屏汇集。无须动员集结,短短几个小时,抽组、建队、集结工作全部完成。

在网络上,一条网友配发的 15 秒视频,令人百看不厌,无比动容。南京禄口机场停机坪,红旗烈烈,迎着阳光放眼望去,江苏白衣战士即将出征,在他们身后是 6 架飞机编队一字排开,气势十足。有网友评论:" 气势恢宏,如钢铁洪流般的战士们出征,最终必将带着胜利归来!加油,武汉!" 那天是 2 月 9 日,元宵节的第二天,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958 人分别从南京禄口机场 、无锡硕放机场启程,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次,近千人一夜成军,逆风而上。

张明是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也是医院组建的第三批医疗队队员,2 月 12 日,他在日记里写道:

△张明

晚上 11 点多,正准备睡觉,上海仁济医院的陈主任发来一条微信:你们医院要再组织一支 160 人的队伍支援湖北!

160 人的队伍,40 名医生,120 名护士,我感觉机会来了,顿时睡意全无。我在等领导给我发消息,毕竟我老早就向他表达过想法,眼看就要 12 点了,实在按捺不住,再次表达了我想回湖北,回家乡,为抗疫做点贡献的想法。领导很快回复了我的消息,简单明了:这次要辛苦你了!

防疫前线形势严峻,江苏驰援步履不停。首批医护人员大年初一出征至今,江苏马不停蹄派出 13 批次医疗队,2804 名医疗队员在武汉、黄石两地展开救治。其中,不少医院把物资都给 " 搬空 " 了。除了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医护人员被派到湖北,江苏还派出了基层卫生队伍、生态环境队伍,协助处理医用废弃物,此外还在全国最早派出养老服务队伍。江苏可谓倾其所有,拿出 " 最硬的鳞 "。

" 江苏模式 " 迅速落地,成为战胜疫情的法宝

江苏医疗队到达湖北后,除了支援黄石的两批外,在武汉战场上,共 2480 名医护人员,主要分布在 6 个重症医院和 2 家方舱医院。在救治过程中,一个个 " 江苏模式 " 迅速落地,成为打胜这场战役的法宝之一。

" 如果这个动作再做不好,我就要打两巴掌,我现在是替你父母在管你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条件艰苦,但是既然到了这个战场上,我们就要把这场仗打赢!" 一声声略带嘶哑的话语、焦急舞动的双手、眉头紧蹙的神情 …… 这是 2 月 14 日下午,面对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的首批医护人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副院长刘云的一席话,果敢、雷厉风行。

就在当天,江苏省人民医院负责的重症监护病区创下了 " 落地即接管 ",一小时收治 40 多名患者的 " 江苏速度 "。

既要有效收治患者,又要避免医护感染,怎么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创新收治模式——混编收治、化零为整、洁污分区。何为 " 为零为整 "?根据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在符合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化的病情,将原本细碎的治疗环节尽可能集中归拢。此外,为隔离区内外的医生配备对讲机,隔离病房的医生可通过对讲机直接给隔离区外的医生下医嘱,既减轻了病区内医生的工作负担,也避免了反复穿脱隔离衣带来的不便,降低感染风险。

临危不惧、有条不紊 ...... 在武汉 " 抗疫战 " 中," 鼓医模式 " 也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肯定。

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于成功介绍,2 月 9 日,医疗队抵达,仅一周时间,治疗就显示出效果。"7 天,我们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共计 56 名,转出患者 4 人,现在院患者 52 名,危重症患者 10 人,重症患者 37 人,死亡患者 0 人,5 名轻症 / 普通型患者经初步评估等待转出。"

在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状态下,如何能够做到 " 临危不惧、有条不紊 ",其实并不容易。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 充挥发挥鼓医的专业能力、团队协作及管理优势,为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保驾护航!

△医生们在群里讨论患者病情

左手 " 望闻问切 ",右手 " 太极八段锦 "。2 月 14 日至今,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已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连续工作了 12 个日夜。2 月 21 日,由江苏省中医院组建的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会师武汉。2 月 25 日下午,两队合一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接管 B 舱 140 张床位,并开始收治第一批患者。

在众多方舱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特色的荆防败毒散颗粒剂、上感颗粒等中医药药方一经应用,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 与西医特点相结合,释放出更大功效,为轻症患者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应收尽收,把危重症患者千方百计拉回来

在医疗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时,2 月 9 日,武汉战疫迎来一个关键时刻。武汉发起总攻,开启 " 应收尽收 " 拉网大排查,落实 " 四类人员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法明确排除的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分类集中管理措施。

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压力也逐渐增大,尤其是重病人的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小伙伴们,在到达武汉 12 小时后,就接到了艰巨的任务。队长刘云、总护士长宋瑾带领 151 名医疗队成员,及时响应 "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 的号召,仅用了 2 个多小时,收治病人 61 人。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争取把重症患者变成轻症,把危重症患者千方百计拉回来,牢牢控制住疫情走向。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战士,关键时刻顶得住,充分体现了江苏医疗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潘纯记得初入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感觉:平静之下危机四伏,形式严峻。这是一名久经 " 生死场 " 医生的直觉。首次进行第一台 ECMO 手术时,由于要层层包裹,操作难度大大增加,他不太适应,整个安装过程需要 2 个小时左右。

