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 9 月 6 日电 据 " 工信微报 " 微信号 6 日消息,工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联合印发《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 2023 ─ 2027 年 ) 》 ( 下称《行动方案》 ) ,其中提出,畅通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行动方案》要求,到 2027 年,知识产权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创造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高价值专利数接近 4 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的比重明显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稳步提高,保护规则更加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显著增强。
《行动方案》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 一 ) 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创造
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协同联动,鼓励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畅通专利审查 " 绿色通道 "。
加强专利导航。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产业专利导航服务体系。支持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研发机构等实施一批专利导航示范项目。
( 二 ) 深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拓宽知识产权协同运营渠道。充分发挥建设行业性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和共享机制,推广专利价值挖掘与二次开发。
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全面推广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工作,支持专业机构加强重点产业链企业知识产权培训。
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深化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引导支持创新主体用好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支持提升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等的商标品牌价值,支持企业用好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
( 三 ) 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支持开源知识产权协议规则研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机制,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渠道,研究跨领域融合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规则。
加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一体推进快速预审、确权、维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知识产权规则的制修订,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 四 ) 提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融入产业科技创新全过程。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聚焦重点产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引导公共服务机构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国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提高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畅通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更多投向具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创新主体,服务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加强重点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鼓励产业集聚区引进专业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构,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 中新经纬 APP )
作者:郑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