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 文 / 摄)" 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不是吃饭问题 ……"10 月 16 日、10 月 17 日,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剧目《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淮安大剧院上演。这是一部主创人员全心投入的匠心之作,也是江苏常州市滑稽剧团沉寂近 20 年后背水一战之作,此剧演出百余场,获得中宣部 " 五个一工程奖 " 等多个重大奖项,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从晚年陈奂生开始回溯自己的一生切入,讲述 " 漏斗户 " 陈奂生和他的三个子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围绕土地、粮食、吃饭问题发生的令人捧腹又心酸的故事。陈奂生的妻子傻妹好不容易吃上了饭,却因为这碗饭而撑死了;当年迈的陈奂生不再为了吃喝而犯愁的时候,却被诊断出了食道癌。陈奂生一家关于 " 吃饭 " 的欢笑和泪水,经验和教训,正是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农村、农民以及社会历史进程的缩影。
" 全团上下拧成一股绳,我们认定只有创作有厚度有深度的精品才是前行的根本,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回忆起刚得到剧本时,在剧中扮演陈奂生的演员张怡说,由于资金紧缺,全团人员主动要求不拿工资,预支出来用来前期投入。张怡告诉记者,在巡演期间,女主的扮演者周蕾父亲突然去世,当天她送完父亲后立刻赶回舞台笑着演戏,还有王本顺的扮演者唐寅,因患糖尿病,只能带着胰岛素泵上台,每做一个动作,针头都在扎着皮肉。就算是这样,全团都没有一个人请假,全力以赴去演出。
" 这部作品非常写实,正是我们这代人当时的生活状态。" 观众周成英今年 68 岁,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说。她说,陈奂生这个角色她在书中看过,这部剧加入了国家的政策,人物更加鲜活。看到剧中父母饿肚子留给孩子吃还有孩子考上大学离开家乡等等场景,她回忆起从前泪目了。在演员谢幕时,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持续了 1 分多钟。
散场后,一位父亲牵着 6 岁儿子的手说:" 以前那个年代的人太不容易了,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至少每次吃东西的时候不能浪费,对不对?"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是对小说的继承和创新,剧目取用 " 陈奂生 " 这一角色,延续原著人物的性格逻辑和特征,同时在剧本创作上拥有更开阔的历史视野,此剧对剧团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张怡表示,虽然荣获很多大奖,他们还是愿意各地展演,他认为,一部好作品,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不断地打磨修改,才能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观众。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