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贺文 记者 刘赟 文 / 摄)10 月 17 日,首届全国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主要围绕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方法、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耦合机制、课程思政团队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甘晓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李冠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杨祥等出席,并就相关主题发表了讲话。
郑永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改革论坛的举办就是为了与兄弟高校交流经验,破解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关键难题。同时共同推进课程思政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课程思政领域再创新台阶,从而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航空航天人才。郑永安认为,这次思政改革论坛既是顺应改革潮流也是一次创新和探索。" 近年来为了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特点、和获得感。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亲和的语言,将高大尚的理论讲得接地气,让学生抬起头上课。" 郑永安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李冠宇
甘晓华开幕式致辞中肯定了本次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她认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想引领是科技社团的重要使命,本次论坛的举办将对理清我国航空航天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些关键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李冠宇则认为,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三权育人,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学会理事长杨祥
关于思政课程,杨祥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思政课程是关键课程,而课程思政是关键团体。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要素。他说:" 如果思政课程没有思政元素,那么这个课程将不称为思政课程。"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智春则在论坛中提出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他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的必然。课堂教学改革,最关键、最直接、最基层的是教师。" 教师首先要行动起来,革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角色主动迎接挑战。主动做好观念转变,做好角色转变。要视教学为学术、把教研当科研、变备课为教学设计、教学法成为业务能力。" 杨智春说。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