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储希豪 文 / 摄)南京白局和 rap 结合、金陵琴派带来沉浸式古琴表演、海派家具和南京云锦擦出火花 ……12 月 3 日 ," 大匠至心 创承新 SHENG" 长三角非遗创新实践成果展在南京晨光 1865 创意产业园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将持续到 12 月 10 日。展览汇集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 26 项非遗项目,近 100 件作品。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非遗 + 科技," 破次元 " 牵手
以摄影作品为蓝本的十二星座乱针绣,进口耐高温三色金线织造的云锦作品《金陵胜迹图》,激光木刻、热转印等工艺与传统扎染布结合的文创产品 …… 这场非遗展览,传统味道十足,却又充满着科技范儿。
△云锦《金陵胜迹图》局部
5 件科技创新的非遗作品首次联合发布。你相信吗?传统的绳结、云锦织造技艺,也能和光电结合,流光溢彩,现代感十足。这次发布的获奖作品中," 光与织 " 将扁平灯条编织成绳结,结合挂毯的样式,悬挂起来亮闪闪;" 星火汇龙魂 " 尝试新型光纤材质,采用现代云锦机织技术,附加光电,呈现云锦创新范儿。
△锦 · 时光剪纸造型装置
和光电交融的作品不一样的是," 锦 · 时光剪纸造型装置 " 看起来很普通。它远看像一幅巨型剪纸,近看又像放大的编织物,肌理分明,光影透过缝隙,参差交错。这件作品以各类织物的组织纹理为灵感,结合现代剪纸工艺,以毛毡和亚克力等材料展现织物内蕴含的逻辑之美。
海派家具 + 云锦,简约中有亮点
现场,大花楼织机演示云锦织造的场景。一边织云锦,一边唱白局倾诉《机房苦》…… 这便是南京两大非遗之间的渊源和情愫。
传承千百年的非遗,已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远去了吗?并没有。展览运用空间情境方式,展现了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云锦面料海派家具
海派家具兼具中西风格,采用榫卯结构、手工雕刻、揩漆技艺,非常精细。这次展示的一组椅子,坐垫和靠背用上了南京云锦。" 它整体风格简洁,有暗纹的花朵,也有凸显色彩的蝴蝶。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点亮了整体。" 南京 1865 创意产业园云锦承创空间主理人吴颖介绍。家具在暖色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仔细看,墙壁上的灯也有 " 小心思 "。原来,灯罩采用了皮影元素。" 皮影和灯光结合,勾勒了南京的故事。" 吴颖说。
装裱在方形画框里的《巨物 · 鱼》,一只五彩斑斓的巨型鱼和一个长发及腰的小女孩对视,女孩举起手机,对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拍照。这不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而是缂丝作品。走近细看,可以看到彩色丝线的的光泽。" 这个适合挂在家里墙上,很别致。" 一名观众啧啧称赞。
传统曲艺 +RAP,同台演绎
提到南京白局,还是首先想到传承几百年的《机房苦》等传统曲目?那你就落伍了。90 后非遗传承人早就 " 出圈 " 了。
△南京白局和 RAP 结合
南京白局非遗传承人夏天、芮钟科带来了南京白局 rap 作品《依然宁好》。夏天身穿云锦纹样点缀的服饰,芮钟科身穿现代的皮衣,仿佛 " 跨越时空 " 同台。从鸭血粉丝、秦淮灯会、画舫,到老门东、熙南里、箍桶巷 …… 两人一唱一和,把南京的地标、美食、非遗 " 一网打尽 "。抑扬顿挫的传统曲艺和节奏明快的流行音乐,南京方言和普通话,在这首曲子里 " 无缝衔接 "。
△金陵琴派沉浸式古琴表演
同样给大家带来视听盛宴的,还有沉浸式古琴表演。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桂世民一袭白衣,潇洒飘逸。在他的领衔之下,表演者们席地而坐,现场演奏相传由阮籍创作的《酒狂》,带观众沉浸式感受魏晋风度。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