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 23 日下午 5 时,深圳没有新报告本土新增病例,"5 · 21" 疫情中的部分确诊患者已治愈出院,市卫生部门呼吁市民要尽快接种第二针疫苗。此外,经过防控,龙岗区连续 17 天无新增病例,目前,封控区域内企业均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方琳、龙岗区副区长初庆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5 · 21" 疫情 3 例阳性个案已出院
在发布会上,常巨平通报疫情最新情况。6 月 23 日,截至下午 5 时,深圳市没有新报告本土新增病例。6 月 22 日,深圳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5 · 21" 疫情累计排查出 4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 12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出院 3 例。在院 13 例患者均病情好转。
"6 · 14" 疫情累计排查出 4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在院治疗,3 例患者病情好转,1 例患者病情稳定。深圳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组建具有抗疫经验的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中医科及心理科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医疗团队,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强化 " 一人一案一策 " 个体化诊疗方案原则,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此外,市三院隔离病区也进行精细化分区管理,将确诊病例、恢复期病例等进行精细分区,尤其针对 Delta 变异株病例设立专区,由专人管理。
深圳新冠疫苗接种破 "2000 万 "
截至 6 月 22 日 24 时,深圳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2096 万剂,其中第一剂累计接种 1302 万人,完成两针全程接种累计有 803 万人,全市第二剂接种进度 71.42%。
目前,全市共设置超大型及大中型临时集中接种点 75 处,依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接种点 17 个,在集体单位临时接种点 75 处,各社康机构也有固定接种点 426 处。全市日接种能力达到 60 万剂次。深圳正推行 " 第二针优先 ",优先为打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一针的人预约和接种第二针。
此外,市民要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一米线 " 等良好习惯,积极配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灭活疫苗两针免疫效果更优
发布会上,常巨平呼吁市民要积极接种疫苗。常巨平说,从个体保护效果来看,灭活疫苗接种两针免疫效果优于接种一针。只有完成了全程接种,人体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未完成第二针疫苗接种的市民朋友,请尽快就近接种。
对于市民担心打完第一针灭活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第二针还打不打的问题。常巨平说,目前看来,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都属于一般反应,也是正常的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可以照常接种。
" 在这里,也要特别强调一下,疫苗接种是防控新冠病毒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各单位要做好本单位员工疫苗接种组织工作,组织员工到附近疫苗接种点集中接种。" 常巨平说,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基层组织也要组织辖区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参加团体接种,对接种人数较多的单位,将安排接种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龙岗区连续 17 天无新增病例
据介绍,截至 6 月 23 日 14 时,龙岗区已连续 17 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西坑、安良、大康社区经过多轮核酸检测,自 6 月 10 日起已逐步解封。目前,西坑社区吓坝村 1 栋仍处于硬隔离状态,预计 7 月 4 日 0 时解封,其他区域居民均可凭 72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
对于市民关心的复工复产问题,龙岗区副区长初庆说,此前,龙岗区出台了《关于企业货物进出疫情管控区的工作指引》,有效解决了社区封控期间企业无法进出货的难题,目前封控区域内企业经过再次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杀,均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同时,龙岗区对封控区域内的学校开展环境消杀后全部安排复学,但对师生仍严格落实 "7 天 3 检 " 健康监测。
深圳 7 款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上市使用
市科技创新委聚焦快速检测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方向,积极开展科技抗疫工作。
目前,核酸检测的任务较重,深圳正借助科技力量全力应对。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方琳介绍,目前,国家药监局按照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已批准 56 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及检测分析软件上市使用。其中,深圳市华大基因、联合医学、亚辉龙等高科技企业持有或申报的产品共 7 款。新产业、华因康等公司检测产品已报送国家药监局审批。
此外,为保障疫情科研发展,深圳市推进科研规范与资源共享,共享 89 个抗疫产品及企业清单。深圳建立全市统一的科研仪器调度平台,统筹征调 3625 台套总值 30 多亿元的科研仪器,累计从南方科技大学等 7 家单位调集超速离心机、荧光定量 PCR 仪等 11 台科研仪器,重点保障市三院临床科研。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力精准防控
方琳说,在疫情防控中,深圳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手段,为明确病毒致病和传播机制、加快药物和疫苗研发、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了坚强支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设备出现在战疫一线,比如自主研发红外测温设备,设置人脸识别、体温异常及未戴口罩报警等功能,支持最远 15 米非接触式测温,目前各类产品已在全市部分商场、地铁检票口等场景应用;加装热成像部件的无人机测温仪、5G 无人清扫车、义警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硬核科技成果,成为交通站点检疫、人员密集场所防疫战线的重要辅助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