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1-23
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㊸立下赫赫战功的小钢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

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门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生产的六〇炮。炮身前端固定支架处有轧制的出厂标牌,文字为 " 六〇炮东北军区军工部 1948 年第 481874 号最远射程一千五百米(不得超过四个药包)",是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市人民支援前线的典型物证。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争夺东北的控制权,把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的大量美械化、半美械化的精锐部队运往东北,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而我军装备仍以老式的步枪、机枪、手榴弹为主,与国民党形成了悬殊的武器力量对比。

↑ 东北军区军工部制造的六〇炮

为了给前线部队多提供一些杀伤力较大的武器,东北军区根据前方部队的要求和后方军工生产的实际能力,决定大批量生产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适应于运动战和巷战的六〇炮,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刚刚解放的哈尔滨市。

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是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 " 一切为了支援前线 "" 一切为了战争胜利 " 的号召下,东北军区军工部以哈尔滨车辆厂为核心,将十几家私营铁工厂组织起来,克服原料短缺以及技术上的困难,夜以继日地生产六〇炮。

从 1947 年到 1948 年 8 月,全市共生产六〇炮 1523 门,炮弹 20.5 万多发,掷弹筒 256 个,为我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供给,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7 年到 1948 年 8 月,哈尔滨市共生产六〇炮 1523 门

这门六〇炮是 1959 年 10 月由黑龙江省博物馆用黑龙江省军区拨给的一门没有出厂标记的六〇炮与哈尔滨市兵役局交换来的。1982 年 6 月,黑龙江省博物馆将此炮移交东北烈士纪念馆收藏和展览。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