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杨天真宣布自己进行了胃部切除手术,应对多年受糖尿病的困扰以及难以做到的自律减肥困扰,由此让此项减肥手术为更多普通市民所知。那么切胃减肥,普通人适合吗?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使用这项手术来减肥?
" 事实上,减肥手术有非常严格的手术指征,并不能作为普通人的‘美容瘦身术’!临床上遇到,一些不符合手术指征的市民前来要求手术,有些减肥手术不应当做 ……" 日前,第八届中国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主委、暨大附一院副院长王存川表示,减重手术不是 " 一劳永逸 " 的,勿盲目将 " 手术减肥 " 当美容瘦身手段。
肥胖是世卫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肥胖不仅仅会带来身体形态的改变,更会引起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肥胖症已是我们生活中的隐形 " 杀手 "。故 WHO 将每年的 5 月 11 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据统计,目前中国肥胖者已超过 9000 万。王存川教授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每年的减重手术大概会达到 5 万例。
有报道认为,是因为 " 杨天真 " 带火了减重手术,视减重手术为 " 网红手术 "。对此,王存川指出,肥胖代谢手术不但有减肥作用,而且对改善内分泌功能效果明显,手术很成熟,值得推广。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减重手术。减重手术需严格适应证,有必要才手术,不能将这一手术泛滥化为 " 网红手术 "、" 美容瘦身手术 "。
同时他强调,肥胖的治疗有很多种,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的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首先科学合理的营养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近年来,国际上对肥胖、超重的营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
减重手术后应有良好生活习惯
此次会议的手术演示部分,王存川教授做了 4 台修正手术,其中三台都是因为术后反弹而来,有术后 10 年反弹,有术后 7 年反弹,有术后 4 年反弹的,曾经的她们,都因为减重手术达到 " 魔鬼身材 " 的曲线,最后还是因为再次大吃大喝,酗酒、喝饮料、熬夜等不良生活而反弹。
" 减重手术的最佳效果期一般有 1 年半左右,过了这个时间段,通过手术缩胃带来的减重效果就会逐渐减退,20% 的患者还会反弹,严重的甚至会超过术前体重。一些术后反弹的情况,可以通过把撑大的胃缩小等再次手术手段进行修正。" 王存川教授提醒说," 不要过度崇拜并神话减重手术,减重手术加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终身的效果。"
只是超重或轻度肥胖
建议运动进行减肥
暨南大学肥胖代谢外科研究所体重管理中心主任陈笑梅告诉记者,近几年经常接到很多年轻女性患者,只是超重或轻度肥胖,竟然盲目追求减重手术,她们就是不愿意运动,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像这一类人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会建议做微创减重手术,被 " 拒之门外 " 的胖友回到家后,很多胖友就会选择故意吃胖到指南要求的手术体重,再次来到减重中心寻求手术治疗。
王存川教授说,因减重手术也存在过度 " 神话 ",导致肥胖代谢手术偶尔被滥用现象,可能有没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人做了手术,这带来了人们对手术扩大化的担忧,从而加深对手术的误解。另一方面,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手术,包括患者糖尿病和严重肥胖症的患者,就如之前网传的 29 岁超级肥胖网红泡泡龙猝死,这本来应该是可以避免的悲剧。
【温馨提醒】
这些情况,建议先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控制体重
对于 BMI≥28 或 BMI 在 24-28 之间,存在已知风险或腰围男性 ≥90cm, 女性 ≥85cm ,建议先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了饮食、运动、心理因素、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一定是减少营养摄入先行,营养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
减重手术是有严格指南,建议广大胖友在遇到超重或肥胖时,一定要选择到正规的医院,去咨询专科医护人员,寻找合适的减肥方法,做到这一点,一定不会存在过度医疗现象。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张灿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