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21
“轨道上的江苏”更快!年底建成“三纵四横”高铁网,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福昌 记者 刘伟娟)到 2020 年底,江苏基本建成 " 三纵四横 " 高铁网,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建;预计到 2025 年,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超 1500 公里 ……11 月 21 日,2020 轨道交通高质量创新发展峰会在南京召开,不断传出江苏利好消息。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此次峰会阵容强大,5 位院士和 22 位专家应邀参会,围绕 " 新基建、新动能、新经济 " 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轨道上的江苏 " 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秋林出席峰会。

△峰会开幕式

铁路: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工,正研究京沪二通道

峰会现场,江苏省铁路集团副总经理程飞表示,今年是江苏高铁建设 " 收获年 "。到年底,江苏 " 三纵四横 " 高铁网基本建成,各设区市都能通过高铁进入南京。" 十四五 " 是江苏高铁建设规模和质量的提升期。百姓关心的北沿江铁路正按计划推进,很快会开工建设。

江苏越来越融进 " 轨道上的长三角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以《铁路——长三角发展的助力器》为题作主旨报告。卢春房指出,目前长三角已建成沪宁、商合杭等 24 条高铁,以及铜九、宿淮等 8 条普速铁路,基本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合肥、杭州为重要节点,串联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放射型路网格局。

△峰会现场

然而,长三角铁路还存在一些不足。卢春房表示,长三角地区既有对外通道能力紧张,较早开通的京沪、沪昆、甬台温等高铁均呈现能力紧张趋势。此外部分通道技术标准不高,沿江通道上海至南京段为 350 公里 / 小时,标准较高;而合宁、合武为 250 公里 / 小时,标准较低,不符合国家高铁主通道的定位。

那如何解决这些不足呢?卢春房建议持续完善铁路干线客运网,即构建 " 高铁大能力对外,内部核圈城际互达、核心城市辐射 " 的铁路客运骨干网,实现长三角与主要城市群的快速联系。目前京沪高铁二通道、沿江、沿海 350 公里标准高铁通道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平行城际通道,缓解主通道压力,突出其对外联系功能。此外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配套,加快南京北站等建设。

地铁:2025 年江苏 10 市通地铁,运营里程有望超 1500 公里

会上,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作了《打造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样板》的主旨报告。目前,江苏省开通地铁城市增至 5 座,在建地铁城市达到 6 座,均位列全国之首,预计到 " 十三五 " 末期,全省将新增运营里程 193 公里。

△峰会会场

展望 " 十四五 ",佘才高称,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五市将开通多条地铁线路,南通也将实现 1、2 号线的通车目标,预计到 2025 年,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超 1500 公里," 江苏军团 " 的整体规模仍将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此外,淮安市已建成 20 公里长的有轨电车,连云港也已运营贯穿主城与机场间的市域快线,而随着 " 南京都市圈 " 内宁句城际、宁扬城际高水平落成,届时,江苏省内 13 个地级市中将有 10 座城市迈入 " 城轨行列 ",城市轨道交通在江苏省城市中的覆盖率将接近 80%," 城轨上的江苏 " 建设也将达到更高水平。

在助力打造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 " 江苏样板 " 中,佘才高称,南京地铁始终坚持 " 三位一体 " 发展模式,形成基于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三大业务板块特征的发展道路。未来几年,区域融合发展将迈向更深层次,南京轨道交通也将抓住此次战略机遇,在城市范围内,持续推动核心区域轨道交通线网加密,构建快速便捷的市内通勤网络;在都市圈范围内,持续推进宁句、宁马、宁扬、宁滁城际等建设,构建都市圈通勤网络。

△峰会展区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大盾构技术提供了核心服务。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精良的大盾构设备与技术,先后参加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 42 个城市的地铁和轻轨建设,里程达 200 多公里。就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进程,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总经理周长进表示,在过江隧道方面,有 4 座是十四局建成的,在轨道交通方面,十四局建成南京地铁 10 号线。今后,十四局进一步发挥大盾构核心技术的优势,助力江苏穿江、跨江发展,高质量建设好南京和燕路隧道、长江五桥夹江隧道、建宁西路隧道以及江阴二通道过江通道。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相关标签

高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