经过近 20 天的磨练,这一切准备工作已经驾轻就熟。进行一台 ECMO 手术,大概 1 个小时就能搞定。

一位 38 岁的男性病人,病程已经有 23 天,之前进行了呼吸机、插管等治疗,没有明显好转。上 ECMO 后,该患者氧饱和度达到了 100%,生命体征稳定,这个病人有希望。潘纯也高兴得像个孩子," 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冠肺炎。"

△潘纯和邱海波(左一左二)

病毒在肆虐,战士一刻不松懈!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已经在武汉呆了 30 多天,他说:"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邱海波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医疗团队的作用,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已经有全国 10% 的重症医生集结在武汉、集结在湖北,同时我们有大量的国家医疗队在这里。我们有信心,把重症病人和危重病人的病亡率降低。有信心打赢这场抗疫的战争!"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困难面前他们始终冲在第一线

"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战疫一线,每每危急时刻,总听见这样一句铿锵誓言。

2 月 19 日,对于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长陶连珊来说,是个值得终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刚在武汉度过 50 岁生日的她,和 9 名获批预备党员分别在所在支部 ,右手握拳,面对鲜红的党旗,完成了入党宣誓。" 像党员那样去战斗,曾是我的梦想。如今夙愿达成,我将继续英勇战斗,让初心在‘疫’线闪光!" 陶连珊说。

在救治一线,广大党员喊响 " 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 ",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奉献担当的精神深深吸引和带动了一大批医疗队员。

△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举行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姚欣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自疫情暴发以来,他一直关注着疫情发展和重症病人的救治情况。作为党员,他更是做好了随时奔赴湖北支援的准备,当战役集结号响 起,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作为江苏医疗队支援江夏区中医院的总负责人,王谦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务重责任大。作为第一批支援武汉的江苏医疗队队员,在最开始,为了有序推进支援江夏区中医院的工作,他每天白天在医院摸排情况、和相关领导部门对接,晚上再进行梳理、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几乎天天工作到凌晨 1 点,第二天他还是 " 精神抖擞 " 地出现在队员面前,因为他深知作为党员干部、总负责人,他必须要有这种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家鼓劲、打气。

希望出现,谢谢你,江苏医疗队

一个月来,江苏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 4653 人。其中,抢救危重型病例 135 人、重型病例 890 人;累计护理患者人数 4698 人,累计治愈出院人数 979 人,累计培训省内及武汉当地医务人员过万人次。

希望已经出现。江苏省支援武汉医疗队总领队邱泽森说:" 第一个,咱们床位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现在开始有空床来等病人了。第二个,现在从轻症转重症病人减少了。第三个变化就是咱们新增的病人,病情没有以前那么重了,现在治疗起来要比以前效果好,应该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医疗队的付出,湖北的患者看在眼里,纷纷点赞。在方舱医院,黄先生百感交集,进舱前,他的后背已经十多天没有换药了。" 情况特殊,确诊后我一直待在社区隔离点,也找不到医生给我换药。" 本以为再也没机会换药的他,在进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第一天就换上了新纱布。换完药,黄先生给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的江苏医生竖起大拇指:" 这么大创面,换药手法非常熟练,我一点儿也不疼,感谢江苏医生,感谢你们,感谢支援武汉!"

或许铭记才是病人对白衣战士无声的告白。2 月 19 日下午 4 点 07 分,救护车从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住院楼外缓缓行驶而出。救护车里,是刚刚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他们将去往各自所在的社区。

和别人不同的是,47 岁重症患者陈先生的手心写满了要感谢的医务人员名字。他说:" 他们穿着防护服,我一个也认不出来,但我要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住。"

△陈先生的手心写满名字

他还念起自己的感谢信:" 待到这场疫情全面胜利时,放下你们疲惫的身体 …… 在那时,武汉人民将以饱满的热情,心怀感恩,好好让你们感受武汉的繁华与美丽。"

每一个病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今天下午 16 点,我和市立医院北区的王滢主任怀着愉悦的心情前往武汉协和江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当天的督查工作。是什么事情让我们如此高兴,这还要从前两天说起 ……" 这是 2 月 23 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江苏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院感组组长施晓松的日记。原来,一位病人妈妈刚刚生完孩子还没来得及看自己的孩子一眼,就住进了隔离病房,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医疗队展开了一场爱心接力,江夏—黄石—武汉儿童医院—黄石—江夏,几经周折,终于拿到了孩子的照片。当这位妈妈的手机上跳出孩子的照片时,她热泪盈眶,连声说:" 谢谢你们。"

△妈妈看到孩子的照片

" 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微不足道的爱心接力,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早日团聚!" 施晓松说。

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构筑起坚强的堡垒。面对疫情,江苏医护人员们以最美 " 逆行 "、最强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强大合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