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钱念秋 文 / 摄)1920 年—— 2020 年,跨度为 100 年。
10 月 18 日,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举行。在庆典大会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坐着轮椅出现,他被颁发了最高贡献奖。胡福明说,哲学的根本使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南大哲学系原副主任胡福明
他的文章被放进橱窗展示
1978 年 5 月 11 日,时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胡福明作为主要作者,以 " 特约评论员 " 的名义撰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这篇文章发改革开放之理论先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件
42 年后,这篇文章的原件被摆放在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系史馆内,供校友们参观。和报纸一起展出的,还有胡福明和编辑的书信往来。
胡福明为何甘冒巨大风险写作这篇 " 捅破天 " 的文章?2018 年,胡福明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看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和荒谬之处,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我有能力批驳这样的错误观点,我只是实事求是地写出来而已。更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我没有发现‘两个凡是’的错误,我不去批驳可以理解。可发现了‘两个凡是’的反马克思主义本质而不去批判,我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被颁发最高贡献奖
作为曾经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胡福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出现在南京大学哲学百年庆典大会现场。85 岁的他,白发苍苍,精神矍铄。
△胡福明获最高贡献奖
胡福明一出现,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现场,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为胡福明颁发最高贡献奖,学子们为他献花。
胡福明说," 我要和大家讲心里话。哲学在我看来,学校是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地方;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哲学的根本使命,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庆典大会上,南京大学哲学系原党总支书记郭广银回忆说, " 我是 1973 年到南大上学的,胡福明老师做的入学教育。当时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胡老师告诉我们,学哲学人的要上通天文,下懂地理,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练好笔杆子和嘴巴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要真信真用,把自己铸就成学者加战士型人才。这之后,我们在学习,在研究,在自己的生涯中,都遵照胡老师的要求来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